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是中華民族勤勞智慧的結晶,從結繩記事到文字的產生,從《說文解字》到《六書》的形成,無不飽合著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是人類走向文明的重要標志。
李利,男,1958年生,河南沈丘縣人,大學本科,河南省書法家,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全國書法教育名師,國家一級書法師,《羲之報》簽約藝術家。
自幼熱愛書法,大學學習期間,利用課余時間攻讀書法理論,研習書法技能。參加工作后,曾任縣政府辦公室秘書、副主任等職務,長期從事文字工作。退職后靜心攻讀孫過庭的《書譜》、王羲之的《筆勢論》、衛夫人的《筆陣圖》及趙孟頫《楷書間架九十二法》。主攻行楷及榜書,凌摩鋒宵,筆耕不輟,撰寫并發表有《楷書結字歌》、《楷書的學習》、《書法中的哲學運用》、《書法360》、《行書要訣》等理論文章,2020年被中國書協編入1949-2020《名家檔案》——走向國際的華人藝術家,作品收錄《世界美術家大辭典》和《典范中國》——影響中國藝壇名家名作。第三屆全國“百花園”少兒書畫大賽中榮獲優秀輔導老師。《書法360》理論文章被中國文字博物館收藏;作品被中國郵政總局作為郵票圖案在全國流通發行。
一、文字的起源
相傳上古時期,沒有文字記事,人們生活非常不便。倉頡常常用結繩的方法記錄每天的工作。后來,他苦思冥想觀察物象進行造字。倉頡成為造字的創始人,對整理歸納漢字起到了關鍵作用。所以,后來人們稱之為“造字圣人”文字的產生是廣大人民群眾智慧的結晶。
造字的方法后人歸納了六種。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住、假借。象形是用文字的線條或筆畫,把表達物體的外形、特征具體勾畫出來。
指事就是用象征性的符號或在圖形上加上指示性符號來表示意義的造字法。這種造字法大體上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單純性的符號,即不成圖形的符號。另一類是附合在圖形上的符號。
會意就是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按意義合起來表示一個新的意義的造字法。
形聲就是由形旁和聲旁拼合而成的造字法。因為形聲字是在象形、指事、會意的基礎上產生的。盡管他還屬于表意性質的文字,但已突破了漢字形體的束縛,溝通了方塊漢字與語音的聯系,這是漢字從表意邁向表音的一個重大發展,成了漢字發展的主流。
轉注就是為了適應方音分歧和語音的發展而采取的一種造字法。
假借就是借用同音字表示新義的一種方法(“假”也是借的意思)。例如“然”,本是燒的意思,底下四點已經是火了,可是被“然后”借用后,只好自己在旁邊再加一把火,變成“燃”字(形成)。
二、書體的變革
篆書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當時生產力落后,沒有書寫工具和紙張,人們用利器把文刻在龜甲獸骨上,這種文字叫甲骨文。主要是用來占卜祭祀用的。
后來青銅器的出現,人們把字刻制在青銅器上,這種文字叫銅器銘文,或叫金文。刻在石鼓上的文字叫石鼓文,這些都屬于大篆書體。
秦滅六國后,秦命丞相李斯,進行文字變革,統一六國文字。在大篆的基礎上創立了小篆。作為全國通用文字,文字的統一對社會發展和進步,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隸書行成于戰國晚期,通行于兩漢。隸書也叫“隸字”、“古書”。是在篆書基礎上,為適應書寫便捷的需要產生的字體。就小篆加以簡化,又把小篆勻圓的線條變成平直方正的筆畫,便于書寫。
隸書的出現是中國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使中國的書法藝術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是漢字演變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奠定了楷書的基礎。隸書結體扁平、工整、精巧。到東漢時,撇、捺、點等畫美化為向上挑起,輕重頓挫富有變化,具有書法藝術美。風格也趨多樣化,極具藝術欣賞的價值。隸書成為古今文字的分水嶺。隸變對書體的產生影響甚遠。在此基礎上產生了楷書、草書等書體(漢簡屬章草的一種)。
楷書形成于漢末、魏晉,全盛于隋唐,楷書也稱“真書”、“正書”,它吸收隸書結構勻稱、明晰的優點,把隸書筆畫的“波折”改為平直,把隸書形體的扁平改為方正,書寫時比隸書更方便,一直沿用至今。
唐代的楷書,是楷書發展的鼎盛時期,書體成熟,書家輩出,在楷書方面,唐初的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中唐的顏真卿、晚唐的柳公權,其楷書作品均為后世所重,人稱“工楷”,法度嚴謹,被奉為習字的模范。
行書,相傳是后漢時期,劉德昇所創。但他的書體并未見流傳。唐張懷瑾《書斷》上說:行書即正書(楷書)之小偽,務從簡易,相間流行,故謂之行書。這里說的行書在楷書之后。但也有人認為行書是由隸書演變來的,在楷書之前。
行書有行楷和行草兩種。行草是行楷帶草書合成。行楷近于楷書,行草則近于草書。行書沒有一定的規則。寫的工整一點就近于楷書,即行楷。寫的放縱一些就接近草書,即稱為行草。它介于楷、草之間,極為實用,因它較楷書簡便,又不像草書那樣難認,容易通行。善于書法的人沒有不工行書的,以王羲之、鐘繇、王獻之、張芝最為出名。王羲之的“蘭亭序”為天下第一行書。
草書是漢字的一種字體,有廣狹二義。廣義的草書,不論年代,凡寫的潦草的字都算作為草書。狹義的草書,即作為一種特定的字體,(形成于漢代),是為了書寫簡便在隸
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大約從東晉時代開始,為了跟當時的新體草書相區別。把漢代的草書稱作章草。新體草書相對而言稱作今草,分為大草(也稱狂草)和小草,在狂亂中覺得優美。正如李志敏所說:“臨于池,酌于理,師于物,得于心,悟于象,然后始入草書妙境”。草書有放有收,大開大合,有利于表達書者的情感。相對行、楷書體而言,更趨向于藝術的展現,而實用性相對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