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是具有悠久歷史和鮮明的中國民族特征,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性格、心理、氣質,獨具特色。中國畫以意境為靈魂,融詩書畫印為一體,詩情畫意為內涵,抒情言志,氣韻生動,筆墨傳神,以宣泄自我感情為目的,在千年的藝術實踐中構建了獨特的文化精神。
隴原大地,祖瀝河畔,英才輩出,古有索靖,近有范振緒,王了望,陳少亭等書畫大家,人文美境培養(yǎng)孕育了祖瀝河岸的先民們,劉武先生就出生在祖瀝河畔水泉鄉(xiāng)的一個書香門第家庭。自幼的文化傳承,加之劉武先生的勤奮好學,他的寫意花鳥畫有"鳥欲言,花欲語"的傳統(tǒng)寫意,"乘物以游心,欲言于自然”。劉武是中國花鳥畫壇成就突出:影響日益廣泛的畫家,意境花鳥畫把意與境有機結合,主觀與客觀和諧統(tǒng)一即景與情水乳交融,充分表達了畫家的思路,修養(yǎng),情感和技法。他的作品不僅在隴原大地的老百姓中享譽極高,也在北京、山東、河北、河南等地有很好的聲譽。
說到劉武先生的畫,不得不提他技法的功底出處來自吳昌碩。 吳昌碩是晚清著名的花鳥畫家、書法家、篆刻家、西泠印社首任社長。一部石鼓文成就了一代大師吳昌碩。吳昌碩的畫好,與他的書法分不開,得益于他是學石鼓文的出筆、行筆、收筆、凝神聚氣,飛白轉折間筆筆見筆力,他的畫與書法有機結合,圖文并茂,相交輝映,所以也就突出了他的繪畫特色。
基于此看劉武先生的畫就得先看他的書法,有句行話,叫書法不行,畫就不用看了,劉武先生的書法,每個點劃都來自于吳昌碩臨的石鼓文,這無疑奠定了劉老師的繪畫功底。書法的內函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對古人的傳承,二是個人的學識水平,劉武恰好都具備了。潛移默化的滲透到了繪畫里,上升到了雅俗共賞的層面上。
承古法而不凝于古。劉武先生從藝之路,不隨波逐流,力求做藝術的忠實行者,遵古"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藝術規(guī)律.遵循老師的教導,在傳統(tǒng)藝術上吸取古人經驗,取法乎上僅得其中,涉取中華文化營養(yǎng),學習中國畫的創(chuàng)作和國學知識,先后得到隴上耿漢、王祖銘、閻仲雄、蘇朗、王建軍等著名書畫家的教誨和指導。2013年劉先生在中國美院深造,師從韓璐。得到中國美院許江、戴家妙、尉曉榕、杜曼華、王冬齡、范曉文、張銓、周青、王伯敏、童中濤、何水法(客座)、何家英(客座)等教授的指點。
從2014年5月份開始,劉武先生先隨高研班導師去云南,廣西,山西,江西等地寫生,歷時三個月,理論與實線相結合,向大自然學習,深造畫外功。陸續(xù)去了上海,南京,蘇州,無錫等地,觀摹歷代名家展覽,如沈周精品展,白楊花鳥展,仇英唐伯虎聯(lián)展,林良呂紀精品展,文征明書法,花鳥,山水展,以及近現(xiàn)代潘天壽,黃賓虹,吳昌碩,齊白石,劉海粟,吳湖帆精品展,陸抑非中國美院館藏花鳥展。
西湖盛景,中國美院,潘天壽紀念館,黃賓虹紀念館均建于此,常年流覽,成為劉武先生不斷成熟,成長的沃土和養(yǎng)分。在2014年美院舉辦的山水,花鳥寫生聯(lián)展中,《蕉蔭》作品榮獲一等獎,刊登在巜中國美術學院學報》第二版上。
劉武先生深知,農精于田不可以為農師,賈精于貨不可以為市師的道理,不斷的勤奮,垂練,悟出了唐宋元明清歷代佳作的真諦,認識到學古,敬古,師古的必要和重要性。
亦詩亦畫。“畫以境為上”,“詩畫一律”,是說詩與畫都能兼詩情畫意之美。得情景交融之妙,使二者更加完美。“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登山則滿于山,觀海則滿于海”,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張“中和之美”,講究中庸、含蓄、逸氣、雅逸皆是詩的格調,詩言志、詩意情的繪畫的一種情的表達。失去了詩情也就是去了繪畫的靈魂。劉武先生把“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繪畫藝術真諦把握的淋漓盡致,他筆下的梅蘭竹菊、荷塘清趣用筆瀟灑脫俗、清晰、明朗、虛實結合,姿態(tài)自然俊雅。春夏秋冬和諧相應,天機妙趣,達到了得意取象得意造境的境界,他創(chuàng)作的富貴牡丹圖,春風香國、花開富貴、《獨占人間第一春》等作品,凝煉靈動、個性鮮明、神采飛揚,顯示出其藝術功力,給人以極大的藝術視角享受,多個角度拆射出其馨香的品德和高潔的志向。
氣韻生動,筆墨傳神。畫作是人的激情的宣泄,意境是中國畫追求目標,意境高遠一直是藝術家們引以自豪的東西。畫境寫神、駕馭筆墨,意境的創(chuàng)作是劉武先生寫意花鳥畫的思想之源。他融情致,筆墨章法等要素為一統(tǒng),題材雖為花卉,草木禽魚,但畫風沉雄恣肆,筆法曠達舒展,構圖率真蒼渾氣息鮮活,韻致雅爽,恰到好處與書跋印渾然一體,全無泥古不化之氣,氣韻生動,筆墨傳神,給人賞心悅目享受。
欣賞劉武先生的國畫作品,給人是一種百看不厭的感覺。既莊重典雅又活潑奔放,畫風清新雋永,灑脫自然。希望劉武先生在國畫藝術的路上邁開更大步子,創(chuàng)出更廣闊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