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棟華:山東煙臺人,博士學歷,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中國女畫家協會會員,天津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工筆重彩畫會會員,天津畫院青年創作研究中心畫家,北京大學蘭亭書畫研究院導師,天津市政協書畫院人物畫院畫家,山東省文聯東方書畫院院委會委員 ,榮寶十二金釵畫院院長,王羲之故居藝術顧問。
2000年于天津美術學院國畫系碩士研究生課程班學習;2010年—2015年于天津大學工筆重彩研究所碩博連讀。 作品多次入選中國美協組織的畫展并獲獎,舉辦多次個人畫展,出版多部個人畫冊,另有若干篇美術評論文章發表于全國級核心刊物,出版學術理論著作《美術學博士文叢·論中國畫家性格與繪畫風格的關系》等。
作為正統學院派的畫家,于棟華長期扎根在廣博的藝術海洋里,刻苦學習,努力鉆研,以厚實的基本功進行自己的繪畫創作,每幅作品都傾注著她大量的心血。雖然她常以女性模特為題材,把豐富的人物形象傾注于筆端,但卻并沒有局限于身邊的人物,而是把眼界放在廣闊的大自然,在業余時間踏足各地,尋求作畫的靈感源泉。 她曾去過敦煌莫高窟、山西永樂宮等地臨摹壁畫,流連過祖國的許多大好風光,在采風中寫生,她對人物能有詳細的了解,在生活經歷、興趣愛好等各方面進行深入剖析,以便把握人物的個性。
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她把很多速寫草稿圖、小色稿等進行幾十次、甚至上百次的藝術性加工,最終構造出人物的神韻姿態,使人物“立體”起來,成為表達意象的藝術品。“有生命力的作品需要思想性、繪畫性和藝術性的結合,這樣的作品才能以豐富的內涵傳遞情感,從而引起人們的共鳴。”她說道。
于棟華的作品,除了關注乎女性的溫婉柔美,也關注生命的真善美,其實,她的筆墨在贊嘆生命之時,還常常涉及豐富的人文意蘊,這主要取決于她深厚的文學素養。
在《金陵十二釵》系列作品中,她突破了現代人物繪畫的題材,摒棄傳統柔弱無骨仕女的形象,以靜變動,直擊女性心理的律動之美。她曾多次研究《紅樓夢》的書籍、影視作品,并觀摩前人繪畫的藝術形象,最終明朗了自己的思路。
她把握每個金釵的性格特征,以花卉、奇石、屏風等背景解構和組合圖式,隱喻和暗示人物獨特的氣質。畫作注重寫實,但又不失意蘊,融入了古典的雅致,又偏現代的風格,唯美而又不落俗套,結合自然而不做作,形成了美的統一,既加強了畫面的文學性,又表達了人物的哲思理念,意境悠遠,讓人回味無窮。
于棟華潛心修煉,她用專業的基本功和厚實的繪畫技巧,在工筆人物畫的世界里創作自己獨特的畫作。她的思想是豐富的,心靈是細膩的,對繪畫是敏感的,她把真摯的情感流淌在畫面上,以真善美的價值取向凸顯生命的藝術風范,含蓄而不動聲色,細細品味,卻又深覺其中的波濤洶涌。
“未來,我希望能多去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采風,從他們的服飾、生活場景等方面取材,了解他們的內心和情感,以繪畫筆墨表現他們的生活和情感,而不僅僅是民族服裝的展示。”于棟華說,“我還想多研究古代文學作品題材,并嘗試新構圖和新技法,在古典人物畫創作上實現新的突破。”
“我并不想給自己固定為一種繪畫題材和風格,繪畫的想法變化很快,有時喜歡清新抒情的意境,有時也想在繪畫中加入一些傳統壁畫厚重、樸素的感覺。
我多次研究中國傳統壁畫,去過敦煌、永樂宮、法海寺等地臨摹壁畫,每次的體會都不同,中國畫在唐代之前所存的原作太少,而且好多為仿品,但是僅僅在敦煌壁畫中就保存著中國自北朝以來多個朝代的精美壁畫,內容豐富,色彩斑斕,我以后還會再去這些地方深入研究學習。”
她不斷在繪畫藝術道路上踐行著,并熟能生巧地運用造型、勾線、設色等技法,創造出豐富多姿的人物畫面,蘊含著她的獨到見解,給觀者更多的感悟和體會,而這正是作為藝術家的真誠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