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經濟社會發展呈現良好態勢,經濟運行總體平穩、進中向好、質效提升。主要指標好于全國水平,上半年GDP增長4.2%,高于全國1.7個百分點,居全國第11位,規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增長8.6%、9.4%、0.3%,分別高于全國5.2個、3.3個、1個百分點,增速居全國第5、第10、第13位。
7月26日上午,在陜西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五次會議上,受省人民政府委托,陜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張曉光就2022年上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作了報告。
報告指出,在“總體平穩”方面,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5%,增速與全國持平,較一季度加快0.4個百分點。夏糧總產475.9萬噸、增長1.1%。生豬出欄617.4萬頭、增長9.2%。規上工業增加值6月當月增長9.3%。上半年,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4.1%,較一季度加快1.1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6%。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2.6%,高于全國0.8個百分點。金融業增加值增長7.3%,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1%。
在“進中向好”方面,二季度以來,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速保持在9.3%以上。工業投資增速從1—4月的3.3%回升至7.5%。省級重點項目投資完成率55.2%,超序時進度5.2個百分點。限上消費增速增長1.4%,較一季度加快3.2個百分點。進出口總額增長6%,其中,出口增長28.7%、高于全國水平15.5個百分點、居全國第11位。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6.6%。

在“質效提升”方面,地方財政收入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同口徑增長34.7%,增速居全國第4位,其中,稅收收入同口徑增長34%,財政支出增長13.9%。省屬企業上半年累計實現營業收入7685.4億元、增長5.2%,實現利潤總額394.5億元、增長64.1%,完成全年目標的70.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4.3%,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3.2%、5.1%。城鎮調查失業率5月、6月保持在5.4%,居全國第7位,低于5.5%的控制目標。實有市場主體總量達到505.6萬戶、增長9.8%,新增上市企業5家(含過審)。
報告強調,在看到成績的同時,必須高度重視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影響、兄弟省份你追我趕的競爭態勢、自身發展的結構性問題。對此,張曉光在報告中提到,下階段,要更加突出精準施策,助力市場主體紓困;要更加突出創新改革開放,持續蓄積發展動能;要更加突出關鍵重點,促進工業穩健運行;要更加突出擴量提質,保障能源糧食供應;要更加突出打通堵點,力促項目投資見效;要更加突出需求牽引,提升消費招商熱度;要更加突出兜底保障,辦好就業民生實事;要更加突出源頭管控,有效化解風險挑戰。(張栢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