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是我們黨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的重要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會,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開好二十大,對于全黨進一步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團結帶領人民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繼續奮斗,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過去一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面對世界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交織疊加,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我們黨隆重慶祝百年華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千年夙愿,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成績取得殊為不易。
此次活動邀請當代畫壇20位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名家,用手中的筆飽蘸濃墨,直抒心語,重溫黨的百年奮斗歷程,贊頌偉大的時代,以有溫度、有深度的優秀作品向黨的二十大獻禮。
一、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北京觀復美術院
承辦單位:北京觀復美術館
學術主持:劉龍庭(人民美術出版社編審)
學術顧問:趙成民(北京畫院畫家)
發布日期:2022年8-9月
畫家簡歷
周鐵錚,男,1949年生于天津,幼時受父親啟蒙開始學畫,1972-1974年受教于天津工藝美院教授、中國美協會員、著名油畫家劉貴賓先生。80年代后,開始文學創作,1987、1988年就讀于中國作協魯迅文學院創作函授班,其間,在《天津日報》、南京《雨花》、大連《海燕》等省市級刊物上發表小說幾十篇。90年代后,專事現代水墨畫的創作與理論探索,有作品被發表、拍賣、收藏并贈送國際友人,2012年曾將數幅作品捐贈于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和中華少兒慈善基金會。2013年將作品捐贈于宋慶齢基金會。
作品欣賞
硯邊畫語
關于積累與靈感
積累是畫者長期讀書、讀畫、觀察、實踐、思考的結果,好比木材;靈感是建立在積累的基礎上,偶有所悟,瞬間產生的令你興奮沖動的感覺,好比火花。木材遇火花才會燃起藝術之火,二者缺一不可。
關于中西繪畫的借鑒
中國畫可借鑒西法,然而借鑒而非雜交——中西交合再“生出”一個混血的畫種。既為中國畫應以根植傳統為前提,即“洋為中用”,在此,徐悲鴻先生已開先河。潘天壽先生則從另一個角度解釋中西繪畫的關系:中西畫為兩座高峰,可互相借鑒,但應拉開距離……即為警示也。
關于現代水墨畫
現代水墨畫的特征,應是從現代文化的角度去觀察、去發現傳統水墨畫在當代受各類文化的新思潮影響之后,不可避免地發生的變化。
它與傳統水墨畫的關系不是反叛和斷代的,恰恰相反是在繼承的基礎上的反思和發展。他整體上的感覺是千年古樹上生出的新芽。在表現形式上,有時寫實、具象、刻意地追求一些細節;有時寫意、抽象、似乎在虛幻的世界里尋找什麼東西;有時干脆拋開所描繪的對象(或只將對象作為一種載體)單純去經營畫面上的疏密、濃淡、黑白、虛實、剛柔······或對比或協調的效果。
它可以隨意借鑒和汲取詩歌、音樂、攝影等其他藝術門類的表現方法來充實自己,也可以從古代大師或西方繪畫中尋找一些適合裝潢自己的東西來豐富自己。(旅法畫家趙無極先生的作品《向莫奈致敬》就很耐人尋味)總之現代水墨畫是清新的又是唯美的。在這里思想比技術重要,感覺比理論重要,他有時與朦朧詩一樣給人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間和藝術的享受。
北京觀復美術院是經國家機關部門批準,專注于學術研究、藝術策展、市場運作的藝術機構。美術院秉持“專業、真誠、學術”的理念,為藝術家提供有學術前瞻性的策展和經紀人運作服務,為收藏者建立直達藝術家本人的作品收藏通道,為國內外各領域的高凈值人士、書畫愛好者解讀藝術,呈現精品。北京觀復美術院由著名畫家、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裘輯木擔任院長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