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TIME央媒時代TOP中國時代周刊共同關注】魏晉曹植的《洛神賦》以其想象豐富、文采飛揚、思想深邃與典雅傳神而成為千古名篇,向為書家所樂于抒寫。古有王獻之,至今遺留“十三行”為歷世所傳頌之物;后有趙孟頫,遺世兩卷佳作均為書者范本;至于后世其他或臨習追摹或書寫創作者更是不計其數。
麥華三臨寫王獻之“十三行”帖并撰寫說明識記
麥華三臨寫王獻之“十三行”帖并撰寫說明識記
陳秋明查閱辭典原文并標識
陳秋明查閱辭典原文并標識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廣東書壇名宿麥華三先生曾臨寫“十三行”并撰識記以出版,為眾多書法愛好者所追捧與傳習,造福一方。近期,廣東書家陳秋明正在指導學生臨習趙孟頫版的《洛神賦》法帖,教學中有所感悟,有些心得,逐萌想自己也來創作一件《洛神賦》書作。于是,他花了許多時間與心力,查閱辭典原文,對照比較前人幾個版本,逐一較正一些文字,補充部分缺漏內容,然后結合自己的理解與書寫風格,較為完整地以創作的手法書寫了一遍。
陳秋明對照比較前人法帖,逐一較正文字與補充缺漏內容
陳秋明對照比較前人法帖,逐一較正文字與補充缺漏內容
陳秋明對照比較前人法帖,逐一較正文字與補充缺漏內容
陳秋明對照比較前人法帖,逐一較正文字與補充缺漏內容
陳秋明之前也寫過《前后赤壁賦》、《前后出師表》、《岳陽樓記》等等長卷并出版,但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當時年富力強,現如今已逾古稀之年,沒想到寫起來依然流暢舒展,而且更為成熟老辣,真是與書俱老。陳秋明的書風遒勁秀逸,筆致灑脫,與《洛神賦》雅逸雋永的文風相為呼應,不僅文風與書篇結合協調,耐人品味,而且作品高達70公分長達15米,整整用了11張四尺整紙的宣紙,堪稱巨作,與古人趙孟頫等案上之作比較更為壯觀。而且王獻之為小楷,趙孟頫為行楷,陳秋明則為行草,書體上有所不同。
陳秋明書寫《洛神賦》長卷的局部
陳秋明書寫《洛神賦》長卷的局部
陳秋明書寫《洛神賦》長卷的局部
前人杰作自是經典而難以逾越,但現代人在充分學習借鑒與吸受營養的基礎上未必就不可自出新意,陳秋明的行草書體在此長卷中寬敞舒放,顯得更為自由,更從心所欲,與《洛神賦》的浪漫主義文風辭意非常吻合,書作行云流水、傳神達意中令人更為深入地感受到了“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等意象,引人神思雅品,十分難得。
(CCTV-TIME央媒時代TOP中國時代周刊共同關注陳秋明)
陳秋明曾任廣州市海珠區文化館、鄧世昌紀念館副館長,廣州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現系廣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廣州市書法家協會顧問、廣州市書法協會副會長、廣州日報書畫院顧問、廣州市文聯詩書畫院副院長、廣州城市職業學院客座教授、尚雅書社社長。自幼愛好書法,擅行草,兼工楷隸。在多次全國書法展中獲獎及殊榮。(CCTV-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