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為了治理黃牛,在經過一個多月的試運行之后,包頭市交管支隊車輛管理所人臉識別系統正式上線。前來辦理駕駛證換證、車輛檔案變更、過戶、選號等業務的市民需要手持身份證,并通過人臉識別驗證,確認為本人之后才可進入辦證大廳進行業務辦理。
這一系統的上線,使得原本黃牛排隊占位甚至代辦業務的行為大大減少。人臉識別系統可通過大數據分析,統計每個人每天、每月進入大廳的總次數、總天數、不間斷進出天數,從數據中分析得出疑似非法中介的名單并納入重點監控數據,交給相關部門打擊處理。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從進入大門到辦證柜臺,都裝有人臉識別系統,而一旦發現超過兩次進入大廳的人員,會立刻將其納入重點監控范圍;而若證實其確實是因為辦理遇到麻煩需要多次進入,那么也將會有綠色通道可幫助辦理。引入人臉識別系統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黃牛擾民,優化辦理程序與叫號服務系統,給市民帶來更加便利、快捷、優質的服務。
除包頭市車管所之外,還有許多場景可以使用人臉識別技術來減少黃牛。例如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門診大廳的自助預約機內,也搭載了人臉識別功能,預約專家號需要通過身份證與人臉信息的雙重核驗,確保現場號源留在患者手中。同時,在一些大型活動中,人臉識別驗票系統同樣可以防止黃牛高價賣票的現象,對維護市場秩序提供幫助。
而要實現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也并不困難,目前市面上已經有免費開放人臉識別技術的科技公司,比如專注于技術賦能的虹軟視覺開放平臺。其繼承了虹軟超20年的技術積累,將人臉識別、人證核檢、活體檢測等核心技術成果,以免費、離線的形式提供給有需求的開發者,不斷拓展公司AI視覺技術的應用領域,并使之在各個應用場景中加速普及。除了免費、離線、可商用之外,虹軟視覺開放平臺還提供了一整套技術支持體系,幫助開發者選擇更加合適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對此感興趣的朋友可自行搜索“虹軟視覺開放平臺”,了解更多詳情。同時,想要領取人臉識別技術開發禮包的朋友可以關注公眾號“虹軟視覺開放平臺”,回復“人臉識別”可以一鍵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