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電商報(ID:kandianshang),作者:電商君,授權轉載發布。
義烏小商品的生意經
1993 年, 29 歲的馬云成立了杭州海博翻譯社,結果翻譯社的業務慘淡,最后連房租都差點付不起了。因為不想讓自己的第一個創業項目就這么倒下,馬云背著大麻袋到義烏去進貨,再回到杭州將這些小商品賣掉以貼補家用。
也許有人要問了:馬云當時進的都是些鮮花、襪子、禮品之類的小商品,這些東西真的賺錢嗎?
當時同樣混在義烏的李重慶的回答是:真的能賺到錢!
上世紀九十年代時,李重慶還只有十幾歲,一次機緣巧合,他遇到了一位到義烏考察的姚姓臺灣商人。
這個臺灣商人是做玩具設計的,因為工作需要,他一年中有很多時間是游走在臺灣之外,比如說,廣州要開廣交會了,他背個相機進去拍照找設計靈感。
姚先生到義烏后,很快被義烏活躍的商業元素所吸引,用他的話說:“義烏天天都開廣交會。”
當時的中國,廣交會是中國面向世界展示自己的經濟成就的為數不多的幾個窗口之一,也是全中國經濟的風向標。廣州、深圳臨近香港,也借鑒了香港辦世界性展會的模式,這兩個地方的展會經濟在全國也是最發達的。
和廣深正在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相比,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義烏在基建上還十分落后,整個義烏當時還沒有一個象樣的國際商貿城。
但是同樣不可否認的是,義烏人是全中國最有做生意頭腦的。而且更重要的是,義烏當地云集了一大批工廠和手工作坊,你隨便說出一個點子,這些工廠都可以將這個點子通過作品高度還原出來。
于是,姚先生就選了一批義烏出產的有特點的商品送到廣交會上展覽,有了訂單后,再把訂單交給義烏工廠來做,就這樣,姚先生的生意慢慢做大了。
因為李重慶對義烏的當地市場比較熟悉,姚先生每次到義烏時,就會把李重慶帶在一起,兩人一起去看商品,了解流行的趨勢。
后來,姚先生把組貨、發貨之類的事交給李重慶去辦,就這樣干了一段時間,姚先生干脆在義烏成立了自己的貿易公司,李重慶順理成章地成為公司的骨干。
從逃出義烏到回到義烏
夜路走多了知道怎么走,跟著姚先生混了這么久,聰明的李重慶也摸清了這里面的門門道道。
比如說,幾乎是出于作為設計師的本能,姚先生對市場的反應非常敏銳,他總是能在正確的時間將自己選好的商品投放到正確的市場并且成為熱銷產品。比如說, 2000 年澳大利亞奧運會期間,姚先生生產的彩帶、呼啦圈、滑板車等,都成為當時市場緊俏的商品。
李重慶還發現,雖然賣的是不值錢的小商品,但是這家公司的利潤不是一般的高。比如說,一個在義烏成本僅幾塊錢的保濕杯,出口到日本后,貼上日文說明書,市場價就達到幾百塊,很多中國人到日本旅游,又打破了頭將這些成本幾塊錢的東西當成日本產品高價買回來。
到后來,姚先生的公司越做越大,在全球開出了 70 多家分公司。
2003 年,李重慶辭職了,他決定自己出來好好干一票。
但是,做生意這事,別人看起來好像不費什么勁,一旦自己去做了,才發現完全不是那回事。
為了做生意,他向親戚朋友借了 60 多萬做生意。
60 萬在 2003 年是什么概念? 2003 年,在家里每個角落都能看到不遠處大梅沙海景的萬科東海岸開盤價為 6600 元/平,不夸張的說,那時的 60 萬可以在深圳任何一個地方賣一套 100 平的房子,還是全額付款!
但是,因為經營不善,這 60 多萬最后還是被李重慶交了學費。
生意失敗后,為了躲避債務,他只好跑到杭州。
初到杭州時,他曾經落魄到晚上只能睡大街的地步。
為了養活自己,他先后在別人的餐館里做過廚師,在水果店里賣過水果,自己還賣了一輛三輪車,有時間就進一些蔬菜水果賣。
后來,他騎著自行車挨家挨戶地送了很長時間的水,就是杭州很多家庭都用的農夫山泉。
有了送水的工作經歷后,他把那些年打工的錢慢慢積攢在一起,自己開了一個水站,每天沒日沒夜的工作,經濟狀況這才慢慢的好起來。
但是他覺得,自己的根始終是在義烏,那些年在杭州,他一直做著從哪里跌到,就從哪里爬起來的準備。所以,那時賺了 1000 塊,自己只留 100 塊,剩下 900 塊錢用于還債。
債務還得差不多后,他再次回到了義烏。
這次回來之后,他發現,做生意的商業邏輯又發生了改變:以淘寶為首的電商平臺正在帶動新一輪的線上創業浪潮。
李重慶一下子看到了商機:他此前在義烏有多年的玩具批發經驗,和包括廣東澄海在內的一些玩具廠一直保持著不錯的關系,這樣,他就可以直接從工廠拿貨給淘寶店家,從中賺取差價。
在從工廠拿貨給淘寶大買家的同時,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他發現小商品背后的驚人利潤。
隱藏在小商品背后的驚人利潤
有一次,他在韓國的一個品牌店的柜臺上看到一個設計精巧的指甲刀——這個指甲刀直接打動他的還不是設計師的天才,而是它的成本很低。
憑著這些年多年混跡玩具市場的經驗,他當時就意識到,這只指甲刀的成本不會超過 7 毛,但是柜臺上的標價卻達到 40 多元,這中間的活動空間太大了。
從韓國回來后,他很快聯系自己認識的指甲刀零件商,從他們那里拿貨,然后租下一個十幾平米的農民房,自己買了一個注塑機,一口氣做了幾萬只新型指甲刀。
后來,他背著樣品直接找到淘寶上的一家五金冠店鋪,“我說先送你兩三箱,你去上架,好賣了給錢,不好賣就當是送你了?!?/p>
果然,因為設計新穎,價格低廉,指甲刀在這家淘寶店上架后很快就賣瘋了,其他商家聽說后,也紛紛過來找他要貨。
李重慶后來說,“那一年差不多就賣了四五百萬個,熱度一直保持了三四年,小賺了幾百萬?!?/strong>
而在隨后別人都跟風過來做新型指甲刀時,李重慶卻調整方向,做起了開箱器。
這個開箱器的成本只有一分錢,賣價只有兩毛錢,類似于我們買三只松鼠時品牌方附贈的開殼器之類的,對用戶而言,有了這個附贈產品和沒有這個附贈產品,服務體驗完全不一樣。
結果,他設計的這款申請了專利的開箱器又一次火了,“一輛面包車拉出去一車開箱器,你就可以換一輛比亞迪回來,就是四五萬,多暴利啊?!?/strong>
誰能想得到,一個成本才一分的開箱器,工廠一年可以做一個億?
這些年,李重慶推出的一些小商品的價格都不高,成本 3 毛錢,賣出 9 毛錢的指甲刀、成本才 1 分錢,賣到 2 毛錢的開箱器——但是都無一例外的獲得了成功。
事實上,在義烏,類似這種批發價只有幾毛錢,老板卻年賺千萬的案例比比皆是,原因也很簡單:中國有全世界最龐大的人口基數,有最多元的用戶需求,任何一個最細分的品類,最微小的個體,都能產生極大的價值。所以,只要將產品和服務做極致,小商品也能做出大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