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當代中國戲劇巔峰之作——越劇《紅樓夢》兩大作曲家之一、首屆中國戲劇音樂家協會理事長、年已九十的高鳴先生撰寫的《滬閩耕耘錄——高鳴文集》近日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新書首發分享會,由上海浦東新區領航文化研究院、上海協申聯合企業大學主辦,今天(8月20日)在上海紅星美凱龍滬南商場6樓中國祥利紅木文化展示廳舉行。

上海文廣影視局原藝術總監劉文國、上海作家協會原黨組書記汪瀾、上海文廣影視局原副書記劉建、上海協申聯合企業大學校長何紀椿等領導同志以及各界幾十位專家、嘉賓出席。這項新書首分享活動得到中國戲劇文學學會、上海市電視藝術家協會、福建省戲劇家協會、上海越劇院、福建省芳華越劇院等單位的大力支持和熱烈祝賀。

高鳴,一級作曲家,1933年8月生。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曾任福建省戲曲音樂學會會長等職。也是《中國戲曲音樂集成》特約審稿員,《中國戲曲音樂集成•福建卷》主編。1947年始在華東解放軍文工團從事專業音樂工作。1950年入山東大學藝術系學習作曲,1954年入華東戲曲研究院從事戲曲音樂研究。參加過抗美援朝慰問團赴朝演出。1955年始先后在上海越劇院、芳華越劇團、福建省文化廳、福建省戲曲研究所、福建省藝術研究院從事創作與研究工作。曾為近80個劇目作曲。代表作有越劇《紅樓夢》《盤妻索妻》《彩樓記》等。《紅樓夢》于1962年拍攝成越劇電影藝術片,他是片中署名的兩大作曲家之一。高鳴在記錄、總結、創作戲曲、歌曲和其他民族音樂方面,成就斐然。尤其在記錄、提升、系統化越劇尹派和京劇麒派唱腔藝術上,功勛卓著。是我國戲曲音樂界公認的泰斗級人物。高鳴還記錄、整理、編輯出版了民族音樂《臺灣民歌選》等,他創作的歌曲有的曾風靡全國。1992年越劇《紅樓夢》音樂獲中國戲曲音樂“孔三傳獎”優秀創作獎。高鳴撰寫的《山花爭艷——介紹臺灣高山族民歌》獲1980年全國優秀電視節目二等獎。他作曲的《滕玉公主》音樂獲福建省第十六屆戲劇會演音樂創作獎。1988年,高鳴受到文化部、國家民委嘉獎。高鳴個人傳記與主要業務成就已輯入《中國越劇大典》《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世界文化名人辭海》《世界名人錄•中國卷3》等辭書。1995年被英國劍橋國際名人傳記中心撰入《國際名人錄》。

上海和福建,是高鳴先生從事中國戲曲音樂研究(包括臺灣地區民樂)、創作的主要工作地點。現在,高鳴先生雖已跨入鮐背之年,但還是在夫人許諾導演的協助下,完成了《滬閩耕耘錄——高鳴文集》的撰寫。此書紀錄了高鳴近七十年來的藝術生涯和取得的成就,其中一些研究文章,闡述了他對中國戲曲音樂演變、發展過程中的成就和不足。

許多真知灼見,高屋建瓴,極具學術研究和史料價值。像在文集中收入《對戲曲音樂工作中一些問題的看法》,高鳴用獨特的眼光,辨證分析了當前在戲劇音樂領域中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一些問題及解決的方法。今天讀來還是有一定的指導意義。書中,高鳴講述了他參與的中國戲劇發展中一些重要的、令人難忘的事件、活動及場面,還提供了許多相關的照片和曲譜等資料,非常珍貴,具有研究中國戲劇歷史的價值,因此,我們說,這是一本非常難得的中國戲曲的文獻性著作。

今天讀來還是有一定的指導意義。書中,高鳴講述了他參與的中國戲劇發展中一些重要的、令人難忘的事件、活動及場面,還提供了許多相關的照片和曲譜等資料,非常珍貴,具有研究中國戲劇歷史的價值,因此,我們說,這是一本非常難得的中國戲曲的文獻性著作。

該書16開本,內芯采用100克米黃道林雙膠彩色印刷,硬封面精裝,再配250克雙銅封套包裝。看上精美大氣,高雅經典。是一部融閱讀性、藝術性、收藏性于一爐傳世之作。

該書出版是中國戲劇界的一件大事,將由新華網、東方網等全國各地200多家著名網站分別作宣傳報道,全國新華書店。京東網等線上線下開始陸續供應!




















1986年嵊縣越劇流派大獎賽

尹桂芳在排練“越劇尹桂芳流派廣播電視演唱會”節目

尹桂芳與戚雅仙演出《屈原》選段

尹桂芳在座談會上發言

參加活動的許金彩 戚雅仙 高鳴等

高鳴在嵊縣頒獎座談會發言

高鳴聽李金鳳練唱

高鳴 范瑞娟 尹桂芳 尹小芳 畢春芳等

趙志剛 尹小芳 尹桂芳 高鳴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