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書畫創作簡歷
姓名:劉年勝
性別:男
籍貫:河南省信陽市潢川縣
愛好:書畫
劉年勝來自河南省鄭州市,1966年8月6日生于河南省信陽市潢川縣,是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2018年12月12日在中國人民畫院河南分院任院士一職,又于2020年8月1日在東方之子國際書畫院任理事。
劉老師熱衷于書法,雕刻,編織,畫畫,對書法藝術酷愛。曾經我被那些靈動的線條所吸引,對筆走龍蛇書法大師更是景仰不已,暗自下決心要寫一手漂亮的書法,幾十年來一直把書法藝術作為精神生活中的一大樂趣和愛好,臨池不黜。多年來堅持不懈的臨寫王羲之,孫過庭,懷素等歷代大家名貼。在處處吸收古代大師營養的同時,經常參觀和參加書法大展賽,并從中取其精華,書風日漸純正樸拙,放縱于自然而然之妙處,規規矩矩寫字,本本份份做人。
劉老師對書法篆刻均有愛好,書法以正楷,小楷臨寫,行草,隸書為擅長,全羊毫長峰用筆,字體突出了繼承和創新、柔中有剛、變化多姿、形態顯神。楷書多取法顏真卿書圣,傳統功力渾厚,結體端莊完美師古與創新、柔中有剛、變化多姿、形態顯神,以變求神的個性。楷書多取法顏真卿書圣,傳統功力渾厚,結體端莊完美,師古而不泥;行草以孫過庭等歷代大師為范,行草結合,剛柔兼容,飄逸清秀,氣韻貫通,筆墨酣暢,自成風貌;隸書在研習漢隸的基礎上,獨創線條“飛白”筆墨,蒼勁古拙,典雅醇厚,自成一家,可謂一絕,耐人尋味。
書法是一種有思想表達和精神內涵的藝術。我景仰書法家王羲之,他最為著名的故事是:“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墨池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說的是王羲之年少的時候字其實寫得也不好,后來他臨摹當代一位大書法家,每天練習后在一池子洗筆,居然把池水染成了墨色,這總持之以恒的精神讓我輩敬仰。我平時用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對王羲之的《蘭亭序》進行學習臨寫,通過對《蘭亭序》全方位、多角度、深入化的研究和臨習,使我一步一步加深了對《蘭亭序》的理解,初步體味到了個中的種種精妙,逐步掌握了通臨《蘭亭序》的一些技巧。《蘭亭序》所記述的內容可分三個層次,每一層次的內容不同,所反映的情緒也不同,書寫的效果自然也會流露出不同的風格差異。第一層次的內容,是描寫蘭亭聚會的時間、地點和環境,此時作者的心境顯然比較平和,因此字體也比較工整、端莊、典雅,行間距也相對較寬,傳達給作者的是一種疏朗明媚的心境;第二層次開始感嘆生死之無奈,作者的心理活動顯然發生了一些質變,因此從字體上和章法上也有了些微的變化,字體從一開始的偏楷,逐漸向行楷遞進,應該是作者情緒波動的情不自禁的流露,行間距也逐漸變得緊密起來,字體或大或小、或粗或細,字距或密或疏、或收或放,均傳達給觀者一種跌宕起伏、慨然長嘆的心境;到了第三層次,表面似乎情緒有所平復,表現在字體大小又漸趨一致,但事實上作者的心情已經達到了一種悲愴的頂峰,主要表現在行間距已完全錯綜交疊在一起,而且涂文改字的情況也多次發生。經過這番細心的體會,我的眼前仿佛浮現出了王羲之執筆狂書的整個過程,然后自己再下筆臨摹,也禁不住帶上了這樣一種跌宕起伏的心情,感覺筆端流暢出來的,已不僅僅是一種線條藝術,而是一種思想與情緒的傳達。王羲之堅持不懈 ,持之以恒的精神,需要學習和傳承,更應該傳承和景仰要的是他的胸懷,只有有大胸懷的藝術家才會有大氣藝術造詣。
近期,劉老師一直在練習隸書,隸書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體,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講究“蠶頭燕尾”、“一波三折”。它起源于秦朝,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隸書是相對于篆書而言的,隸書之名源于東漢。隸書的出現是中國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使中國的書法藝術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是漢字演變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奠定了楷書的基礎。隸書結體扁平、工整、精巧。到東漢時,撇、捺、點等畫美化為向上挑起,輕重頓挫富有變化,具有書法藝術美。風格也趨多樣化,極具藝術欣賞的價值。我近期看了很多碑帖,《乙瑛碑》、《曹全碑》、《張遷碑》等等一一看過,研究它們形態。主要練習的是《曹全碑》,因常年潛心于中國書法藝術的研究與創作,筆耕不輟,碩果頻出,作品經常被眾人收藏,部分作品收藏于中國人民畫院河南分院,東方之子國際書畫院,還影響了身邊人對書法藝術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