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看新聞Knews后臺陸續收到多名洋碼頭平臺的商家與買手求助,稱自己的貨款遭到平臺長期拖欠支付,數額從數萬至數十萬不等。而洋碼頭的創始人兼CEO也公開發聲,稱這家成立12年的公司,目前正在遭遇重大挑戰。
張先生等買手稱,從去年7月份開始,無法在洋碼頭平臺上提現貸款。有買手向記者展示,其賬戶信譽良好,從無違規操作,但就是無法將十多萬貨款提現。
起初,洋碼頭平臺相關負責人向買手解釋稱,要拆分股價結構,讓公司能夠合規地在國內上市,并表示此后會盡快為買手催討拖款。但最近,不僅沒有任何進展,一些買手索性還被拉黑。
為了追討貨款,近一個月來,張先生等買手已多次來到洋碼頭位于江場三路上的公司總部。
然而,洋碼頭位于上海靜安的總部辦公場所,目前已人去樓空。
公司聲明稱,租約已于8月到期,為壓縮不必要的開支,啟動遠程居家辦公常態化。不過現場物業方貼出的告示稱,因洋碼頭長期拖欠租金、物業費、水電費,故停止該場所使用。
創立于2010年的洋碼頭進行過7次融資,總金額達10.8億元。巔峰時期的洋碼頭擁有超8萬名認證買手,覆蓋全球83個國家,每日可供購買的商品數量超過80萬件。
但是去年以來,在多種因素交織下,公司經營走到了生死關頭。實際上,在今年2月,看看新聞Knews記者就曾收到過有關洋碼頭買手遭遇拖款的投訴,當時洋碼頭聲稱部分買手自身存在合規問題,未能提交境外賬戶資料而導致資金結算嚴重滯后。
針對本次的拖款風波,8月23日,洋碼頭的創始人曾碧波發表過一封公開信,表示公司正面臨困難,但仍將繼續經營,希望得到買手信任支持。8月31日,曾碧波與部分股東和買手進行了線上會議,解釋了公司面臨的問題。會上曾碧波提到,截至8月8日,洋碼頭拖欠貨款規模為2億元,此外還有保證金3800萬元。但當前狀況下,公司現有資金將全部用于保障仍在經營的買手。
不過有別于8月發布的公開信,曾碧波給到買手的最新說法是正在尋求資方并購并清償債務。
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市場規模達7.1萬億元,預計全年市場規模將達15.7萬億元。然而隨著跨境電商市場規模穩步增長,不少曾經的獨角獸企業卻陷入經營困境,有業內人士稱該行業或許正面臨一波洗牌。
洋碼頭經營的這么多年以來,雖然相關業務都已經停止,現在工作的主要重點就是做好清退工作,清退工作涉及到的方面比較多,其中包括了回款的進度,包括了退款的相關比例,那么退款的相關比例方案也都有了后續的確切流程,希望您能夠關注這方面的工作,添加客服QQ了解這方面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