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云(李永存)是中國少數(shù)能融合當代藝術創(chuàng)新意念和技巧的同時,還嘗試保留傳統(tǒng)水墨特點的畫家。薄云的雙連畫,好像傳統(tǒng)字畫一樣,是宇宙的縮影,反映著大地、流水和天空。同時,他在水墨畫和油畫風景中表現(xiàn)出的半抽象及自由的風格,也體現(xiàn)了抽象表現(xiàn)主義對他的影響。無論是什么形式,薄云的畫作表達的是大自然的奧妙和對大地的歡欣。
薄云1948年出生于中國北方山西省的一個小村子。他父親16歲時參加中國共產黨的革命工作,他1歲時父親去世。年幼喪父,對薄云影響深遠,他的內心十分孤獨。這種感覺在他6歲被送往北京一所屬于軍隊的寄宿學校時,變得更甚。他渴望的溫暖和關懷遙不可及,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他開始在內心幻想出一個自己的世界。他的家庭沒有給他太多藝術方面的影響,但他的家族是當?shù)氐淖x書人,他們在墻上的照片中都是一副副嚴肅的面孔。薄云敬重并欣賞村里那些刻苦耐勞的村民,但他卻不能完全融入他們的生活里。他從小就在思索,想找出決定這個世界、決定人們命運的到底是什么。
從6歲開始,他一直在北京生活。薄云的世界由兩個部分組成:在北京,他說北京話,有一批北京的朋友、不錯的工作,卻沒有歸屬的感覺。每一兩年他會回山西探望他的婆婆。回到家鄉(xiāng),他便說山西話,看看那里的村民。他小時的朋友已早早當了祖父。雖然他已不在那里生活,但對當?shù)氐拇迕袢詭в幸环萆詈竦那楦小?/span>
文革時,他在中央美術學院讀書。像所有學生一樣,那時他們是“知識分子”,被送到農村種了4年水稻。在這段日子,除了種水稻以外,便是政治運動,繪畫更是不獲準許。1973年薄云回到北京,但他卻感到絕望。在學校時他讀過不少法國、英國及俄國18、19世紀的小說,還有中國文學,這些作品給他留下深刻印象。在缺乏自由和藝術的環(huán)境里他感到失落。
1979年他參加民主活動,一批優(yōu)秀年青人聚在一起,追求自由精神、獨立思想。這時他又再次找到希望。他們中的幾位畫家組織了“星星畫會”。第一個畫展便是把“政治不正確”的畫和雕塑放在中國美術館館外。這是1949年以來第一次發(fā)生未經政府批準的畫展,為未來的藝術家開辟了邁向自由表達的第一步。在為“星星畫展”作畫時,薄云才第一次為自己、為表現(xiàn)真正的內心作畫。他從“星星”開始發(fā)現(xiàn)他的潛意識,尋找他自己內心的世界。
這段時期他的繪畫用水墨具象手法,以風景、寧靜的小鄉(xiāng)、泛川和小舟為題材。但這些都不是真實的景象,而是他夢想中的世界。在那個世界里沒有戰(zhàn)爭,沒有人與人的斗爭,只有和平與和諧。漸漸地,在薄云心中形成了一個完整的世界,中國古代哲學家,如老子,稱之為“天人合一”、“物我兩忘”。抽象的感情必須用抽象的形式表達,于是他舍棄具象而走向半抽象。他更開始嘗試使用不同的方式,如油畫和混合材料作為創(chuàng)作的媒介,以更有效地反照他內心對世界的觀感。
薄云的半抽象風景油畫既呈現(xiàn)一種夢里的平靜境界,更含有一種哀愁的感覺。畫面被霧與云覆蓋,好像在表達宏大的天與地。他豪放不羈的筆法,給畫面一種強烈的力量。他喜歡許多西方畫家: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和拉斐爾(Raphael)、卡拉瓦喬(Caravaggio)、委拉斯凱茲(Velazquez)和蘇巴朗(Zurbaran)、倫伯朗(Rembrandt)和維米爾(Vermeer)、米耶(Millet)和莫迪里亞尼(Modigliani)。他們各有精湛的技術,但他最欣賞的是他們畫中的神緒,是他們對世界的感受。可是對他影響更大的還是中國文化,特別是文學、詩和宋元的繪畫。
薄云的畫作出自想象,也來自大自然的景物。雖然大自然給他印象,但是當創(chuàng)作時,這印象已引發(fā)出一種交織的情緒,大自然與畫面變得毫無關系,他更不知畫作完成后是什么樣子。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他的情緒變得越發(fā)飽滿濃烈,這種強烈情緒會指引與迫使著他尋找最恰當?shù)纳屎驮煨汀K未嫾乙岳L畫而取得平靜,薄云也是在畫中尋找他內心完美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