【作者簡介】
———————
核心論文
治國:《毛澤東主義論》《天朝覆亡論》《廉政領袖毛澤東》《寓廟堂與生民之間》《藝術家眼中的馬克思主義•演說提綱》《直面慘淡之戰場》《兵圣天下》《“稻圣袁隆平”永恒之祭典》《謹防美帝國主義生化入侵》及《維新者新論》等。
治世:《十大世界偉人》《十大中國偉人》《關于〈共產黨宣言〉》《兩座巨峰之引領》《關于恩格斯〈自然辯證法〉》等。
治亂:《致當代詩壇與文壇》《論“詩”當為民而“歌”》《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寒夫書畫文藝術展•獻詞》《再論“十九大”報告內核之時代強音》《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寒夫書畫文主題藝術展專家‘論文集’》等。
重要文學專題
古典賦文:《嶺南冬都賓館 偉人珍泉勝地•冬都溫泉賦》(后根據廣州市從化區委區府意見更名《從化溫泉賦》)《救星賦并序》
現代長詩:《敬禮 , 中國志愿者》《鄂東特大洪災紀實體長詩巨獻》(2016年6月19日——2019年6月19日三週年)《密云轉山子村人民獻禮黨的生日》《巴黎圣母院的坍塌:雨果的眼淚》《敬禮!東方雄獅》
古體長律:《四十一春話重逢》《嘗吊忠烈毛澤民六十七韻》《新疆屯墾長歌賦一百九十韻》《詩書致敬毛澤東》《修身四字經》《敬吊冼太夫人四十韻》《與亡父詩》《江南尋幽》《寒夫考察 “美麗南方”》《蘇子過黃州二十五韻》《百年黨勛賦三百七十七韻》等。
書畫藝術:《多體書法賞論》《寒夫賦南雄》《寒夫書畫藝術品與廣大讀者藏友線上互動流通》
寒夫新詞牌
《鴻圖令》《春歸慢》《延安嘆》《隱居近》《問君安》(新曲調)《風雷疾》《菏澤風慢》《孫沖訪》《周原風》《壬寅祭》《粽子頌》《隆平賦》《師苦成》等數百首。
學術專著
思想學:《寒夫論馬克思》《自然維新論》
哲 學:《藝術家眼中的馬克思主義》
美 學:《寒夫藝術論叢》
文 學:《寒夫賦黃州》《寒夫賦南雄》
書 學:《寒夫多體書法》(史學版)《寒夫甲骨文書法藝術》《潮州潘郎紀懷五十五韻》
畫 學:《寒夫中國畫》(詩文版),《圣人造像•巨人的回聲》(多體書畫合集)
醫 學:《寒夫行楷•長壽歌帖》
名 帖:《寒夫行楷•運河春帖》《寒夫行楷•共和潘家賦帖》《寒夫行楷•雷州青年運河賦帖》《寒夫尺牘墨跡•一》《寒夫新詞牌并〈雞公山賦〉帖》
摩崖石刻作品集:《寒夫碑刻作品選》
文學獲獎作品被收錄:《滁州神韻》《中國當代詩歌大辭典》等
時代經典
《寒夫賦黃州》《寒夫賦南雄》,由國家級出版社:“中國文聯出版社”、“線裝書局出版社”審定為“當代文學經典”。
作品收藏
作者書畫作品,多年來深受國家領導人首肯;許多特色作品為國內及海外重要文化機構收藏。同時,《東坡四條屏》《行意甲骨文四條屏》《隸草四條屏》《楷書四條屏》《草書四條屏》《中國版權第一壽》及《紅色圣像畫》系列等作品廣受藏有青睞。
學術研討
中共中央編譯局主辦:《藝術家眼中的馬克思主義》(2014年)
北京人民大會堂主辦:《寒夫藝術論叢》(2010年)
北京炎黃藝術館主辦:《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寒夫書畫文主題藝術成果展•思想學術成果研討會》(2018年)
獲獎榮譽
《滁州三秀》:散文 榮膺“紀念歐陽修千年誕辰全國文學征稿”金獎。(2007年)
《念奴嬌•赤壁懷古》:草書 榮膺“第29屆奧運會——讓世界充滿綠”全國書畫大賽金獎。(2008年)
《寒夫古體詩組詩》:文學 榮膺《中國當代詩歌大辭典》一等獎。(2019年)
北京寒夫創作研究室
22年10月1日(國慶節)
【按語】
這里,理應開門見山向讀者諸君示歉:上次發行《寒夫新詞牌并《雞公山賦》帖》之前夕,因創作及斠勘時十分疲勞,且于醒后定稿——誤將《陋室銘》作者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及詩人劉禹錫注為《愛蓮說》作者濂溪(周敦頤);故,今特此斠正!
《雞公山賦》,凡七百字,乃飭論體文賦。作品首段,為全文思想延展取到了提綱挈領及伏筆作用。次段,平凡之對話里凸顯出雞公山工業區主人燕生君“為天地立心,為生命立命;”之人間大愛情愫。第三段通過老者敘述得知潘君乃潮汕地區效法古圣先賢“以禮束己,惠利與民。”之天下難得之君子楷模。第四段,筆者憑借對比而渴望國家政綱理應回歸自然治世之道以鏟除世間因“金錢至上”及“金錢萬能”等罪惡意識所導致之嚴重后果。末段引典周武王名句“樹德務滋,除惡務本。”以警醒國家執政者如何杜絕和鏟除世俗隱患之科學方法。
賦文在其特有之興、比、賦創作內涵觀照下對本文精神進行了高精度處理,使作品由淺入深、因小見大地闡述了兩大亟需解決(糾正)之社會問題:一是警惕上層建筑理應立于“兼濟天下”之職——為天下蒼生盡職盡責地勤勉政務;只有這樣,為人君者之表率才可以治理好天下。二是身為國家公民理應心靈自覺地從我做起——以最大化翦除“封資修”那套愚人愚國之齷齪行徑;這樣才使人世間遠離苦難而共享幸福泰平!
全文立足于至圣孔子“文必有用”及 “典以文使”之為文法度,并崇仰《詩經》“美刺”使命及毛澤東“知行觀”對當下反人類、反科學、反自然存在觀等腐朽觀念進行了有力鞭笞!作品尚采用古賦“人物對話”等特點向讀者揭示了一位默默修身、心靈自覺、效法古圣先賢且讓利于民、止于至善、精益求精、敬畏天道、大道至簡之謙謙君子之時代范式!無論是他進入文本,還是在現實世界,燕生君總是那樣悄無聲息地忠敬其神圣之事業?!峨u公山賦》全文力求言簡意賅,敘述委婉;鋪呈縱橫,旟揚深遠;主題鮮明,立意高古;褒貶澄澈,鞭辟入里也者。使天下可見除惡揚善之風不倒,貪婪饕餮之罪皇皇逃遁之醇厚國風巍巍猶存也歟。
同時,《雞公山賦》之“山”乃多關寓意:其一,以“山”之高昂作為比擬燕生君品格之高貴也;其二,以“山”之矗立喻指燕生君默默不語之人間大愛在徐徐發光;其三,以“山”之所喻兼有古人劉夢得(劉禹錫)高潔風骨之人品暗示燕生君堅強之時代引領者。故,本文憑借古為今用,典為文使及“美刺”相濟之藝術表現手法使作品具有極強之心靈感染力!
作者同燕生君在探討“馬列毛主義”大道學說
作者同燕生君及其母親在交流當今“大道”心得
作者同燕生君在考察“韓江”時留影
雞 公 山 賦
【原文】
丁酉仲夏,夙愿而至【2】。復因潘郎置業于韓江【3】,江汀并雞公山迤衍而入東海也【4】。每籋工區【5】,群樓翚飛【6】,運舝流注【7】,出入輷輷【8】;人手繁快,老少男女漪詡詡【9】,職事惇惇【10】而往返碌碌安安也【11】。俄而閑憩之余【12】,則三五成群徒步毗鄰嶟嶟乎雞公山巔放懷望遠也【13】!
曰若,潘郎置業賡父迵迵【14】,緣母化堯堯而潮汕橫被也【15】!郎君嫛婗海澨【16】,風雨霫霫【17】,蓋寒門弊弊而篤傲骨不撓遂也【18】!夫潘君忠混凝土襄業于潮汕縱橫巨細,持重高樓與平舍之以質地而精良仁德【19】;是謂君子者也!曩昔論此【20】,其曰:“當下筑樓,金錢至上【21】;虧棄河砂,貪就海砂【22】;坑害眼前而巨患于他年【23】;兆黎蒙昧而蘧蘧然以市政湯湯煙羃之間也【24】!斯是穹穹皞皞,一展千里【25】;侈侈入住,煌煌吉慶【26】;殊不知,本百祚固而不凋、堅而不摧之河砂之巍巍者【27】,攸【28】,緣于市政監理昏聵【29】、閭閻治理麻木而至于新房僅二三十載遽爛墻脫落【30】,山頭龜裂【31】,連宇罅隙【32】,潮時不坼而崩,重者不摧而塌也者【33】!知乎?爾來世俗之害何以吉慶?復何以久安乎焉?……”
予聞雞公山耄耋【34】曰:“潘君世代產混凝土之以介子仁德而筑樓【35】;行甘棠道統之以商家竟業【36】;侔和圣之以敬先長【37】;效子產之以寬濟鄰邦【38】;尚虞舜之以大愛和與八遐【39】;宗屈子之以憐憫芻蕘也歟【40】!夫一路默默弊弊且喁喁呴呴【41】而申申【42】于潮汕五方耶【43】!”若非耄耋相論【44】,尚弗潘郎產業之以詵詵技藝者爞爞旦夕【45】;若非郎君置業之以尚德、出品之以精良且勞工之以善祜【46】;豈芳譽頤“南國八百里,天地一沙洲。”乎焉【47】?
嗚呼!周公藉禮樂宗法遂圓八百載天民大夢【48】、堯舜因厚德承載華夏六七千歲洪?!?9】、越王勾踐爰臥薪嘗膽而鑄就東方人類堅強傲骨之化身【50】、蘇子源于廟堂與生民而鐘鼎千古仁君風騷者也【51】!爾來潘君以傾情璇璣人性與天下筑樓泰安久矣【52】!若立“家天下以治于國,和諸圣以渡于世【53】。”者,爾馨【54】,率土何以非“君子之德風”而矯往陋習【55】?國民何以非“行政【56】”而蠲弭禍國之亂乎焉【57】?
無怪乎,武王曰:“樹德務滋,除惡務本【58】。”是謂超度也!遂【59】然,那昔而今【60】,遽夢得句而更曰【61】:“山不在高,緣潘郎而懷之【62】;水不在深,因仁德而瀹之【63】。”也焉!
壬寅(22)仲春3月8日珠江賓館
燕生君在“潮州七日紅”紀念館時留影
燕生君在毛主席題寫的“潮州七日紅”主題詞前留影
毛主席題寫的“潮州七日紅”主題詞
【譯文】
丁酉(2017)年7月間,我因留戀潮汕雞公山而欣然造訪。同時源自這里主人潘燕生君置業于韓江邊,且韓江連雞公山斜坡與江邊廠區一帶而伸向浩瀚之東海。每每進入工業區前,遠遠就看見隱隱約約之群樓,那運輸混凝土之車輛川流不息,進出車聲轟轟隆??;人們麻利熟稔地從事各自之事務,男女老少和諧地共處著,大家在忙碌之氛圍里那樣安詳和樂。它們還常常抓住短暫閑歇時間去雞公山頂放懷——以圖舒緩勞累及遙望遠方之世界。
要說,潘郎創業是繼承父輩通達知行觀,還因深受母愛化育所以其超度之人品在潮汕一帶被廣為傳頌!燕生君孩提時代在此海邊長大,飽受清貧與自然災害之苦,正是這種艱磨際遇與之探索才塑造其忠敬現實之堅強秉性!潘君以仁德之心生產混凝土幫助地區配套建筑服務業,其自始至終心靈自覺地捍衛高質量作業以把握這里建筑質量關(盡管一個人微不足道);于是人們才稱其為天下少有之謙謙君子啊!那時我同他論及當前建筑行業及用砂質量時他說:“當下人建筑,只一味貪求金錢利益;讓尚好之河砂在一邊浪費,而使海砂以劣充優地蒙騙世人之耳目;其實這是將巨大之災難遺留給后世;可老百姓仍被蒙在這所謂皆大歡喜之中!你看那高筑而廣大之城鄉樓市,一望無際;人們每每高興地遷徙入住,在明亮之房屋里慶賀各自之新居;可它們哪里知道,本應是百年壽命之河砂堅固、摧而不倒且巍然屹立之高樓,于是啊,因為現在市政監理部門擋不住那些奸商之金錢誘惑、社會治理之茍且偷安這才導致眼下樓房建筑僅有二三十年承受期(壽命)其間早就開始墻體潰爛,山墻開裂,連鎖墻都裂開了縫隙,春潮時墻面就自己整塊地脫落和崩塌,嚴重者便自然坍塌了!可有誰得知?從開放搞活(金錢至上之觀念)風行以來人們在此災難面前真正值得這樣歡欣鼓舞么?如此危機亂象真正算得是長治久安么?……”
那時我聽雞公山一位長者說:“潘君世代以介子推割股奉君之心生產混凝土來提供這里建樓;用周朝召公奭之道德標準為建筑業服務配套;依照柳下惠之德行敬畏天下之長輩;按照春秋子產之法度寬濟合作伙伴;崇尚大舜之厚德和合四周之客戶;遵循屈原憐憫百姓之心而行世人之便利啊!”他一路來總是默無聲響地艱難經營且在眾人贊許與恭敬之時堅持以此心境互為潮汕地區之各種建筑業??!若不是這位長者介紹,我會壓根兒不知燕生君之產業是因為這些美德因素才使那些勞工早晚干得這般熱火朝天;若不是燕生君以仁德呵護其置業、以大美之心捍衛其產品及勞工服務質量;想必其美譽怎能像我為此地留下的那首絕句:“漢越經此去,楚關由彼丘。南國八百里,天地一沙洲。”一樣聲名遠播呢?
哎呀!周公憑禮教所以圓了800多年百姓之偉大夢想、堯舜因為天地厚德使后世安享六七千年之福祉、越王勾踐于是以君子之志塑造了東方人類堅強不倒之化身、蘇軾因為朝廷與民生之舉而鐘鼎其不朽之人文君子啊!那時迄今燕生君就以仁德和合之志使那里高樓大廈得以長壽泰安啊!如果國家能從“治國如治家那樣行使法度、效法圣哲們那樣拯救天下。”那就真是天下蒼生之福啊,這樣,全國怎能不因孔子“君子之高風亮節”而規避那些亂象之發生?國民又怎能不因“官員的端正作風”而消滅那些禍國殃民之災難呢?
難怪,周武王說:“樹立美德就必須堅持不懈地使美德得到滋長,鏟除邪惡與罪孽就必須從源頭與根本處著手。”這才是最科學之治世之道??!所以,自那時迄今,我將劉禹錫《陋室銘》名句改為說:“山不在高,但因雞公山使我每每敬畏潘府之仁德仰止;水不在深,卻因其循循善舉而使我終生得以心靈凈化與知行觀趨以濡染”啊!
作者同燕生君在一起利用空閑進行學習
作者同燕生君在一起考察和學習潮州“韓山祠”并于韓公“名言石刻”前合影
【注釋】
—————
【1】雞公山:此山位于汕頭東北部于韓江出口處。此山因山頂那棵大樹形似雞公冠而得名。賦:一種文體,以鋪敘、狀景等為特征之記述方式?!?】夙愿而至:因懷著心愿而造訪;夙愿:通“宿愿。”【3】復因:又因為。潘郎置業于韓江:文中主人公潘(燕生)君在此地建立之產業。郎:筆者對潘君之敬稱。置業:建立、創業。韓江:Han River ,亦作Han Chiang或Han Jiang。中國廣東省第二大河。唐稱惡溪,后為紀念偉大之政治家、文學家韓愈為官潮汕之偉大功績,遂更為韓江。韓江流經潮州城區約3公里,北段江面寬闊,北堤連接竹竿山與金山,捍衛古城的安全。韓江乃潮汕最大之河流,從發源地至東溪出??冢L470公里,落差920米,流域總面積達30112平方公里。北源汀江出福建西南寧化縣西南部武夷山,南流至廣東省大埔縣三河壩匯南源梅江后始稱韓江。南流到潮州以下河道分汊進入韓江三角洲,在澄??h境和汕頭市區分別注入南海。長410公里。韓江乃潮(州)汕(頭)、興(始)梅(縣)與福建長汀的重要網絡水系。【4】江?。╰ing):江邊平緩地帶。并:連接、相連。雞公山迤衍(yiyan)而入東海:是說雞公山呈斜坡地勢同江汀一起伸向東海。東海:廣義為中國東海岸地域,這里具屬南海。【5】每籋(nie)工區:每次踏上這里工廠區域?!?】翚飛(feiuhi):形容樓宇若隱若現的樣子。【7】運舝(yunxia)流注:形容運輸車輛川流不息。運舝:運輸車輛;舝:車輪中心護軸之堅硬物;這里喻指車輛。【8】輷輷(honghong):車輛行進之隆隆聲?!?】漪(yi):語詞。詡詡(xuxu):和諧的樣子?!?0】職事惇惇(dundun):形容做事情純厚熟稔。職事:做事、干事情。惇惇:純厚?!?1】安安:溫和、安詳。【12】俄而:短時間內。閑憩:閑暇時。【13】毗鄰(pilin):附近。嶟嶟(zunzun):形容高聳。乎:表示贊美或感嘆:近乎“??!”“呀!” 【14】曰若:啟首語。潘郎置業賡父迵迵(dongdong):是說潘郎繼承父輩通達理性之處世法度。賡父:繼承父輩。迵迵:通達。【15】緣母化堯堯而潮州橫被:因為深受母親教化才使其超越常人之品行而被譽為潮汕一帶的仁德楷模。母化:母愛教化。堯堯:高聳、高超。潮汕:泛指潮州與汕頭地區?!?6】郎君:尊稱;此指潘郎。嫛婗海澨(yinihaishi):孩提時代在海邊長大?!?7】風雨霫霫(xixi):形容飽受磨難洗禮。霫霫:風雨猛烈刮來。【18】蓋:語詞。寒門:喻指清苦。弊弊而篤傲骨不撓遂也:形容人經歷磨難后才鑄就百折不撓之性格。弊弊:形容逆境與經營不易。篤:忠誠。傲骨:正大之氣節。不撓:百折不撓之縮語。遂也:是,這樣。【19】夫:語詞。忠:忠敬、篤定。混凝土:簡稱為"砼(tóng)":是指由膠凝材料將集料膠結成整體的工程復合材料的統稱。通常講的混凝土一詞是指用水泥作膠凝材料,砂、石作集料;與水(可含外加劑和摻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經攪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稱普通混凝土,它廣泛應用于土木工程?;炷辆哂性县S富,價格低廉,生產工藝簡單的特點,因而使其用量越來越大。同時混凝土還具有抗壓強度高,耐久性好,強度等級范圍寬等特點。這些特點使其使用范圍十分廣泛,不僅在各種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業,機械工業,海洋的開發,地熱工程等??脊湃藛T發現5000年前的凌家灘先民不僅能夠制造精美的玉石器,而且已開始稻作農業,飼養或捕獵豬、鹿、鳥禽等多種動物豐富飲食品種。另外在房屋建設中,他們已懂得類似鋼筋混凝土的:“挖槽填燒土,木骨撐泥墻”的建筑工藝。相業:選擇配套事業。于潮州縱橫巨細:是說其混凝土事業在潮汕一帶服務性極其廣泛包括高樓大夏及平方屋舍等。持重高樓與平舍之以質地而求精良仁德:其服務這些工程配套總前提就是以“精良”來體現其仁德觀念。質地:即追求質量第一。襄:幫助、協助?!?0】曩昔(nangxi)論此:那時筆者同潘郎談起這一質量課題。【21】當下筑樓,利益至上:現在的人從事建筑,一味追求金錢利益而忽視技術質量?!?2】虧棄河砂,貪就海砂:當前建筑行業因為利益與成本之關系寧可放棄高質量之河砂至善,而追求以次充優之海砂代替河砂。河砂:自然河砂壽命無限期(略)。海砂:因為海砂含有大量的海鹽成分,故易于氧化與脫落及分離結構力;其壽命僅僅二三十年(略)。【23】坑害眼前而巨患于他年:人們為了眼前利益幾乎不約而同地甘愿承受因海砂所埋下的巨大隱患?!?4】兆黎蒙昧而蘧蘧(ququ)然以市政湯湯煙羃(shangshangyanmi)之間也:百姓常常被蒙蔽于社會相安無事之所謂大好氛圍之中。兆黎:百姓。蒙昧:昏昧。蘧蘧:恍然、仿佛。市政:所謂為社會監督、行使政權之權力機構。湯湯:這里形容海砂廣博之社會使用率。煙羃:喻指人們被浸泡于喜慶之入住樓房之氛圍?!?5】斯是:是、就這樣。穹穹皞皞(qiongqionghaohao):形容高聳而廣大的樣子?!?6】侈侈(chichi):隆盛的樣子。煌煌吉慶:形容人們沉浸于明亮鮮明之喬遷之樂?!?7】本百祚固而不凋、堅而不摧之河砂之巍巍者:本來河砂混凝土可居住百年有余而不變形態(凋敗)、不可輕易被摧毀而顯其巍巍久安之固體風姿?!?8】攸(you):于是。【29】緣于市政監理昏聵:因為那些市政部門管理者及技術監督者擋不住一切開發商金錢之誘惑才使得以次充優之惡果習以為常。監理:即遵循科學理性之自然規律去監督一切違背此理之非法建筑與非法錢權交換等荼毒行徑(略)。【30】閭閻(lvyan)治理麻木而至于新房僅三二十載遽爛墻脫落:鑒于社會治理機構之不省人事而直接導致本該百年大計之住房質量便變為了二三十年之居住壽命還每每看到爛墻衰微之感。閭閻:民間、社會。【31】山頭龜裂(junlie):房屋山墻裂開,那是喪失了河砂韌性張力等內在原理?!?2】連宇罅隙(xiaxi):屋宇連體多處因喪失了河砂原動力而在光合作用及風化后之縫隙反映?!?3】潮時不坼而崩,重者不摧而塌者也:因為海砂鹽等腐爛物質之揮發每到潮春季節墻體就自己脫落,嚴重者就自然坍塌了。坼:拆離、拆散。崩:坍塌、崩塌?!?4】予聞:我聽說。耄耋(maodie):八九十歲男性長者?!?5】潘君世代產混凝土之以介子仁德而筑樓:潘家世代以德圣介子推那樣的仁德標準加工混凝土為人們建筑樓宇等。介子:又名介之推、介子推;春秋晉國人,生年不詳,卒于公元636年。春秋戰亂波及晉國內部因“太子繼位”諸事發生內訌;舉國一片混亂。為報國盡忠其不但沒有逃避現實,還一路追隨重耳。逃竄的日子協同重耳饑寒交迫、病厄交加。在重耳極度饑餓時,其割下自己胯骨之肉以維持重耳的性命。故后來就有了成語“割股奉君”之誕生。其至德令后來為王者之重耳寢食難安:因為他忘記了給介子封賞。在他屢次搜山請介子下山為政被拒絕。在山上介子仍與母親相依為命,最后被重耳封燒綿山都不愿回朝領賞。重耳便將這天(4月初)在樹洞里發現其詩作《清明》定位“清明節”。其功德感動了兩千六百多年的人類,故被后世譽為“德圣”。【36】行甘棠道統之以商家竟業:潘郎一家以召公奭為修身世范所以那樣撫慰商家創業。行:修行、修身。甘棠:源自《甘棠》典故,《詩經·召南》的一篇。為先秦時代華夏族民歌。全詩三章,每章三句。甘棠,棠梨樹。全詩由睹物到思人,由思人到愛物,人、物交融為一,乃懷念召伯奭造福萬民之詩作。全詩純用賦體鋪陳排衍,物象簡明,而寓意深遠,真摯懇切,所以吳闿生《詩義會通》引舊評許為“千古去思之祖”?!对娊洝纺酥袊膶W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對后代詩歌發展有深遠的影響?!妒酚洠嗾俟兰摇?"周武王之滅紂,封召公于北燕……召公巡行鄉邑,有棠樹,決獄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無失職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懷棠樹不敢伐,哥詠之,作《甘棠》之詩。"后遂以"甘棠"稱頌循吏的美政和遺愛。道統:古為君子處世規范。竟業:創業、置業?!?7】侔和圣之以敬先長:像和圣那樣去敬畏長輩。侔:效仿、仿佛。和圣:公元前720—前621;展氏,名獲,字禽。為魯孝公的兒子公子展之后。根據周禮五世別親族的規定,五世以后,親緣絕,不能再姓魯國公族的姬姓了,遂以其始祖公子展的名為姓,姓展氏,名展禽,又名獲,字季。故鄉安徽省利辛縣展溝鎮柳林村人,舉家遷移至魯國的一個下邑柳下,死后謚曰惠,故又稱柳下惠。柳下,即今兗州市顏店鎮故縣村。村內至今仍存有碑刻,題曰:和圣故里。柳下惠稱和圣不是出于帝王的頒賜,而是從孟子對他的評價得來的,孟子講:“柳下惠,圣之和者也。柳下惠被認為是遵守中國傳統道德的典范,他“坐懷不亂”的故事中國歷代廣為傳頌。柳下惠還是中國柳姓的得姓始祖。【38】效子產之以寬濟鄰邦:其效法春秋改革家子產寬以待人和與鄰里之襟懷。子產:別名:公孫僑、姬僑,前584 年—前522年,鄭氏,字子產、子美,春秋時期鄭國人,鄭穆公之孫,鄭公子發之子,法家先驅。子產具有遠見卓識,他洞悉鄭國的弊端,遂積極團結七穆,并在穆族的支持下執政鄭國。他執政期間,整頓田制,改良賦稅制度,并將刑書鑄在鼎上,成為第一個將刑法公布于眾的人。子產執政之初,也曾招致非議,但他堅決推行改革,令鄭國小有中興之勢。清朝王源推其為“春秋第一人”。于62歲卒?!?9】尚虞舜之以大愛和與八遐:崇尚大舜并以其大愛之心溫暖遙遠的人們。尚:崇尚;虞舜:即舜、大舜、舜帝、帝舜,約前2128—2025年,有虞氏,姚姓,號重華,字都君,中國上古時代父系氏族社會后期部落聯盟首領,被后世尊為五帝之一,華夏文明的重要奠基人。相傳舜在20歲的時候,以孝行聞名。后經四岳舉薦,舜被堯立為繼承人。舜任命禹治水,完成了堯未完成的盛業,后又整頓禮制,減輕刑罰,統一度量衡。后葬于江南九疑山(今湖南永州市寧遠縣),謚號為舜。出生于山東諸城北舜王街道諸馮村。東夷(今山東、江蘇沿海一帶)社會開創者、華夏東夷三苗融合之締造者、偉大之思想家、改革家、教育家、大自然之動能征服者、史上第一位治水專家、史上第一位人與自然科學利用之知行者、史上推行仁政廉政孝行天下之偉大之仁君善帝,被后世譽為“天地德圣”。和與八遐:溫暖四周?!?0】宗屈子之以憐憫芻蕘(churao)也歟:以屈原愛民之心去體恤百姓。宗:效法。屈子:約前339—前278,戰國時期楚國偉大的政治家、愛國詩人。名平。楚懷王時做過左徒、三閭大夫。主張改革政治、任用賢才。遭讒去職,屢被放逐,自沉汨羅江。他的詩吸取楚國民歌的特點,結合神話故事,馳騁想象,抒發熾烈的愛國感情,創造出一種富有浪漫主義精神的文學體裁,即楚辭體(也叫騷體),對后代詩歌發展有深遠影響?,F存作品有《離騷》《天問》《九歌》《九章》等。芻蕘:百姓、人民。【41】夫:語詞。默默弊弊:形容在悄然地苦苦經營。 且:又。喁喁(yongyong):眾人敬仰。呴呴(xuxu):恭敬?!?2】申申:反復、一再、安詳而恭敬?!?3】于潮州五方:在潮州周圍。耶:表示感嘆:近乎“呀!”【44】若非耄耋相論:如不是同老者相談論。相論:隨著對話而論述?!?5】尚弗潘郎產業之以詵詵(shenshen)技藝者爞爞(chongchong)旦夕:接上句是說,如不是老者所說還真不知潘家產業竟具有如此豐富之人文內涵才使其勞工早晚干得那樣熱火朝天。尚:還。弗:不、不知。詵詵:通“莘莘”,眾多、廣博。爞爞:喻指熱火朝天。旦夕:早晚。【46】若非郎君置業之以尚德、出品之以精良且勞工之以善祜:假如不是潘家創業行以仁德、生產混凝土追求精致并使勞工保持精美技藝服務社會。若非:如不是。尚德:崇尚仁德。出品:此指生產混凝土。善祜:精美之技藝服務社會?!?7】豈:怎能、哪能。芳譽:美譽。頤:語詞。“南國八百里,天地一沙洲。”乎焉:接上句是說,如不是潘家世代行以仁德又怎能像這首絕句那樣廣被潮汕人所贊美呢?此兩句源自筆者五言絕句名作:“漢越經此去,楚關由彼丘。南國八百里,天地一沙洲。”乎焉:感嘆問句,近乎“呢?”“么?”【48】
燕生君之大愛之舉被史錄于《書畫藝術報》將得以芳傳
作者同燕生君在考察潮州潮安當年韓公(韓愈)執政為民之衙門附近合影
嗚呼:嘆詞,近乎“哎呀!”“可是??!”周公藉禮樂宗法遂圓八百載天民大夢:周公憑借禮樂等治世法度于是讓天下人實現了八百年昌盛之人間大夢。周公:約前1100年—約1030年,姬旦,亦名周公旦,叔旦、周文公,姬姓,文王姬昌之子,武王姬發之弟,成王姬誦之叔;因采邑于周國(今陜西岐山一帶),爵位上公,故為周公。偉大之思想家、政治家、革命家、教育家、軍事家、改革家、儒學鼻祖、帝舜后第一位仁德圣君、吐哺天下之偉大救星,故被譽為“元圣”;謚文。周公一生的功績被《尚書大傳》概括為:“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樂,七年致政成王。”言論見于《尚書》之《大誥》《康誥》《多士》《無逸》《立政》諸篇。藉:憑借、假借?!?9】堯舜因厚德承載華夏六七千歲洪福:堯舜依循仁德標準為后世沿襲了六七千年的赫赫福報。洪福:巨大的福祉?!?0】越王勾踐爰臥薪嘗膽而鑄就東方人類堅強傲骨之化身:勾踐于是憑借富國強兵之志而成為了東方人類堅強自立之化身。勾踐:前520—前465,姒姓,出生于紹興;本名鳩淺,夏禹后裔,先帝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越國國君、“春秋五霸”之一、史上為民而忍辱負重甘為奴之帝君、以弱勝強之絕代豐碑、臥薪嘗膽戰勝強敵之不朽楷模、被壓迫民族和被欺辱人民之偉大救星、人類富國強兵亂世復興之偉大革命動能引領者、中華民族百折不撓由失敗走向勝利之堅強化身。爰:于是。臥薪嘗膽:此指越王勾踐富國強兵勵志滅吳之故事;參見歷史題材電視連續劇《臥薪嘗膽》。【51】蘇子源于廟堂與生民而成就千古仁君風騷者也:蘇東坡是因為心系朝廷與民生而成就了永恒之文化巨人。蘇子:蘇東坡,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出生于四川眉山,字子瞻,號東坡。偉大之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家、文學家、書法家、畫家、理論家、北宋文壇領袖、北宋儒家學說及仁政推行者、與民甘苦之廉政楷模、底層百姓之偉大救星、曠古通才、絕代“詞圣”。有《蘇軾全集》《蘇軾書法集》《東坡志林》《蘇軾詞集》《蘇軾黃州作品集》等傳世。廟堂:此指朝廷。生民:人民、百姓。風騷:此指文化偉人;此詞乃《詩經》《風》與屈原《離騷》之合稱。【52】爾來:自那時以來。潘君以傾情璇璣(xuanji)人性與天下筑樓泰安久矣:潘家用盡仁德之心為世人筑樓安居這就使社會得以長久安詳的根本之道。璇璣:原意泛指北斗星;此引申為厚德之人及其惠及世人之仁德之光。【53】若立“家天下以治于國,和諸圣以渡于世”者:這里是說,假若國家立于“以治家之大美之心來治理國家,遵循那些圣哲之道去拯救世界”就好了?!?4】爾馨:如此、這樣?!?5】率土何以非“君子之德風”而矯往陋習:接上句是說,如果那樣,全國怎能不像孔子所說“仁人志士就可以像風樣的影響社會”而使人們脫離世俗塵埃之愚。率土:泛指全國、全境。“君子之德風”:源自孔子名言:“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矯往陋習:鞭笞愚昧?!?6】國民何以非“行政”:接上句是說,如果那樣,國民怎能不“行的穩坐的正呢?”“行政”:源自《論語·顏淵》:季康子問政孔子;子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是說,執政者行得穩坐得正,天下誰還敢不聽服呢?【57】蠲弭(juanmi)禍國之亂乎焉:接上句是說,如果那樣,不就翦除了禍國殃民之亂嗎?蠲弭:消除、翦除、消滅?!?8】“樹德務滋,除惡務本。”:源自《尚書·泰誓下》周武王說“要建立好的德政就必須使其不斷得到培育,要消滅世間罪惡行徑就必須從根本上開始實施。”務:務必、必須。滋:培育、滋長。本:根本、源頭?!?9】遂然:于是。【60】那昔而今:那時迄今。【61】遽(ju)
劉禹錫(772年—842年),字夢得,籍貫河南洛陽,生于河南鄭州滎陽,自述“家本滎上,籍占洛陽” ,其先祖為中山靖王劉勝 (一說是匈奴后裔)。唐朝大臣、文學家、哲學家,有“詩豪”之稱。劉禹錫于貞元九年(793年)進士及第,初任太子校書,遷淮南記室參軍,后入節度使杜佑幕府,深得杜佑的信任與器重。杜佑入朝為相,劉禹錫亦遷監察御史。貞元末年,加入以太子侍讀王叔文為首的“二王八司馬”政治集團。唐順宗即位后,劉禹錫參與“永貞革新”。革新失敗后,屢遭貶謫。會昌二年(842年),遷太子賓客,卒于洛陽,享年七十一,追贈戶部尚書,葬于滎陽。劉禹錫詩文俱佳,涉獵題材廣泛,與柳宗元并稱“劉柳”,與韋應物、白居易合稱“三杰”,并與白居易合稱“劉白”,留下《陋室銘》《竹枝詞》《楊柳枝詞》《烏衣巷》等名篇。劉禹錫的哲學著作《天論》三篇,論述天的物質性,分析“天命論”產生的根源,具有先進的唯物主義思想。著有《劉夢得文集》《劉賓客集》。夢得句而更曰:就劉禹錫《陋室銘》名句改后的意識是說,“雞公山”——燕生君之仁德雖沒被譽為“高山仰止”,但有其世人所仰慕不及之處;這里的韓江水——燕生君福祉人類之恩澤雖不及河海之深,但僅憑自身努力業已讓許多人因此受益。遽:就、便、就是、便是。夢得:此指大唐文學家、哲學家、詩人。句:此指名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更曰:是說筆者借助此名作前兩句而更成新句。【62】“山不在高,緣潘郎而懷之”:“雖說燕生君尚未被譽為高山仰止,可因為潘郎而使自己每每遇見山便對雞公山及其善美品性而倍加敬仰;【63】水不在深,因仁德而瀹(yue)之”:是說韓江水不在深,可是因為潘府仁德而使自己每每遇見水就對燕生君世家之大愛深受心靈浸透。”瀹:浸透、濡染、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