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畫壇睿智與平庸齊飛,很多畫家、書法家都在焦慮中“湊合”,唯少數書法家、畫家閃爍光芒。自從胡維平的書法、繪畫在媒體上展示以來,評論、分析、贊嘆,熱火朝天,不亦樂乎,仿佛驀然發現了新的視覺之美,瞬間激活潛意識中本能的審美心智,熱情地擁抱對真美久違的渴望。
作為一個在藝術圈游走二十多年的“老水手”,筆者在過去的歲月里,從未看到過胡維平的信息。于是,也與網友一樣,到處搜索,終于找到了幾行描述:“昆明理工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原CAID研究所所長,原昆明現代美術館館長,書法五體皆能,喜國畫、擅油畫,長期從事藝術設計理論教學和書法教學工作,指導過60多位碩士研究生,發表論文70多篇”。
沒有喧嘩,活得精彩,蓄素守中,活得內涵豐富。感慨之余,窺豹一斑,試著解讀胡維平的藝術人生。
《夏荷》(多種材料) 《清晨》(水墨畫)
以畫畫而畫畫所謂的職業畫家,忙忙碌碌,卻看不見追求,更看不到希望,實有“廢畫三千”,絕不見精品。也許胡維平內心喜歡以職業書法家、畫家自居,也許不以其然,但是,從他作品中卻實實在在地呈現出質地潔美的風采。胡維平的油畫沒有明確的門派師承,也沒有明顯的大師痕跡,他的油畫不是古典主義、不是現實主義,更不是印象主義、后現代主義,卻有著古典主義的典雅、現實主義的秩序,又有著印象派的豐富、后現代主義的強烈。這不是某些畫家因崇拜而無休止地臨摹所能達到的狀態,更不是某些畫家打著變革的旗號,嘩眾取寵、標新立異所具備的能力,而是縱橫于西方美術史,沿著西方油畫的發展脈絡,洞悉、思辨,然后把西方油畫與中國傳統文化結合起來,讓藝術伴隨著生活感悟、處世哲學而漸進、漸變的結果。胡維平的中國畫也一樣,唯一不同的是,他對中國畫的筆墨有著獨特的理解和豐富的表現力。比如對色彩、墨分五彩的運用,他有著超出眾人的感染力(在此不展開闡述)。
與無師承、無門派的繪畫相比,胡維平的書法則顯得有些保守。縱覽胡維平的書法,可以感受他遵循著傳統書法之法,一路走來。他的行草書,筆道中,有著清晰的“二王”一脈相承的韻致;他的篆書帶著吳昌碩的影子;他的隸書有著伊秉綬的痕跡。很傳統,又很典型。傳統,他卻不死磕一家,更不陳陳相因,泥古不化,典型卻不怪誕,更無戾氣,有著典型的文人書風,字里行間里洋溢著書齋氣、雅士范。
顯然,在胡維平的藝術人生中,書法,他用功很勤,用情很濃。那就先看看他的書法。
胡維平的行草書,執筆飛馳遼原,施墨驚雷奔騰。筆墨無聲,運筆有意,鑒者生情,諸如:“千里之陣云、高山之墜石、陸斷犀象之角、萬歲枯藤之象。”等等,絕不能道其妙。結體豐腴韻暢,用筆勁韌柔逸,瀟瀟灑灑、爽爽朗朗,諸如:“趙孟頫的雋美、米芾的險絕、孫過庭的勁道。”等等,也不能言其真。因為還隱匿著蘭亭之美韻,還若影若現著顛張醉素之快意。這是諸家統合一體,融成精妙的結果。
再看胡維平的篆書,內斂的、通達的、虛靈的、古拙的,交融生輝,相映成趣,有鐘鼎文、石鼓文等大篆的蒼茫渾厚,有《泰山刻石》《瑯琊刻石》等小篆的挺勁圓潤。字體大小,隨勢生姿;間距,時疏時密;筆力似扛鼎,形如鉤鐵。得了吳昌碩的精髓,取了先秦的古樸。追了古法,擬了我意,又寫了風神,出了精神。可見,古法篆書在胡維平的筆墨里可以隨意調用,收放自如。
草書王維《春中田園作》 行書王維《春中田園作》
胡維平的行草、篆隸都是在楷書的基礎上成就的精彩。他的楷書結體寬博厚重,骨力暢達,章法雍容典雅,端莊華美,筆畫筋骨之中藏妍麗,肅穆之中含峭拔。《李清照詞》,《馬一浮·陸機》等等楷書,賞心悅目如秋水視底,質地潔美如春風含馨。方格之內,大氣涌成,籠了胸中逸氣,筆下定了乾坤,寫的是天地之闊、是廣博心境。筆為心跡,畫乃心聲,胡維平的楷書是心性情感的外化,是精修入境,功力大成的顯現。
吳昌碩先學篆刻、書法,再于繪畫中形成大寫意的酣暢恣肆;黃賓虹先學習、研究傳統文化,再成就山水的渾厚華滋;鄭簠于收藏之中,悟得“草隸”……。對胡維平而言,是先學習書法?還是先從繪畫中入手?筆者不得而知,可是,“書畫同源”在胡維平的筆觸中演繹的淋漓盡致,而且他對線條的敏感已經深深融入到油畫之中,并在色彩的大海中肆無忌憚地翻騰,璀璨斑斕的精神圖騰彰顯著色彩魔幻般的張力。也許,他不是有意為之,可是,不管在胡維平的《流云飛瀑》《天長落日》《楓林》《晚歸》等等國畫中,還是在五彩繽紛的油畫里,總是跌宕著書法入畫的筆致,也總能看到色塊的變化伴隨著線條的舒展帶來強悍的視覺力量,叩擊著觀者的心扉,讓觀眾怦然心動。由此,恍然想到了黃賓虹線條與墨韻的交響,這種聯想,可能會讓胡維平暴跳如雷,因為,他壓根就沒有想過讓自己的油畫與黃賓虹進行比較,如果非要進行聯想,他可能更愿意接受把他的畫與印象派進行某種對比,而不是黃賓虹。可是,在強烈色彩的對比中,筆者真的看到了閃爍著“黑密厚重”的力量,也看到了點、線、面輝映中涌動的“渾厚華滋”的力量。這種力量給人一種具象的觀察,有的很真實,有的很具體,更多的,則給人一種意象的,或者說抽象的想象空間。筆者把這種想象空間理解為陰陽,因為確實有虛實變幻,有呼應關系,筆者也把這種想象空間理解為老莊之道、孔孟哲學,因為,筆者感受到了“縱心而不逾規矩”、“浩然之氣”、“天人合一”,也感受到了“心齋坐忘”……。也許還可以感受到更多,也許那真是一個未知的領域,需要更多的人去發現,包括胡維平自己。
楷書《陋室銘》(局部) 篆書李清照《夏日絕句》
比如《紅土地》這幅油畫作品,胡維平通過變幻的色彩、有力的筆觸、富有韻律感的節奏,去構筑眼前的紅土地。畫面上,他以流動的大片色塊、自由奔放的筆觸、以及偶然生發的肌理,側重對光線進行極致地刻畫,同時,他還借助類似于黃賓虹最經典的筆墨形式,以看似隨意卻加重部分塊面的手法,突出分割線,讓濃烈的、縱橫的,又充滿書法趣味的分割線猶如刀刻石鑿一般,去輝映視覺、遠近、層次之間的關系,形成一個相互呼應的有機整體,從而,描繪出“天地玄黃、宇宙洪荒”的混沌狀態,帶著年代感、帶著圣潔性,又帶著澎湃的情感,既傳遞出黃土地的蓬勃生機,又由象入境,給人一種寥寥長風、橫絕太空的精神境界。
在這幅作品中,胡維平通過對色彩的極度敏感,以用色如用墨的手段,把筆觸、色彩、光影、明暗……,胡維平統統籠于筆下,盡情地揮灑自己的情感,對技法則無拘無束,不拘一格,卻恰如其分地各臻其妙,調配到最合適的位置,畫面看似無法,卻以最自由的方式形成極致的秩序,看似隨意,卻神形一片。面對畫面,激烈的、跳躍的、歡快的,一個變化無窮的律動世界,充滿東方意象與神秘意味,讓觀者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享受一個美妙的時刻。毫無疑問,這是一幅中國傳統文化為根基的抽象油畫,是中西技法與精神情感碰撞之后,產生的火花。一幅足以奠定畫壇的地位,比一百幅無情感、無內涵的作品都更有價值。
單國強說:“胡維平的油畫涵蓋了大地之無垠,宇宙之大觀”。何立鋒說:“胡維平,厚文養正的結果”。筆者認同他們的觀點。胡維平長期從事藝術設計理論教學,他對藝術的理解是深刻的、獨特的、敏銳的,他有著別人發現不了的眼光,這種獨特而深刻的發現一旦運用于繪畫,哪怕運用于書法,都可以使他的創作帶著有別于他人的裝飾性,更帶著風姿獨秀的設計感,這是長期教學相長的必然。胡維平又曾任昆明現代美術館館長,“讀美術史,琢磨國內外畫家”。這是每一個美術館館長的日課。什么樣藝術有價值?什么樣的藝術家有潛力?放眼世界,胡維平無不閉目如在眼前。當對比著各個派別、各個畫種時,他會不自覺地把他人優長融進自己的藝術探索領域。開闊的眼界和犀利的鑒賞力總能讓胡維平在創作時,有意,或無意之間,給觀者帶來超出他本人想象的驚喜。胡維平又是一個低調的人,低調到在大數據的時代中幾乎沒有任何痕跡,更不要說四處走穴了,顯然,他只在藝術的天地中,寄情神游,在一筆一畫中,放飛自我。那樣純粹,那樣寧靜。
于是,筆者論定:“胡維平的書法、繪畫是根植于中國傳統文化之中,吮吸著純正的滋養孕育而成的蔥郁;是在積學博識中,觸類旁通的內心巨變;更是一筆一世界,精神往來于天地之間吐納日月精華而凝結的風華”。那么,彰顯著純粹力量的筆底之美與眾不同,并不意外。
(文/桑干)
作者簡介:桑干,當代著名藝術評論家,2001年畢業于安徽大學中文系,同年,任職于人民日報社新聞信息中心,2013年擔任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