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要通過專業的知識與服務,響應“兩會”號召,切實為社區居民提升幸福生活指數做服務、做供給、做保障。打造中國社區版的“金鑰匙”管家。——民生事業部副總經理 楊智明
01
在路上 不斷突破
楊智明畢業于北京交通大學、中國傳媒大學MBA,畢業以來從事過廣告、金融等各種行業,通過不斷地摸索,最終選擇了沉淀在民生服務行業。
“之前做便民服務項目曾經為老東家建立了200多個便民服務中心和服務站,入駐并覆蓋社區將近300個,為50萬戶居民將近200多萬人服務,與街道社區居委會共同組織公益活動、普法活動、市集進社區等鄰里互動,建立老年大學,豐富中老年人的退離休生活,那個時候就覺得,能夠為居民做好這些服務,就很有成就感,真的很開心。”楊智明在說到過往的成績時,掩飾不住的欣喜。
但在他看來,讓他感到更自豪的是建立過幫扶基金組織,成功幫扶600余名貧困與殘疾人員就業,幫扶災區受災農產品快速銷售。
“每次看到自己能幫助到有困難的人,幫助更多人,就覺得很自豪。”楊智明氣質里散發的真誠和善良,像一片泛著柔和的光,灑在周圍,把四周渲染成了舒適的暖色調。
“不想躺在舒適圈,所以現在就讀中國傳媒大學的MBA,當下人們活在全媒體的覆蓋里,我也要升華自己為有傳媒服務特色的管理者,也努力想在紫宸的平臺繼續突破民生服務。正是因為民生服務領域對于我來說已經很熟悉了,所以更了解居民需要什么,更了解行業需要什么,只有不斷突破,從模式、規模、服務、理念上實現突破,才能為居民做的更多!”
02
抓緊使命 貼近居民
楊智明對于管家服務中心的使命看的很重,每一個管家都是一個家庭服務的小“平臺”。
“管家服務中心要把提高居民幸福指數作為使命緊抓不松。堅持民生工程不走樣、便民服務不變軌、品牌口碑不下降。”
隨著《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2022年工作要點》的出臺,社區家政服務又一次被社會聚焦。《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2022年工作要點》提出:要提高社區家政服務便利高效性,大力推動家政行業職業化發展。要在社區服務(商業)中心、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中嵌入家政服務網點,以購買服務等方式為社區重點人群提供必要的家政服務。
“《工作要點》的發布,就說明了社區家政服務必要性和重要性,也是我們下一步工作的指導。我們帶著家政服務進入社區,什么需求集中,就優先提供什么服務。要倡導‘居民生活有需求,便民服務有保障’。”
楊智明的貼近居民,服務居民從來都不止于“說說而已”,管家服務中心從運營模式,到服務方式,再到服務評價標準都做了很詳細的規劃。
“管家服務中心將以單社區為著力點,和街道、居委會、物業一起為居民提供服務,幫助街道、居委會和物業提升服務質量。貼近居民,為居民提供管家式的民生服務,例如:家政三嫂、保潔服務、養老服務、托育服務、家庭修理、洗車服務、便民超市以及民生相關代辦服務等。管家服務中心會成為紐帶橋梁,把優質服務帶給居民,為居民排憂解難,做到‘有事兒您說話,有事兒找管家’。”
“在之前的居家辦公階段,我就帶領部門完成了開店所需的80%的工作。人家都是居家辦公,我這屬于居‘車’辦公,每天把自己關在車里,效率還真的很高。”
楊智明總能在惡劣的環境中找到一些“樂趣”,在居“車”辦公的那段時間,民生事業部完成了管家服務中心的管家招聘、管家培訓內容、場景化演練內容、管家薪酬績效設計、店內流程、執行表格設計、“特種兵”式的服務和產品確認、前期市場營銷活動設計以及開店采購內容確認等工作。超高的工作效率的讓人贊嘆,而剩下的20%的工作,也在復工后穩步進行中。
“未來,我們將建立全國管家中心服務平臺,以平臺化運營為方向,以線下門店為重器,以市場經營為核心,以街道、居委會及社區物業為單位,以社區居民為積累,以多方合作為配套,以公益活動為輔助,既實現民生企業生存發展必須,又體現民生企業社會責任和效應,做百年為百姓居民造福祉的企業。”
楊智明說,“民生服務是國之大事,我和整個民生事業部要做讓居民豎大拇指的事業,所以我們要擼起袖子加油干!”
后記
是面對困境的樂觀向上;是深耕事業的保持專注;是堅持理想的不忘初心...
曾經的成績單已經留在了來時路上,璀璨的當下正在不斷延伸,光明的未來更需要踏實開拓...樹木在森林中相依偎而生長,星辰在銀河中因輝映而燦爛。楊智明,帶著與紫宸相同的理想,在民生事業的道路上共同前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