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特殊形勢下,隨著中高考延期,廣東各地學校的精力被打散,較難聚焦新生入學前教育;同時,學生適應高中的“黃金期”緊縮,面對高中學習和生活的重大轉變,亟待在暑期高效調整學習狀態,從而以最好的精神面貌迎接高中旅程。
一、銜接工作,力爭創新
崇文重教,已是廣東梅州一張亮眼的名片。雖地處粵北山區,梅州教育歷來搶下先手棋,爭做排頭兵,近年來也積極引入“互聯網+教育”,力爭在有限的生源和師資條件下,充分利用優質線上資源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
全面開展線上學習,既是全省教育系統自“停課不停學”以來的積極應對之舉,也是實現普通高中育人和教學方式轉型的重要契機。同時,廣東省將于今年秋季新學期全面啟用高中新教材,對學校教學、新生學習都帶來了較大挑戰。
今年,為幫助新生在有限時間內高效適應高中轉變,從而切實提升高中教育教學質量,有序推進全市初升高銜接教育工作,梅州市教育局提前謀劃、周密部署,實施了一項銜接工作的“創新舉措”:經過充分調查驗證與內容審核,全面引入銘師堂教育旗下升學e網通《2020級新生暑期學習方案》,借助其優質新教材課程資源和教育大數據,促進新生暑期成長,賦能教師增效減負。
經過市教育局的科學統籌、積極調動,8月,全市銜接教育工作扎實推進,合理引導學生開展線上學習、自主學習、綜合實踐等多樣化學習任務。8月5日,梅州市教育局正式發文,面向全市2020級高一新生公益推送暑期學習方案,幫助高一新生在學習適應、心態調整、生涯喚醒、素養提升等各方面有效銜接與提升。
二、暑期成長,效果斐然
據了解,升學e網通平臺已進入“廣東省校園學習類APP白名單”,其《2020級新生暑期學習方案》課程緊密圍繞新教材研發而成,對學生學習、教師成長均有較大幫助。
秉承自愿參與的原則,梅州市59所學校中,共24所學校統一組織使用暑期學習方案,各校根據學生需求和特點,分層提供基礎、提高、拔尖3類難度的課程包,幫助學生開展個性化自主學習,從而在開學后順利承接“新教材”,適應教學方式的轉變。
為保證學習有效果,升學e網通也專門組建了QQ學習社群,由學生自己擔任學委、組長,帶動全體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每天認真學習,做好筆記,齊頭并行,共同進步!
根據升學e網通教育大數據報告顯示,今年全市高一新生共25800人,其中有14527人參與了線上自主學習,占比56.8%。學生人均學習時長更高達1455分鐘(約24小時),相當于居家自學了97節微課。按照人均學習12天計算,平均每人每天看課學習也達到了2小時。
而在24所學校中,梅州市東山中學的新高一學子,高達1464人參與暑期銜接,人均學習時長高達36.9小時,平均作業完成率也達到了77%,學生學習情況優秀,在假期中值得表彰!據了解,在初升高假期,各科老師已通過平臺對學生進行線上指導。
從梅州全市高一新生的學習時長分布圖也可以看出,有一大半的學生學習時長超過20小時,可見經過一個暑假的投入,大家都養成了良好的自主學習和互聯網學習習慣!
縱觀全市9個下轄區縣,蕉嶺縣參與此次銜接學習有615名學生,其人均學習時長達38.9小時,人均學習天數達18天,居梅州全市之首,更遠高于全省均值10天,部分學生在中考7月22日結束后,就開始了銜接學習。市直屬的東山中學和曾憲梓中學,共2005人參與學習,人均學習33.5小時!一系列的銜接教育大數據分析,也為開學后的精準教學提供了良好策略和方向。
開學后各學校檢查學生的假期學習筆記,并自行組織了開學考試,對假期學習結果進行驗收,針對表現優異的學生進行了表彰。
三、新生風采,感激相遇
這個暑假,與夢想的不期而遇,也讓同學們分外感懷,原創了一幅幅手寫畫報,書寫了一篇篇詩詞信箋,表達一路走來,茁壯成長的喜悅:
“感謝升學e網通,讓我在這個假期學習到了很多,對于高中知識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讓我對自己的高中學習生活充滿信心,充滿期待!”
“14天的時間,想過放棄,但每次看到唐老師一大早在群里發的激勵語言,想起自己的未來,就又堅持了下來,直到最后一天,看著自己學習進度的100%和滿滿的筆記書,心中既解脫,更多的是開心與自豪!”
“我懂得了沁園春里的英雄豪氣,懂得英文里的一往情深,明白數學里集合的意義,這才知道,原來我們的相遇就是定律。感謝你!”
此次深度攜手升學e網通,是廣東梅州運用“互聯網+教育”提升初高銜接工作質量的初次嘗試。暑期學習的圓滿結束,這既是一個句點,也是一個全新的起點,將是全市持續“借網生長”的良好契機,在教學、心理、生涯、德育等各方面,靈活借助“升學e網通”等優質互聯網平臺,為學生成長提供強大動力,為各校開展育人改革提供寶貴經驗,讓梅州教育愈發行穩致遠,綻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