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上午,由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以下簡稱中國醫促會)主辦的“2020年度華夏院士論壇”在青島隆重召開,京東健康為本次論壇支持單位。論壇以“健康醫學新時代”為主題,聚焦醫療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的能力、醫療救治健康保障的綜合水平、智慧醫療和互聯網醫療建設、大眾醫療健康醫學人工智能管理服務模式。
作為醫學界以傳播前瞻思想,開拓發展視野為宗旨的學術品牌,“2020年度華夏院士論壇”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韓德民院士、謝立信院士、付小兵院士、于金明院士、顧曉松院士、董家鴻院士、王軍志院士7位院士分別對角膜盲防治、精準腫瘤學實踐、智慧醫療、智能醫學、新冠疫苗研究、創面修復等醫學主題進行報告。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促會會長韓德民致辭
我國人口基數巨大,健康服務的負荷沉重,衛生事業發展不平衡、發展方式亟待轉型升級。在當下尤其是疫情進入防控新發展階段,醫療供需矛盾更加突出,智慧醫療是解決我們國家醫療供需矛盾,提高成本效益的必由之路。對此,韓德民表示:“由于信息不對稱,加上對疾病的恐慌,公眾選擇大三甲醫院的主要訴求實際上是普通的醫療咨詢,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需要在大醫院看病,也不是所有患者都需要在實體醫院看病。互聯網創新醫療健康服務模式要做的是探討如何將新的手段和方法運用在大眾健康的領域之中。”在談及互聯網創新醫療健康服務模式中發揮的作用時,韓德民院士表示:通過互聯網醫療這種新技術手段為醫療服務保駕護航,能夠為醫學實現牢固的技術基礎和標準化的醫療培訓,從而實現醫療健康服務的“均質化”發展,從而改善中國的醫療健康服務。
互聯網醫療發展到今天,大部分的醫療咨詢和常見病治療需要已經完全可以通過線上問診得以解決。今年的疫情也激活了中國醫療健康服務的模式創新。不僅醫療新科技涌現,幫助前線抗擊疫情,社會各界尤其是醫生和患者端也都對互聯網醫療有了全新認識。作為支持大力發展互聯網醫療的“行動派”,今年6月,京東健康宣布與中國醫促會達成戰略合作,韓德民院士獲聘“京東健康首席顧問”,同時,“京東健康耳鼻咽喉智能醫療健康服務中心”正式成立。該中心充分發揮互聯網醫療優勢,拓展醫學人工智能應用場景,連接線下醫療機構,為廣大民眾提供全新的線上線下一體化醫療健康閉環服務。
韓德民院士指出,要實現醫療資源的均質性和公平性,是一個很遠大的醫療目標。要實現這個目標,不僅要靠醫療衛生部門開出的“小處方”,更要靠社會整體聯動的“大處方”,以決戰新冠病毒防控為契機,推進國家健康醫學事業的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