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簡歷
邵強,1953年生,字號孤月山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廣西書法家協會會員,廣西美協會員,中國海峽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人文書畫家協會會員,北京大學東方書畫家協會會員,長安東方藝術研究院名譽副院長。
1996年拜陳忠康書法博導為師,主攻楷書《九成宮名碑》,行書《蜀素帖》;1997年在北京琉璃廠拜劉炳森老師為師主攻隸書《乙瑛碑》、《禮器碑》,被劉炳森老師譽為為數不多的“天賦型學生“,但只有邵強老師自己知道,自己不是天賦型學生,一切成績源于熱愛和努力。
“水泥地”開啟研習書法之路
邵強出生在江西省的普通小山村,小時候曾因字寫得不好被同學嘲笑,但是因為家境貧寒,沒有錢買紙墨筆硯,邵強老師便用水泥地做紙,自己家的羊剪下來的毛改造成“毛筆”,加水的“墨汁”練習了一年又一年,直到在整個村子都出了名,很多孩子受到影響,后來還在他書寫的水泥地上臨摹他的字跡
“小時候真的就是為了爭一口氣,沒想到自己會這么熱愛書法,也沒想到會把書法作為一種職業。”邵強說,“今天來看,水泥地開啟了我的書法生涯,現在一天不寫字,都覺得不舒服。”
從草根到名家之徒 視書法為命的“墨癡”
80年代,邵強老師在市里的書法室做培訓老師,他一邊工作一邊學習,一邊刻苦精進書法,因為熱愛書法,曾經一天只吃2個饅頭連續書寫24小時,導致手指僵硬無法復原,腿也因為戰立太久,差點殘疾,在醫院治療了半個月之久,就是這樣視書法為命的“墨癡”精神,讓他得到了陳忠康以及劉炳森老師的青睞,拜入門下,精進書法,更被譽為“天生就是書法家”
厚積薄發 多次斬獲中國書法領域最高獎
老師劉炳森則評價其中的作品:“對傳統碑帖用功頗深。隸書方拙用筆從《乙瑛碑》來,結字取《禮器碑》的秀逸,用筆方圓兼備,結體生動,字形略扁,多有隸書筆意。行書取法‘二王’,清新雅致,形神兼備,自然生動。草書則對懷素、黃庭堅心慕手追,追求筆斷意連,縱橫開合的氣勢,通幅于規矩法度中,隨心所欲而不逾矩,流水行云,頗為精彩。從這些書法作品中能夠感受到邵強是一個涉獵廣泛、技法全面且風格明顯的青年書家。”
有自己的風格和面貌,這是極為不易的。其中暗含個人的審美理想,也很見書家的學術修養。邵強在書法審美上,力求高古。2012年6月,邵強正式調入了桂海碑林博物館從事管理工作,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他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中國書畫、碑帖方面的藝術珍品,有了更多向古人學習的機會。“研究傳統書法藝術,還是要從古人身上汲取營養。我們曾做過一個館藏古代書法觀摩展,唐代的殘紙、墨跡,都是不得了的東西。甚至一張地契,用筆、用墨都精妙得很。”邵強說。
邵強的字,如飽學之士春行山陰道上,明媚秀整,沉靜有神。近幾年,他的書法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出:應邀對日本進行訪問及學術交流并舉辦書法聯展,在新加坡舉辦書法展覽,參加在珠海舉辦的“七博士書法展”、在天津舉辦的全國美術學博士邀請展、在廣東舉辦的“明燭天南——全國青年學人書法邀請展”、在北京舉辦的“書卷風骨”十博士小幅書畫精品展……
暨南大學書法研究所所長陳志平教授與他師出同門,相交甚厚,曾如是評價:“邵強作書,一絲不茍,用筆鋪毫,使轉有則,此轉乃折中之轉。觀其氣度,如飽學之士,坐于高車駟馬之上,攬轡縱橫而無驕色者。”
書法學習,功夫在書外。“活到老學到老,板凳要坐十年冷。如果說想在書法上取得長足的進步,不但要做好自己的學術研究,同時要持之以恒地去臨習、創作,才能不斷進步。”邵強說。
榮譽經歷
1992年全國文學藝術大賽優秀獎。
1993年新家坡華人書畫藝術展獲展示獎。
1997年書堂山杯全國書畫大賽三等獎。
1999年禹王杯全國書畫大賽優秀獎。
1999年評為華人藝術家百杰稱號。
1999年入編巜科學中國人.中國專家人才庫》。
2000年入編由啟功題簽的巜亞洲藝壇》。
2000年入選《世界人才大辭典》。
2004年入編《中國當代書畫藝術家收藏大典》。
2004年第三屆中國書畫藝術華表獎大展賽獲,精品獎2004年入編巜中華成功人士書畫精典》。
2015年諸葛亮誡子書在海南博鰲慈善拍賣會以7萬元成交。
2019年中華書畫名家評選大賽獲:冠軍金牌書畫名家,作品曾被桂林市博物館、廣西省美術館、廣西省文史館、桂林市圖書館等多家文博單位收藏。曾參編《歷代書法家書唐詩三百首》及《歷代書法家書唐詩三百首續編》等書,多篇學術文章發表于學術期刊。
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