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就華夏一竿竹
——走進吳來露的竹畫苑地
·甘一鳴·
四十年辛勤耕耘,
四十年風霜雨雪。
四十年殫精竭慮,
四十年春華秋實。
生于古徽州歙縣的花鳥畫家吳來露嗜竹如命,幾乎所有的繪畫作品都是竹,他的《竹》畫刊載于《人民日報》、《人民網》、《美術報》、《中國書畫報》等媒體上,《竹報平安》、《疾風勁節》分別被北京奧運會和上海世博會收藏,國內一些如郭因、汪觀清、章飆、張仲平、黃澍著名畫家、評論家和學者對吳來露的竹畫盛贊有加,不一而足。
也難怪具有“大好河山”之譽的古徽州人杰地靈,走出了一代又一代著名畫家,如漸江、黃賓虹、汪采白等,新安畫派應運而生純屬天然,接續這些名垂畫史的畫家傳承,走出一批又一批新杰畫家,被譽為“新安一枝竹”的吳來露先生便是其中之一的佼佼者。
吳來露出生于古徽州歙縣一個翠竹環繞的小山村,從小他就呼吸著竹林新鮮空氣,在竹林中嬉鬧,拔竹筍、撿竹衣、在竹林中長大,對新篁老竹一往深情。心里想著竹的風姿,眼里看著竹的搖曳,風竹、晴竹、雨竹、雪竹,新篁勁竹一一都刻印在來露心中,眼前一閉,便是千姿百態的翠竹影像。
來露學畫和他人不同,多看別人的竹畫,拜眾師為師,從中領悟,以能者為師,從中感悟。他畫了數以千計的竹畫,又否定數以千計的竹畫。幾十年吞吐咀嚼,幾十年推敲磨礪,終于形成自己獨特畫竹風格。來露的《竹》畫用筆精到,構圖清雅,墨色俱佳,畫風老辣,氣韻生動,清新俊逸,頗有詩意。或中堂,或小品,幅幅風韻瀟疏,逼近板橋,疏宕有奇氣,令觀者滿目生輝。在吳來露的一系列《竹》畫面前,讓你頓感滿目瀟然,萬竿煙云。可稱謂為新時代新安畫派逸品。
吳來露畫竹重寫生,勤觀察,主張畫竹必先“胸有成竹”。他的畫竹,承接了宋文與可的畫竹理論“墨深為面淡為葉”的傳統畫法,他的《一枝一葉總是情》,密葉叢生,用筆撇寫竹葉,以墨韻表現出翠竹的形影風姿和郁郁生機,寄托了竹的勁節高雅,傲霜凌寒的性情。并用流利的行書書寫出鄭板橋的“衙齋臥聽蕭蕭竹”一詩,寄寓畫家對民生疾苦的關懷和牽掛之情。《百年恰是風華正茂》畫法蒼勁簡率、墨色變化豐富,書法圓勁與畫作簡率,可謂相得益彰。這應得益于他長年以生活為師,以自然為師,以竹為師。從“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中可探尋出他的筆墨技巧主要取法石濤,同時汲取鄭思肖、徐渭、高其佩筆意。他常以行草書中豎長撇法運筆,并引用黃庭堅行書開張的筆入畫,因而能多而不亂,少而不疏,體貌疏朗,筆力勁峭。這在他的另一幅竹畫《君子之風》中可窺見,竹葉如長槍大戟,疏密穿插有序,凸顯出竹的超群拔俗,堅韌倔強的品性,巨幅《堅貞不屈》氣勢凜然,氣韻生動。翠竹在風中搖曳,枝葉在風中舞動,片片枝葉都有自己的位置和處世的角度,其空曠,大開合式的布局,反映出畫家對竹的秉性的吃透,對筆墨技巧的諳熟,從而構成畫家心中的竹的靈奇和神韻。
中國傳統繪畫中的“逸筆草草”,是一個“看似尋常卻崎嶇”的“漫不經心”之舉,要求畫家有著全面的修養。在我看來,“逸”離不開松開和灑脫的心境,而松快則是在運筆時要“順氣”、“順勢”,惟有這樣,才能做到松而不散,氣韻流暢。巨幅《風清氣正報平安》氣勢非凡,風韻超群,可稱為是畫家的力作之一,透過畫面,可看見畫家用扛鼎之力,擠出筆端之水墨,使畫靈創涌動,韻味無窮,沖擊力更大。其筆痕墨量,似永遠不干涌紙上者,其確非常人所能望其項背,其高超的境界令徽州畫壇內名家贊嘆不巳,國內一些名家稱來露的《竹》為“新安一枝竹”,實至名歸,也算是一種真誠的砥礪吧。
縱攬來露的竹畫,令人振奮,沁人心脾。《雪夜清風見精神》構圖飽滿,氣象博大,動感極強,雄渾勁健,是畫家在畫竹方面的一個大膽地突破。讓人感受到竹堅貞不屈的品格,傲雪凌霜的品質。《貞姿不受雪霜侵》謹嚴矩度,直追宋元,蒼潤變化,天真淡雅,畫面靜穆,文人氣息濃重。《疾風勁節》以書入畫,竹竿以勁挺之筆出之,枯濕濃淡,陰陽向背,粗細長短,疏密交叉,相應變化,竹葉多處卻不顯亂,竹葉少處也不現疏,脫盡時習,秀勁絕倫。來露的竹畫,正如板橋自題《墨竹圖》:“……凡余作畫,無所師承,多得于紙窗、粉壁、月光。月影中耳。”一句話,吳來露的畫竹,來自生活,在他的《竹》面前,你能聽到竹葉的沙沙聲,能聞到竹枝的清潤味,甚至情不自禁地上去搖動幾竿,可見竹葉紛紛落下,其神合處,則臻勝景,遒勁中見媚姿,其蕭散自在。
在幾十年的藝術創作中,吳來露深得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創作原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來露創作竹畫的原則。吳來露在畫竹中不斷升華自己的人格。而在崇高思想境界中畫竹時,筆下風竹、晴竹、雨竹、雪中之竹、新篁、殘竹,皆有其氣韻,有其靈魂,有其品格,可以看出,在創作中他利用疏密、聚散、濃淡等因素進行筆墨的整體設計,使畫面開朗明快,節奏感強,加強了形式感。并長于運用線條組成不同的情感節奏和韻律,充分發揮線條的情感效能。
站在吳來露的《竹》篇前,塵世間的煩惱會拋到九霄云外去了,一切是那么灑脫,那么悠然自得。也正是這種激情與真誠相溶,恣意和熱愛相擁,來露作畫才能揮筆無忌,隨心所欲,用情與愛去描繪竹的一枝一葉,將自己的追求和創作的靈感融為一體,所以能畫竹清新可觸,帶著山野之風的新篁翠筠鄉情,鄉愁全部飄散在其中,“新安一枝竹”的美譽之冠放在吳來露身上,情在理中。
剛逾知天命之年的來露正處創作的黃金階段,創作之情豪情萬丈,他是一個無師自通,拜生活為師,拜眾師為師勤勉自律的出色的畫家。我始終認為,所謂的國家級省級專業頭銜對他來說已無所其謂,雖然他在《人民日報》人民網等國家級主流媒體和《中國書畫報》、《美術報》等專業媒體發表作品近300篇次,奧運典藏、世博典藏都收藏了他的作品,那只是對他不斷創作不斷創新的一種鞭策和鼓勵。
“藝術之路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是吳來露時刻銘刻在心的創作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