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藩
碧玉歷代人口遷徙頻繁,姓氏大都失考。出自漢天水的姓氏,主要有李、趙、柴、姚、行、伏、茍等姓。明、清以后,居民穩定,主要姓氏有郭、陳、張、楊、王、姜、周、田、邵、辛、馮、康等十數姓,而以郭、陳最繁。由于行氏出漢平襄,故作特別介紹。現將主要姓氏源流考證如下。
一、行氏
行(hàng),初為復姓,以官為氏,稱行人,后取“行”為氏。隗囂起兵反抗王莽時有平襄人行巡等人支持,隗囂割據天水后,曾率兵下隴占領三輔。隗囂兵敗入蜀向公孫述借兵五千打敗劉秀軍,重占隴西。隗囂死后,扶幼主隗純繼位。割據政權覆滅后,攜幼主與茍宇遷居弘農(今陜西省華陰縣),周宗、趙恢及其他隗氏遷京師(洛陽)東。后來行巡攜幼主在武威一帶度沙漠欲建立割據政權,被東漢截殺。幾年前,筆者在蘭州無意間碰到一位佳麗,稱姓行,并說行家人很少,蘭州只有他們兩位。老家在河南省焦作市代管孟州市趙和鎮行莊村,全村2000多人。極有可能行巡有子夾雜在諸隗人群之中遷到洛陽,衍為行莊村。筆者在網上查行氏,天下行氏郡望在平襄,堂號“平襄堂”,行巡為行氏始祖。行氏為人忠厚,男女大都高高,五官齊整。
二、李氏
李,以官為氏。少皋之子。皋陶在堯時任理官,后人理征得罪商紂王,攜子利貞逃亡采食李子活命,利貞遂改姓李。李氏郡望在隴西,先祖來自陜西槐里。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年)設隴西郡,任李崇為郡守,其子李瑤為狄道(今臨洮)侯,瑤子李信為大將軍、隴西侯,信子李超為漢大將軍、漁陽太守,超子李仲翔討叛羌歿于狄道,其子李伯考奔父喪,葬于狄道東川,遂家焉,伯考之子成紀令李尚生李廣,號“飛將軍”。隴西李氏由此興盛。仲翔十九世孫李嵩建西涼,都敦煌。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下詔李氏皇室,歸宗隴西,出現“天下李氏出隴西”的局面,“隴西堂”為隴西李氏堂號。碧玉李氏與隴西李氏同出一脈。隋初,李家坪滑坡后,遷出碧玉,到李家川定居,即今碧玉鎮李川村李氏。
三、伏氏
伏,華夏始祖伏羲苗裔。伏羲生成紀(今秦安北、靜寧南、通渭東),其后以伏為姓,今秦安縣伏家即是,至今伏家有結網捕魚的風俗。碧玉伏家可能在北宋下店子筑堡時隨軍遷來,元至大初滑坡后遷回原籍,今下店子仍有伏家墳塋。
四、貟氏
貟(同員,音yùn),與員同宗,源自河南,民國時期有貟氏開過車馬店,解放前遷到牛洛村,又遷會寧。
五、郭氏
郭,先祖出自京兆郭氏(一說太原郭氏)。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年)確定為十大“國柱”姓第五。碧玉郭氏自稱郭子儀第三子晞之后。郭子儀,唐華州鄭人(今陜西華縣東),長7尺2寸。參與平定安史之亂,抗蕃名將。唐德宗即位(780年),詔還朝,賜號“尚父”,進位太尉、中書令,年85歲卒,陪葬建陵。子晞,從父征伐有功,于涇州滅吐蕃五千人。朱泚亂,奉天子南走山谷,還朝拜太子賓客。晞子鋼為朔方杜希全幕府,檄為豐州剌史,晞憐其不任事,丐罷。德宗遣使召鋼,鋼疑得罪,挺身走吐蕃,不納。希全執送京師,賜死。晞坐免,尋復太子賓客,累封趙國公,卒贈兵部尚書。鋼子承暇,元和中進士及第,累遷給事中,遷刑部侍郎,卒,家無余貲,友為辦喪祭。贈吏部尚書。此后,郭氏之后未見史籍。碧玉郭氏可能是郭鋼西走吐蕃時留居于此的宗族(時通渭由吐蕃占據),但又自稱來自岐山。先遷秦安魏店郭家園,墳塋仍存。后遷碧玉,繁衍迄今1100年多年,近60代,其中現有郭氏13代。
郭氏初到碧玉,始祖生四子,分居關下(大房)、坪上(二房)、磨咀(三房)、咀汗(四房)。從“郭家外甥樊家女”的傳說和新城樊家溝出土的唐、五代文物互參,證明郭氏在唐末五代遷上店子是確切的。至明初,人口增多,一部分遷居郭家岔、景木岔、劉家下岔、隴川等地。咀汗家拜份最大,剛出生的幼兒,極可能是大房后代的幾世乃至十世族祖,無法稱謂,只呼“爺”替代,但很少直呼其名,以示尊重。郭氏世無家譜,代數無從考究,只能從現有郭氏中上推數代。郭氏中有一部分自謂“正興”郭家,實來自襄南,歸宗碧玉郭氏。碧玉郭氏現有人口三千人。
郭氏明、清以來涌現出了大量的節烈之人。
明國子生郭翰之女嫁給庠生李鶴。李鶴25歲病亡,無子,郭氏絕食而亡。
郭子建,少年喪父,事母極孝,母親去逝后,守墓3年,從不露齒,孝服破敗不堪,見者嘆服。郭子建壽至80歲,孫郭興邦、曾孫郭正域均學有所成。
郭臨華娶妻縣城拔貢景星煌之女,夫妻感情甚深。清光緒六年(1080年),郭臨華病重,景氏有志同穴。有人規勸說:“有子孫在,何必這樣!”景氏不答應,及夫去逝,看著含斂畢,遂飲鳩自盡。
郭會極妻師氏,年27歲夫去逝,對公婆孝順。公公去逝時,看著兩個孫子含淚道:“我兒媳受罪了!”沒說完就泣不成聲。師氏毫無怨言,努力教育兒子。后來子郭士俊入癢。清光緒間,旌表建坊。更有孝廉郭建極父子御敵陣亡,名垂青史。
六、陳氏
陳,源自河南穎川淮陽,始祖胡公滿周武王時封于陳,后人因以為姓。下店子陳氏先祖弟兄三人隨父定居于今定西市安定區麻子川,迫于生計,于明天啟年間(1621年—1627年)外遷,其中大房之軒落戶蓼中川,此為蓼中川陳氏開山祖。之軒生九子一女,女招贅羅氏,分產業十份,即“九房陳家,十分羅家”。大約在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左右,大、二、五房和三、四房即分遷下店子,部分遷王家灣、陳家河等地。下店子三、四房和二房的部分不久便遷上河窯上。大、三房后嗣乏人,二房子嗣繁盛。其中,大房長子在其父外遷時先遷窩坨,后又分居陳家山、鴉兒峴、豁峴、蒲家岔等地;二子遷往陳家窯,三子先遷下店子又分居上河、王家灣等處。二房先后分遷到十二個村莊。三房先遷下店子后分居上河。四房始祖萬有生四子,分遷陳家河、下店子,又分居王家灣、上河、新城等處。五房全居住下店子。七、八房在古城河和陳家莊。六、九房留守祖業,居住蓼中川。十房羅氏在明萬歷年間(1573年—1620年)遷今秦安縣王鋪鄉羅家門村,后有一部分遷寧夏西吉縣羅家紅莊等地。現碧玉、新城兩村有陳氏227戶1200多人。陳氏人才輩出,有功名的居多,也有富戶土紳。清嘉慶年間(1796年—1820年)下店子二房之后陳翔升和一棋友下棋打賭:“你能買百頭駱駝,我能打一座城池”,最后雙方兌現,陳翔升便于棗樹川打了一座城池,因與上店子、下店子舊城相區別,就起名新城。后因私打皇城獲罪,城池歸公。同治八年(1869年)臘月三十日發生過農民劉彪率數十莊總計千余人“馬踏新城鎮”“刀劈陳大師”的抗捐事件。據知情人講,陳大師時為秦安縣崇政里里長,為了平息事端,陳大師受戮于現碧玉小學校門口附近。留下了一段舍身取義的佳話。后陜西人編了一本秦腔劇目《馬踏新城鎮》演唱,因下店子陳氏反對而停演。陳大師房親中有一女兒,美貌如花,嫁給丁虎臣。丁虎臣曾先后任韓城知縣、西安知府。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西太后西逃路過韓城,住在丁虎臣衙第,太后聽說丁虎臣夫人漂亮,叫來一晤,一見大喜,就認丁夫人為干女兒,一時傳為佳話。
七、張氏
張,出自黃帝第五子揮,揮為弓正,始造弓矢,主禮弧星,賜姓張氏,居尹城國于青陽,后改清河郡。后張氏發展為十四郡望,而以清河為最。據碧玉張氏老人講,張氏來自巨鹿(訛為底鹿)。祖先是有名的“萬石張”。據查“萬石張”始祖為漢丞相張良,其后繁衍至唐代晏安,遷清河東武城,遂為清河人,晏安次子瓘任唐高宗宰相,四子皆官三品,比漢二千石,父子五人合為“萬石”。此后張氏顯官者不多。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年)被確定為十大“國柱”姓第一。元代,先祖一支遷山東,明初回遷并集中山西洪洞大槐樹西遷,弟兄二人由會寧分遷通渭縣花籃寺和永登縣紅城。花籃寺張氏繁盛后,一支遷碧玉,不久遷雞川,現塌莊有墳。花籃寺在今第三鋪鄉,先祖于此扎根。花籃寺張氏崇尚武功,威震四鄉。清乾隆間,筑花籃寺堡,為通渭西鄉之門戶。創建花籃寺,廟會一直興盛。清同治六年(1867年)三月初四日,張家川、蓮花城回民攻破花籃寺堡,監生并堡總張謙,逼妻子跳井,自入火藥庫燒死。張氏子弟繼戰,陣亡者千余人。從此花籃寺張氏一蹶不振。碧玉張氏始祖弟兄三人于清高宗乾隆五十三年左右(1788年)東遷碧玉鎮,初到時,無處棲身,便于李家坪下挖窯洞居住,遺址尚在,有偏窯一眼,高窯一眼。迫于生計,弟兄赴靜寧學制醋、豆腐、粉條手藝,學成后以此為業,置房買田。長兄生二子,長子鳳琪為同秀才出身,著名書法家,其子生五子,遷固原,后絕嗣。次兄遷郭岔陰坡種地,衍為二份。三弟留碧玉經商,此為上店子張氏開山祖,其孫生朋、林,大房即今張君一支之始祖,二房即張俊紅一支之始祖。長房生六子,二房生二子。碧玉張氏自花籃寺遷來已有十代。1959年,朋第四子之三子發榮遷新疆石河子,發榮長子萬寶后遷寧夏銀川。林之長子之后裔也有遷銀川的。現碧玉張氏50戶,共計200人。據說張氏從山西外遷時,家譜由另一支帶往內蒙古。張氏名諱多為單字,朋、林之后,始多為雙字。今通渭縣西川張氏、安定西鞏驛張氏、王家鋪張氏、通渭常家河杏樹灣張氏均從花籃寺遷出。西川張鳳琯為清光緒乙亥恩科舉人,曾任莊浪、循化訓導,有著述。永登紅城張氏與花籃寺張氏為宗親。
另有河灣堡根張氏,民國時期由秦安遷來,初以貨郎為生,始祖生四子,長房民國時遷岳岔(岳六九處),生四子一女,人口最盛,有6戶20多人。三房有一子入贅下店子陳氏,生一子入贅牛洛,后遷回下店子。二、四房絕嗣。
八、楊氏
楊,出自姬姓,周武王之子伯嬌封于楊,其后因以為姓,世居山西洪洞。自稱北宋名將楊文廣之后。北宋神宗熙寧元年(1068年),楊文廣任秦鳳路副總管,收復被西夏占領的隴西地區,同時筑甘谷城(今屬甘谷)。明初,由山西遷陜西岐山。今河灣楊氏與下店子楊氏并非同宗。河灣楊氏祖居襄南出食溝,先祖來時生三子,娶妻那坡新莊郭氏。大房生二子,二房生一女,三房回原籍,無后。大房二子各生二子,次子頂門二房,次孫頂門三房。下店子楊氏明初由山西洪洞大槐樹遷秦安縣水泉灣村,約清咸豐間弟兄二人遷雷岔和下店子傳七代;下店子楊氏凡十戶,共60人。下店子楊氏耕讀傳家,民國時期楊景秀任秦安縣參議,后任秦安大莊中學校長。
九、王氏
王,源出復雜,有姬姓王氏、媯姓王氏、子姓王氏、虜姓王氏,但均為黃帝之后,其以姬姓王氏最盛。姬姓建立周朝,周靈王太子晉廢為庶人,其子敬宗為司徒,世居太原,號王家,因以為氏。上店子王氏來于何地現無可考,然自謂“貨郎公”之后,系宋太祖趙匡胤苗裔,居汴梁(今河南開封)。宋末大亂,貨郎公趙真從汴梁逃難到今雞川鄉金城,入第三甲,改趙姓為王姓(世稱三甲王),生二子,子各生三子衍為六份,與土戶王姓連宗,共為七份傳后。今雞川鄉金城、斗底岔,縣城、平襄王家大灣,隆德縣薛家埂子,會寧縣楊家灣、柴家咀、清江驛,靜寧縣馬家、四溝家灣、水岔來,秦安縣焦家灣王家均系同宗。然上店子王氏自謂遷上店子早于郭氏,也有“姚王家”“王邵家”之說。郭氏唐末五代遷來,這樣王氏先祖并非“貨郎公”之后,而是另有源流。上店子王氏初居王家紅溝,世代人單。民國十八年(1929年)餓死一部分,后王商戶發家,有弟兄五六個。現上店子王家有弟兄三人,解放后二份遷會寧。1959年吃大鍋飯時王天福移居上店子至今,現有7戶。清末有王卓、王隨義父子御匪雙雙陣亡。其后人王增丑現任西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
十、邵氏
邵,源出河南,唐末遷來。上店子最早住戶之一,歷代人丁不旺,貧困潦倒。傳至玉堂,弟兄二人以賣餅為生。玉堂子海珍始有起色,生二子,長子生二子一女,次子生一子。
十一、周氏
周,黃帝之子姬姓之后,后人以國號(周)為氏。上店子周氏始祖從靜寧車車岔遷來,以賣大豆、麻籽為生,家境頗豐,生二子。長子為清末撥貢,生三子(長子為秀才),次子生一子。
十二、姜氏
姜,源出炎帝神農氏,其子因居姜水(渭河支流,在今陜西)之濱,因以河為名。后西遷冀縣(今甘谷),衍為望族。三國蜀漢征西大將軍、平襄公姜維,是其始祖。明初有姜某者任通渭縣教諭,始居通渭縣城姜家灘。明代武舉姜迂璜,任過洮陽千總。清末民初,為守先祖封地,一支遷至碧玉上店子,人丁不旺。有姜五泉在蘭州五泉山林場任高工。
十三、康氏
康,出自姬姓,周武王胞弟姬封于康城,謚號“康”,后以康為姓。上店子康氏民國時期流落至此,居住于大墩東面土窯,在堡子下瓦窯燒陶器為生,歷代人丁不旺。
十四、馮氏
馮,民國時期鐵柜人買下周家河曲地,先祖作為伙計遷上店子耕地,解放后入社碧玉,三代傳馮寅虎。
十五、田氏
田,有兩支,田國棟始祖,明代自陜西遷靖遠,清代自靖遠分三份分別遷臨洮、平涼、通渭城。通渭田氏初為叔侄二人,通官府,遞狀謀生。一次碧玉郭氏打贏官司,邀來碧玉,遂定居于此。后分出幾份遷會寧老君、種田、月亮山。田轉成始祖弟兄三人來自西吉田家坪,至第四代衍為五份,大房田金元,字浩,撥貢出身,曾任皋蘭知縣;子和明,恩貢,曾任安定教諭;子維俊,生兩子即志毅、炳強;二房銀元四傳至丁狗,三房海元失傳,四房三傳至爭虎,五房少亡。
十六、辛氏
辛,先祖自秦安辛家河灣遷咀頭,又由咀頭攜二子一童養媳遷碧玉,長房讓有生二子,即占川、得川,占川生一女,得川生一女。后得川遷義崗川。二房雙有生子三人即引川、應川、俊川,人口繁盛。先祖以銀匠為業,自引川學會鐵匠手藝。
十七、牛氏
牛,上世紀七十年代,建吉為碧玉公社干部,駐碧玉大隊,遂從吉川牛家灣遷來。生一子新立,子生二子。新立亡。
除這十幾姓外,還有下店子東門李氏,祖上系蔡家鋪李商戶,民國時期因賭博蕩盡家產,妻攜夫入戶下店子陳家,生一子萬倉,子生二子,即昌兒、昌盛。西門李氏先祖從四川來,善種牛痘,傳至四代李文芳。
十八 何氏
何氏名海生者,平襄鎮何家溝人,民國時期在下店子打工,定居于此。下店子其他姓氏如晁、韓、岳等系入贅者或嫁入者姓氏,不再贅述。
十九 姚氏
居住趙河村姚家咀(李家坪山后),前秦氐族首領,被封平西將軍、平襄公姚弋仲之后。相傳曾在青陽山牧馬,其子姚萇建立后秦。后秦滅亡后,其族四散,一支隱于牛谷河北岸山后,與當地民族融合。現有10戶人家。小河附近姚氏與此同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