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中國千城聯播】記者蕭立群(瑞金市文化顧問)報道:
在瑞金,有一個古色古香的藝術地標,它就是上陽書院。
上陽書院座落在瑞金市紅都廣場旁、國光商場后側,處于市井紅塵喧囂包圍之中。80多年前,這里是“中國工農紅軍學校”,紅色激情曾在此澎湃成大時代雷鳴般巨響的怒潮。
如今,這里是一方幽靜的藝術小世界:書畫展廳,休閑茶室,創作室……成為藝術品展示之地、藝術家雅集之地。
當你走進上陽書院,循著靜謐清雅幽深的走廊走到盡頭,是一個花藝坊,名曰“花間悟道”。
環顧四周,一盆盆玲瓏別致的插花藝術品,掀開你的眼簾。那有形的花、無形的道,在視線與心靈中貫通,通向花色與風影定格的時空,在你生命深處泛起一腔柔波微蕩的情懷,舒展一方美的天地:一角插花藝術的世界。
這個世界的主人,是瑞金市頂級的插花藝術家劉佩群。
劉佩群是土生土長的瑞金人,自幼在爺爺“放養式”的“素質教育”下,愛上了走出家門,親近大自然,親近山野田埂上的各種各樣的花草。爺爺常常牽著孫女去野外,采摘繽紛多彩的野花,帶回家來讓孫女自己去鼓搗。
小佩群就把那些花花草草插進一只只泥缽、一支支竹筒、一頂頂竹笠……簡樸的農舍里,便漾溢開一縷縷濃郁的大自然的氣息。這氣息浸潤著一顆幼小的心靈,衍生成小佩群心中對自然對花草的的濃濃情趣。爺爺看見孫女對花草入迷,便手把手地教孫女插花。
劉佩群最初的“插藝創作”啟蒙,或許正是來自幾十年前爺爺的“言傳身教”。
“無心插柳柳成蔭”,當初爺爺教孫女玩花玩草,只是為了讓孫女的童年多一點快樂,沒想到卻在孫女的心中播下了藝術創造的種子,最終成就了一位國家級插花藝術家。
作為一位插藝名家,劉佩群“插”出的花藝作品可謂千姿百態、各具芳華:
《清蓮》,盡袒高潔,出淤不染,風影搖綽,清新脫俗;《荷韻》,蓮花幾朵,色艷不俗,清香拂面,妖媚不染,柔軟有節……梅之堅貞,蘭之幽雅,竹之高節,菊之無畏,牡丹華貴,盡在劉佩群的作品中氤氳“清風拂動青枝影,園中蜂蝶香荼蘼”之靈氣。
群花簇擁中,劉佩群借鑒融入現代書畫技藝及審美理念,使得她創作的作品清新淡雅,意趣天成,不失視覺的沖擊力與感染力,展示出花卉獨特的韻律美、色彩美,在中國插藝悠遠恢宏的史冊上增添上了新亮的一筆。
這一筆,是當代插藝家對傳統藝術的火炬傳遞。
火炬之光,是對中國插藝歷史的深情回望。
目光穿越2000年。兩千年前,中國就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雛形。插花到唐朝盛行,在宮廷流行,在寺廟中則作為祭壇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插花藝術在民間普及,并受文人追捧。各朝關于插花欣賞的詩詞甚多。明朝,插藝有專著問世,步入鼎盛時期,在技藝上、理論上都相當成熟,然而,時屆清代后,插藝走向式微。近代戰亂等諸多因素所致,插藝在民間基本上消失。直到中國改革開放,民生改善,時代觀念進步,大眾情趣提升,花卉才以美的象征凝聚成藝術品回到人們的日常生活視野。
中國插花藝術崇尚自然,講究優美的線條和自然的姿態。其構圖布局高低錯落有致,俯仰呼應,疏密聚散,布局清雅流暢,按植物生長的自然形態,構織成直立、傾斜和下垂等不同的插花表現形式,渲染、表達別致的意境美:展示花木本身的生長習性和其色、香、質、形中的靈性蘊涵,寄寓著人性審美的精神愉悅。
在上述“形”的變換中,中國傳統插花藝營造出的意境美彰顯形神兼備、虛實相生、情景交融、意境統一,與古代繪畫的要求相似,不過畫的“形”是色彩和布局,而插花作品的“形”是指花材和造型。
“形”在精品中,內蘊自豐盛。
看,劉佩群的插藝佳作《映山紅》:一束映山紅插入銹跡斑斑的古銅瓶內,線條率性疏朗,野性盎然,赤紅亮眼,把人拽回激情燃燒對峙滄桑斑剝的歲月。整個作品根據色彩和環境的相襯,烘托出融自然美、人文美、藝術美于一體的造型,完成了花的形態美與人的構思美的有機結合,給人“含不盡之意,在于言外”的獨特的美的感受,讓人進而抵達中國傳統藝術插花的獨特與非凡境界。
劉佩群追求的這種獨特與非凡,體現在她創辦的瑞金知致花藝設計公司的設計風格中,蘊含于她的中國插花花藝協會會員、中國插花花藝講師(高級)、瑞金市攝影家協會會員的證書的金光中。
作為“瑞金市技能人才評價專家庫首批專家”“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高級職能三級插花員”,劉佩群心中充盈的不是榮譽的滿足,而是一種沉甸甸的情結。花卉對她來說,不僅僅是個人的閑情逸致的生命情懷寄托,更是一種社會責任擔當肩負的神圣使命:通過插藝人生的實踐,為紅色瑞金增添多彩文化的元素,為瑞金人的生命家園增添多彩多美的詩意的慰藉和愜意。
為此,劉佩群與瑞金丁陂幼兒園園長賴林慶合作開啟“插花藝術進幼兒園(校園)”美育教學創新,教授孩子們創作插藝作品,在幼小的心靈中播下美的種子、美的向往與夢幻。
美的夢幻,對于一個插藝家來說,是創作中沉醉的心路歷程,貫穿在劉佩群的作品《江都春夢》的思想脈絡中。
《江都春夢》這件作品,去年4月參加在揚州舉辦的“世界園藝博覽會插花花藝國際競賽”,一舉斬獲銅獎,在全球插花藝術大觀園里,閃耀出中國藝術智慧令人驚艷的熠熠光華。
《江都春夢》引入中國畫的氣韻與格調,以中國畫的筆調來表現插花藝術,融合了“江河”“都市”“春天”“夢幻”的元素和意向,形成一個異彩紛呈的精神家園。
精神家園構建的基石往往是藝術,而藝術是相通的。因此,劉佩群追求在插藝創作中借鑒和吸收書畫和攝影的元素。為此她拜劉小明、唐紹祿、徐建強、鄒小光等瑞金頂尖級的書畫攝影藝術家為師。在老師們面前,她虛心地討教藝術生命的其諦,宛如一朵謙卑的小花乞求藝術知慧的陽光和雨露。
陽光雨露下,如花一樣地綻開的,是生命的沉思和覺醒。久久凝睇一花,劉佩群宛若敞開一卷佛學經典語論《佛典》的《華嚴經》,佛在其中曰:坐亦禪,行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
自在自然,一如常常靜坐“花間悟道花藝坊”中的劉佩群的生命姿態:從一朵花里透視整個世界,透過一片葉子仰望整棵菩提。萬物渺小或宏大,微觀世界或宏觀世界,都是一個世界。對于生長在花里的所有微生物來說,一朵花就是它們的整個世界。
世界,很大;世界,很小。人若微塵寄存于世,劉佩群自知人之渺小,自比寄生于一朵花中的微生物。花中棲息,是其生存方式,花間悟道,則是其生命形式。因此,劉佩群讓自己的生命融入花卉。在花中,她悟道循道,求道得道,乃至步入一個美好的世界。
一個美好的世界,在一朵花中。
劉佩群,在一朵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