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北京開幕,推出線上線下融合辦展的“云上服貿會”新形式。京東智聯云作為本屆服貿會的戰略合作伙伴及官方技術服務商,基于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5G等前沿技術,為全球1.8萬家參展參會的企業與機構提供全場景、全覆蓋的數字化功能服務和技術保障,完美實現云上“展、論、洽”三大核心場景的技術創新。其中,文化服務展廳中的725家國內外相關機構和企業均選擇了云上參展模式,非遺、文創類產品趣味亮相大為“吸睛”,成為了不少文創愛好者的“文化會客廳”。
“云”游國博:感受不一樣的“國家寶藏”
代表國家保護民族集體記憶和優秀文化基金的中國國家博物館,選擇在此屆服貿會上開設云上3D展廳,在京東智聯云的技術支撐下,國博將從前“高冷的”珍貴文物通過精美、賦予內涵的文創產品具象化、生活化,并給用戶提供足不出戶即可感受文化傳承的沉浸式觀感。
依托京東智聯云為服貿會搭建的“云上展廳”,200余種、400余件由國博文創精心設計打造的文創產品,借助3D展廳的立體體驗呈現于大眾面前,真正讓文物活起來,走入公眾生活。
此次云上參展,國家博物館共帶來了涉及家居、配飾、文房、書籍及珍品多個品類的文創產品,不但搬來了mini版的鎮館之寶“四羊方尊”壓陣,更重點展示其“文創中國”運行模式和IP授權開發新產品、新成果以及系列化開發的文創新品,滿足觀眾想把文物“帶回家”的愿望。
其中,通過挖掘展覽和展品的內在故事、歷史脈絡及社會看點,國家博物館將文化精粹與文化底蘊濃縮于專題產品系列,傳遞美好愛情期許的西漢長樂未央瓦當、元代畫家黃公望筆下煙雨空濛的溪山雨意、清乾隆釉色斑斕的霽青金彩海晏河清尊等文創產品躍然屏上,更使得傳統文化的魅力得以通過精美產品而綿延、傳承。
皇家園林開直播 “頤式生活”帶貨熱
以科技助力文旅產業IP商業化開發與利用,推動文化產業智能化發展,除了打造一場云展會,京東智聯云還為服貿會參展商們提供視頻直播、在線交流平臺,持續釋放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從服飾、彩妝,到餐飲、文教,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的頤和園將自家文創經典好物搬到了本屆服貿會的線上3D展區,一邊借助京東智聯云的數字平臺對文創產品做細致且立體化的介紹,通過網絡向全世界用戶傳遞頤和園文創產品的魅力;一邊玩轉現場直播帶貨,拓寬“頤式生活”等新型主題營銷手段,為消費者們提供傳統工藝打造的文創產品。
直播帶貨成為“在線新經濟”的重要抓手,服貿會本身也成為直播的受益者與推動者。小紅書在服貿會現場推出的線上“直播間”里,路人們紛紛到直播間為服貿會打call,吸引了大批網絡觀眾關注,讓更多未到現場的觀眾認識和了解服貿會。
北京大學電子商務法研究中心主任薛軍表示,直播在打通消費者和商品觸達途徑、減少中間渠道和層次、降低交易成本和擴大市場范圍方面有重要前景。這也說明,此次京東智聯云為服貿會提供的3D云展臺、在線直播、視頻會議等智能功能對參展參會的企業與機構來說,是一次降本增效、玩轉線上營銷的新嘗試,對拓寬企業銷售場景和營銷方式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鐵潮”來襲:“鐵老大”有了“鐵漢柔情”
本屆服貿會上,帶有鐵路元素的玩偶、抱枕、行李箱、手機殼、模型、文具等鐵路文創產品,也通過京東智聯云打造的“云上服貿會”大放異彩。
這批鐵路文創產品由中國鐵道博物館聯合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鐵旅公司共同打造,共有174款,涉及教學用品、生活用品、電子產品、旅游紀念品等領域,以中國鐵路發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車型、工種、工具、車站等元素為創作靈感,將傳統與時尚、歷史與現代相結合,通過新潮的設計方式傳承鐵路精神,讓鐵路元素“活”起來,鐵路文化“火”起來。
基于京東智聯云為服貿會打造的全新數字平臺,鐵路文化產業得以與數字技術發展碰撞融合,打破空間、時間、語言限制,促進文創產業IP變得更加生動,商業化經營更便利。在京東智聯云技術的加持下,冰冷的鐵皮也迸發出其獨有的魅力。
“新工具”激發“新力量”,京東智聯云以智能化手段助力創新文創產品設計、發行,推動設計、生產、銷售無縫對位,幫助國內文化、旅游、交通等行業借文創產品講好中國故事,借“云上服貿會”傳承、傳遞中國文化,為我國傳統文化及其制造業賦能和提質增效,助力其探索IP商業化之路的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