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拿的這支筆,雖然很軟,但是它比利劍還鋒利,比鋼鐵還堅硬,這就是藝術具有的一種穿透力和內在張力”,年近五十的林家衛先生如是說。在追求藝術的道路上,總有人在不斷前行,以飽滿的精神力量、文化內涵、藝術價值向世界展示中華自然之美、華夏文化之美,林家衛就是其中之一。1974年出生的林家衛是福建人,字無為,號瑞云,師從著名畫家吳悅石,是當今著名雕塑家、國畫家、慈善家、詩人,同時也是現任中游協副秘書長、中華英才副理事長,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工作顧問,曾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等聯合授予“五個一批”人才稱號。
林家衛始終稱自己為行走在大地上的美術工作者,據林家衛回憶,走上藝術道路,源于爺爺的一次認同,自此,林家衛在藝術殿堂殷切探索,不僅在雕塑藝術上獲獎頗豐,在水墨創作中也找到了自己的藝術風格。1994年,為人民大會堂制作浮雕《錦繡八閩》;1998年,作品《精衛》入選首屆中國《槐花杯》環境雕塑大賽;自2000年以來,林家衛先后在國內外舉辦過39次“家衛雕塑藝術展”,16次“家衛書畫展”,并在國內國際獲獎。
林家衛作品:查爾斯·狄更斯
林家衛的創作有思想、有筋骨、有溫度,雕塑中有水墨的意境,書畫中有雕塑的張力。在他看來,雕塑,可以粗狂不羈,也能夠婉約細膩,其以雕萬物之本色,塑人生之精髓的創作宗旨,表達了對藝術的敬仰,對人生的感悟。林家衛的為人是中國式的,氣質與形象也是中國式的,但藝術創作卻是徹頭徹尾的后現代式。他是一名富有先鋒意義的雕塑藝術家,他的作品挑戰性強,形式上極端反邏輯、反形式,隨意拼湊,而又能把繪畫、舞蹈、音樂、文字、攝影等類別的藝術要素有機融合起來,具有張力四射的藝術感染力。
編輯搜圖
皎皎君子,高品端方。林家衛在追求藝術的同時不忘初心,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積極參與外事活動并贈送書畫作品,多年來屢次將雕塑作品義拍所得全部捐獻給災區,曾榮獲“中國公益事業形象大使”等稱號,真正做到了德藝雙修。
不論是山海雕魂,水墨丹青還是生態藝術,慈善事業,都洋溢著林家衛對人類的愛和對美的追求;他所設計的城市雕塑、主題公園,所策劃的文旅、康養項目,以精深的思想、精湛的藝術、精良的制作,展現中國人文和自然的和諧美麗。從福建走出來的藝術家林家衛正當壯年,他把宇宙當做底座,把地球當做雕塑,自己的的心就是廣場,在仰望星空的同時腳踏實地,譜寫屬于自己的藝術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