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3月1日,首屆文創校友沙龍暨中國傳媒大學校友創業聯合會籌備會在首創·中傳傳媒產業創新中心舉行。該活動由創業校友代表自發組織,在首創•中傳傳媒產業創新中心共商校友聯合會籌備事宜,并針對校友創業幫扶、創業校友交流、孵化服務平臺運行機制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交流。一場將要“驚艷”傳媒圈的“創業聯合風”啟動,傳媒創新創業升級在即。
創業校友齊聚一堂,圈層力量帶動文化傳媒產業的創新發展
當下,中國傳媒行業在形態、模式、呈現方式等方面表現的愈加豐富,諸如“影游互動”、“游娛聯動”等跨界整合層出不窮,這離不開“互聯網+”的影響和眾多傳媒人的創新迭代。
在本次文創校友沙龍現場,曾執導電視劇《暗香》《青盲》《扶搖》、電影《何以笙簫默》的楊文軍導演,《戰狼2》《繡春刀》《血戰鋼鋸嶺》投資人、北京啟泰遠洋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楊碩,沉浸式體驗戲劇創意實踐提出者、 “游娛聯動”“觸電+” 首倡者、北京萬娛引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CEO周簫、北京手工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趙徑文等校友的到來讓現場的交流碰撞高潮不斷。
席間,楊文軍校友講到,從事行業的20余年中,無論是早期的《老馬家的幸福往事》《離婚律師》,還是近期的《扶搖》《鶴唳華亭》,都是對傳媒市場的創新嘗試。“這是一個挺難實現的夢想,但人總是奔著這個目標去的”。而作為沉浸式體驗戲劇創意實踐提出者、首倡“游娛聯動”“觸電+”的萬娛引力CEO周簫校友說道,娛樂歷史發展的一百年中,正是因為經歷了包括電影、喜劇的變革,到游戲、線下的各種變化,我們敢于將電影、游戲、戲劇這些原本并不搭邊的元素融合成一個新的產品,讓用戶能夠真正地在線下體驗,給用戶更強的互動性與沉浸感,包括青年深度體驗拓展的大空間。
正是校友們利用自己的資源與互聯網的機遇,傳媒行業得以在各個領域中深耕與突破,致使中國傳媒行業不斷創新更迭。
生存與發展,首創•中傳與傳媒創新創業人一起站到了“風口上”
眾所周知,傳媒產業的核心是內容,而內容的核心是創意,原創的優質內容資源以及精良的技術賦能將會是未來市場競爭的一大焦點。而傳媒產業的創業大環境也是眾多傳媒人關注的另一焦點。在今天,遇到資源、資金、專業等方面限制的新興媒體已是不易,傳統媒體同樣困難重重,創新更加艱難。在傳媒格局不斷迭代、傳播形態不斷遷徙流變的當下,更需要有一個平臺渠道可以整合各方資源整合,給與共享和支持。
本次沙龍活動,以傳媒企業面臨亟待解決的問題為研究對象,貫通創新創業的任督二脈,通過傳媒領域人才的商業碰撞,形成聚合力,帶來更多的跨界融合、資源互通的創新點,從而推動整個行業向專業化、規模化、創新化發展。
搭建人才平臺可以實現企業對接高校人才實習實踐資源,并為企業提供傳媒實戰人才資源庫;產業圈層對接由傳媒圈、校友圈、行業圈、多層圈聯合構成;創投金融資本可以提供首創系金融服務,聯合優質投融資專業機構給予支持,助力企業跨越成長;技術創新對接由校企共同開展技術委托、研發與咨詢,搭建技術交流轉化平臺;知識平臺由高校資源全情注入,搭建知識共享平臺。而本次由校友創業者聯袂籌備打造的中國傳媒大學校友創業聯合會將成為中傳文化產業創新創業的人才沃土和創意聚寶盆。
首創•中傳傳媒產業創新中心以本次中國傳媒大學校友創業聯合會籌備為起點,深度協同推進校友圈層的影響力,匯聚眾多傳媒行業人才以及中國傳媒大學校友在此進行思想上的碰撞,讓這些優秀的企業家校友展現出強有效的凝聚力,將資源進行打通,將視野進行融合。本次活動不僅為中國傳媒大學搭建產學研轉化和校友創業交流提供平臺,更是成為一個窺探中國未來商業的新窗口。在聚集眾多校友的態勢下,圈層力量將不斷凸顯,從人才交流升級到創新創業,創業校友幫助校友創業,實現合作共贏。
中國傳媒大學國內交流與合作處副處長兼校友工作辦公室副主任徐紅梅強調,為校友會的組織做真正的事情,把校友帶動起來,是學校的期望,也是校友工作辦公室的成立的初衷。學校有強烈的愿望和校友聯系、給校友聯系。在中國傳媒大學校友創業聯合會的籌備與成立過程中,校友工作辦公室也將不遺余力得為大家提供支持與服務。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書記、文化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卜希霆補充道,傳媒大學周邊已經成為一片文創的熱土,很多校友在此拓展事業,還有很多的園區希望傳媒大學的在校生、校友可以進駐創業,這樣的有力環境,正可謂“天時地利人和”,中傳校友創業聯合會應該抓住這樣的有利時機盡快籌建,為創業校友提供更好的創業服務。
首創•中傳傳媒產業創新中心執行總經理魏樂在現場提到,文化本身是一種能力,要加到各個行業,尤其要和科技相結合。所以,更多科技和文化的融合新業態是服務平臺關注的領域。對于符合定位的項目,如智能媒體、傳媒大數據、短視頻、新興影視內容等傳媒新技術、新內容、新模式,首創•中傳傳媒產業創新中心將提供融資對接服務、人才服務、產業鏈服務以及專業化空間服務,對創業項目進行全方位支撐。
楊文軍校友也表示,希望通過本次建立“校友圈”的機會,可以與自己的師弟師妹進行深入合作,塑造屬于“中傳文創圈”的影視文化。電影《戰狼2》《繡春刀》《血戰鋼鋸嶺》投資方、北京啟泰遠洋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楊碩認為,母校牽頭做這樣的資源整合將為校友創業提供有力支撐,可以聯動內容、營銷、影視及各個垂直細分領域的優秀校友,實現資源和業務的有效置換。
政府支持、行業需要,首創•中傳要打造出產學研的多維轉化基地
正處于上升中的傳媒行業也需要科技、文化、創意、消費等跨界創新。現如今,產學研合作已經不是一個新概念,作為推進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的有效途徑,它在誕生之初就天然地將政府、企業和高校及科研院所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研發創新已經在現代社會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成為國際綜合國力競爭和一個民族繁榮興旺的重要因素,而高等院校既是創新人才的集聚地,也是創新成果的策源地。以硅谷為例,硅谷的大學當中創業氛圍濃厚,在孵化器、創投、高校科技園的共同催化下,形成了創業的網絡效應,不僅為硅谷提供了創業者,甚至提供了創業團隊。這些沉浸在硅谷創業氛圍當中的學生和畢業生,在進行學習和研究的過程中,常常思考的是這個技術如何實現,這個技術有什么樣的商業價值,能否用來創業,而大學孵化器和科技園的各種各樣的創業講座、論壇和活動恰好可以用來指導年輕人學習和投身創業。同時,硅谷的企業也為員工學習進修提供了各種各樣的資助,產學研之間的邊界越來越模糊。
目前,圍繞中國傳媒大學周邊也已經形成了以文化傳媒為主導的文創產業集群,其中大部分公司都有校友的身影。硅谷產學研的實踐成功為傳媒高校開展更高層次的產學研互動提供了借鑒,搭載校友創業聯盟的傳媒產業創新服務平臺將為“傳媒硅谷”的打造提供重要的推動力量。
據悉,首創·中傳傳媒產業創新中心前身為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孵化器,作為北京市級眾創空間,曾為許多優秀文創企業提供專業性孵化服務,比如今年“人工智能+視頻”領域炙手可熱的獨角獸企業影譜科技就是成長于此。
目前,首創•中傳傳媒產業創新中心將創業支持落向實處,依托平臺和傳媒高等學府的資源優勢,平臺與中國傳媒大學科學研究處及多個院系共建研究成果轉化基地和創新實踐基地,包括“中國傳媒大學科研成果轉化基地”、“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數字創意產業研發中心”、“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創新實踐基地”、“中國傳媒大學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創新實踐基地”、“中國傳媒大學計算機與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創新實踐基地”、“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創業營”、“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非遺傳播研究實踐基地”與“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電競人才實訓基地”。
不過,中國傳媒大學校友創業聯合會的啟動對于首創•中傳傳媒產業創新中心來說只是第一步。作為定位于“校企聯合助推傳媒領域產學研轉化、打造傳媒產業創新服務高地”的首創•中傳傳媒產業創新中心將為入駐企業提供孵化器的物業地產模式外,還將提供傳媒人才對接、產業圈層資源對接、創投金融資本對接、技術創新對接、知識平臺等服務。通過層層服務,助力企業快速發展,進而實現傳媒產業集群效應。
未來,首創·中傳傳媒產業創新中心還將持續加大對優質內容的投入,產學園各方資源整合,進而為傳媒產業的創新創業提供持續性、全面性的產學研資源,推助整個文化產業的跨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