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建言二十大。百年紅智庫立足兩個大局、把握兩大循環,堅持兩個統籌,心懷國之大者,以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總結歸納新時代新經濟模式,并積極向國家領袖建言獻策。
其建議核心為,改開前幾十年解決先富,是以產城融合發展的“深圳模式”為代表。進入新時代,解決共富,亟需打造一個西部和鄉村振興的示范樣板,為國家整體發展補齊短板,以形成雙循環的良好格局。在西部各省中,通過看全貌、看本質、看趨勢,基于貴州的現狀和具有代表性,特別是“大生態、大健康、大數據、大金融”的四大比對優勢,建議打造樹立以共同富裕為目標、以城鄉互哺為內容的“貴州模式”,落地供給改革,踐行鄉村振興戰略,為中國經濟下一個百年發展筑基和示范。
眾所周知,“深圳模式”是以創新驅動為目標,以產城融合為內容,服務于外循環一帶一路國家戰略。而建議打造樹立“貴州模式”,則是圍繞內循環如何破題、誰來示范帶動,同時聚焦貴州省可開發的“萬億級”國家中心城市消費升級市場拉動、“千億級”鄉村振興企業總部集聚和“百萬級”城鄉雙向互哺的人員創業就業而提出的。
“貴州模式”的核心是打造四大產業平臺:一是打造國家級百年黨史與紅色文化教育中心;二是打造國家級宅基地復墾券與地票交易中心;三是打造國家級預制菜企業總部發展中心;四是打造國家級治未病康養中心。
“貴州模式”是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的有機結合,是國家中心城市與廣大農村“消費拉動、供需對接、價值再造、城鄉互哺、共同富裕”的有效融合,是實現從脫貧攻堅向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有力抓手,與“深圳模式”如鳥之雙翼,互為依托,不僅互促互哺、供需融合,共同催增國內大循環的強大內生動力,且可形成可融合、可管理、可復制、可輸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模式、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該建議所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覆蓋面廣,因而需要總書記給予高度重視、調研指導和政策配套,并采取措施推進落地。可以預見,打造樹立“貴州模式”與“深圳模式”雙輪驅動,打通任督二脈,涅槃出強大的內生動力,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必將為中國經濟下一個百年發展筑基和示范,也必將會大大促進中華復興的偉大歷史進程。
“百年紅智庫”依托200余位老將軍、老部長和院士、專家、部分央企、行業大伽,聯合中科院、工程院、北京高校和50余家商協會,關注國內外局勢,研究國家戰略和宏觀經濟,努力踐行習近平經濟思想,根據國家規劃協助地方政府引資引智引技,探索新時代新的經濟發展模式。智庫策劃舉辦過多屆中國經濟安全論壇、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講壇、百名將軍、百名部長公益座談會等品牌活動。
智庫由百年紅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承辦,智庫秘書長劉昊曾任工信部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副會長,現任教育部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普法教育委員會顧問、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紅旗書畫院秘書長、商丘市紅色文化研究會總顧問等,2011年出版《巴菲特為什么住在小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