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念孫,現為安徽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省文史研究館館員。曾任安徽省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省文聯副主席、省政府參事、省社科院文學研究所所長,省民盟副主委、第八屆省政協委員、第九屆省政協常委、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副主任,第十一屆、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六屆魯迅文學獎評委等。出版著作《文學橫向發展論》、《朱光潛與中西文化》、《重建文學空間》、《藝術真諦的發掘和闡釋》、《中國文學史演義》、《無法塵封的歷史——抗戰舊書收藏筆記》、《中華三德歌》、《公民道德歌》等27部,先后五次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兩次獲“全國優秀暢銷書獎”,三次獲中國“中國圖書獎”,另獲省部級獎10余次。近年提出并開展君子文化、鄉賢文化研究,產生較大影響。
傳古拓今,藝開新境
國家藝術基金資助的“傳古拓今金石拓創新應用人才培養項目實踐成果展”即將在省城合肥開幕。我作為年初(2022年1月)在蕭縣弘漢軒漢畫藝術館參加該項目開班式的一員,見到來自全國各地學員經過近半年的學習鉆研,拿出讓人刮目相看的實踐作品,驚嘆古老的碑拓技藝在年輕人手中不僅得到有效傳承,而且獲得創新發展。
“拓”作為一種古老的復制方法和技藝,已我國傳承一千多年。運用這種方法和技藝,不論是金、銅、玉、磚、瓦、陶器等銘文,還是摩崖、造像、石經、碑刻、墓志等文字,均可較為準確地依原樣復制下來。拓本或拓片不僅給文化的積累和傳播帶來極大的方便,而且其椎拓本身作為一種技藝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大有傳承和發展的必要。
由安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和蕭縣漢畫學會合作展開的金石拓人才培養項目,授課專家和學員一起,以弘揚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宗旨,深入探究各種椎拓的技藝方法及功能意義,對傳統碑版拓印的內容與形式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取得讓人耳目一新的豐碩成果。他們發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既較好繼承傳揚了古代碑版椎拓技術,又突破傳統碑版椎拓的框框和程式,以新時代的美學觀念構思和選擇拓印對象,創作出融傳統技藝和時代審美于一體的拓印作品。如王海迪的《落木系列》、齊魯的《野處叢生系列》、韓淑英的《婚紗系列》、于露的《農服系列》、丁同奎的《徽墨系列》、金俊的《城·語系列》等等,無不以新的形象和新的手法,給人以審美驚喜和欣賞愉悅。而肖智芳的《充電》、陳曉虎的《防疫系列》等,則把飽蘊當下情感的日常器物作為拓印對象,既顯示傳統拓印的古韻,又表現出強烈的現代感。
我覺得,這次以“傳古拓今”為主題的金石拓人才培養項目,不僅起到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拓印技藝更好保護傳承的作用,還在參與項目師生的共同探索和努力追求下,也為傳統拓印“老手藝”摸索到新的更為廣闊的表現對象和表現方法。在某種意義上也可說,這一項目的“實踐成果展”,以面目一新的精彩作品,表明作者不僅是在繼承和傳揚古老的拓印技藝,更是運用這一技藝或曰呈現形式創造富有時代感的新的藝術作品,可說為我們探索并貢獻了一種新的藝術地表現生活的形態和方式。
相信在生活多元化和審美多樣化的今天,傳統拓印技藝會成為一種別具特色的新的美術形式。
2022年6月21日于合肥書香苑
學員部分作品
王海迪 《落木-1》 56cm×74cm
王海迪 《落木-3》 110cm×156cm
齊魯 《 野處叢生之探幽一 》 37cmx180cm
齊魯《野處叢生之生生不息一》 78cmx88cm
于露 《衣系列一》 68cmx68cm
韓淑英 《婚紗》 170cmx165cm
金俊 《城•語系列之一》136cmx132cm
肖智芳 《充電》 70cmx138cm
陳曉虎 《防疫之一》 69cm×69cm
馬興建 《吉祥止止 》 67cmx139cm
高敏 《錦灰堆之幻》 68cmx68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