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國兩會隆重召開。代表委員齊聚一堂,共商國是,參政議政;聚焦民生,建言獻策。今年3月是張近東與全國兩會的第17次“春之約”。如何切實履職,當好人民的代表,民營企業如何助力發展,推動改革?這位“老兩會”帶來了“新視角”。
履職17年,為國計民生積極建言
“企業小的時候是個人的,大了就是員工的、社會的。”在張近東看來,自己是企業管理者,也是人大代表,從民營企業的視角出發,深度關注社會民生,為民愿發聲,為發展獻計,是他不變的義務與責任。
自2003年首次參加全國兩會以來,張近東共提交70余件建議和提案,聚焦創新流通體系、“三農”問題、消費升級、就業與創業以及數字經濟發展等領域。
不難發現,做零售起家的張近東所關注的遠遠不只是自己的領域。他的建議橫跨經濟與民生,一枝一葉總關情。“社會的穩定和繁榮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作為企業我們不能只是受益者,也應該成為社會發展的參與者和推動者。”
正如央視對代表委員所表達的期許——“國計民生,事事上心”。這也正是張近東多年來努力踐行的履職盡責的信條。
張近東的第17年“兩會”,他都在關心什么?
那么今年,張近東又會帶來什么樣的建議?作為一名“老兩會”,張近東表示自己的每一個建議與提案最優先考慮的是社會的需求、行業的發展,還要反映人民最關心、最緊迫的社會問題。
扎根消費領域近三十年的張近東,對消費政策長期關注,今年,他首先從自己的主業出發,關注與百姓息息相關的消費升級問題。他建議,讓更多優質產品下沉至農村市場。同時,利用新型的互聯網等工具,在新消費時代,通過更完善的政策,拉動消費,真正實現普惠人民。
備受矚目的“5G”也是張近東關注的重點。2019年全國兩會首場委員通道中,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聯通研究院院長張云勇指出,明年老百姓就能用上“高帶寬、高質量、高體驗、高智能”的5G業務。
張近東提出,發展高質量數字經濟,離不開對數據的安全保護。他建議在5G時代背景下,加強數據安全保護,依法依規引導數據開放與共享。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三農問題”不僅是張近東關注的焦點,更是國家的戰略重點。多年來,蘇寧依托農村電商學院為農村培養高質量、專業化的電商人才。張近東認為,鄉村振興需要電商企業等發揮平臺優勢,切實推動農業產業化、農品品牌化、農人專業化。對此,他建議政府出臺政策,用更多的教育資源為農村貧困人口賦能,培養脫貧技能,激發內生動力,完善扶貧機制。
民營企業家代表肩負新時代的社會責任
17年里,一系列“接地氣”的提案和建議,是張近東積極履職的責任和擔當。而作為一位民營企業家,張近東的身上還多了一份沉甸甸的“擔子”。
2018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了明確的信號——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去年11月1日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張近東以作為“改革開放40年百名杰出民營企業家”的身份參與,并表示備受鼓舞與啟發。
今年,支持民營企業發展與扎實推進企業轉型也被央媒列為“2019年全國兩會十大看點”之一。2月27日,蘇寧作為用智慧零售助推企業轉型升級的民企代表登上央視新聞聯播,并受到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權威媒體一致點贊。
“企業不僅是創造利潤的社會單元,還是承擔社會責任的重要載體。”張近東表示,民營企業是改革開放的產物,是見證者和參與者。如今,在國家戰略的支持下,民營企業更要做好改革的推動者,承擔起更大的國家使命和國家責任。“蘇寧作為民營企業,多年來得到了國家政策和社會力量的大力支持。如今在民營企業穩中向好發展的趨勢下,蘇寧更要積極地響應號召,承擔責任,服務社會。”
如何打贏脫貧這場“硬核”戰役?蘇寧零售云通過不斷下沉市場,推動全國縣鎮級市場的發展,帶動了就業,促進了傳統“小商戶”轉型,也盤活了當地經濟。截至2018年底,蘇寧零售云在全國布局超過4600家門店,覆蓋了超過1500個區縣和3100個鄉鎮,帶動16000個以上的就業崗位。與此同時,蘇寧首創的扶貧實訓店已在100多個貧困縣落地,全年培訓人次超40萬,帶動脫貧及創業人口超過3500人。
“企業越大,責任越大;責任越大,動力越大。”對于張近東而言,這是他努力承擔社會責任的一部分。而張近東同樣也是無數積極履職代表的一個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