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中國千城聯播】記者蕭立群(瑞金市文化顧問)報道:
一個地方,總有它的地標。
瑞金的岡面鄉有什么地標呢?
地標,作為一個地方的標志性區域或地址,它呈現出這個地方的歷史軌跡和精神風貌。
為了探尋這軌跡和風貌,今天,我們從瑞金城區出發:驅車向西北方向約百里車程之地,抵達一座高聳的青山之麓。
這高山,便是譽為“綿江第一峰”的銅缽山。
山麓,有個小村,名曰“竹園”,那就是瑞金市岡面鄉屬下的村莊,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山旮旯。八十九年前,這里卻是兵家重地:一座規模龐大的兵工廠坐落于此。它就是中央紅軍兵工廠。
憑著這個兵工廠源源不斷地生產出來的各種槍支彈藥,紅軍一次又一次突破了國民黨軍的圍剿。
這個兵工廠是從興國遷來的。1933年10月,國民黨軍百萬大軍向紅色根據地發動第五次“圍剿”,將50萬重兵部署在中央蘇區。中共中央軍委為了集中力量擊退國民黨軍的進攻,相繼把于都和興國的兵工廠遷來岡面,組成一個規模更大的中央紅軍兵工廠,工人高達600多。
總廠廠部就設在竹園劉永茂公祠,槍炮廠和總廠一起辦公。廠房建在距廠部百米開外的一個兩溪交匯的小半島上。附近沙排村大屋家的劉先祠堂,鍋廠下吳姓祠堂和岡面圩的寸勾彎油槽等處,則用做軍工車間。
兵工廠的規模較大,直接受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領導。產量高峰期,每月可生產手榴彈8萬枚、槍支2000余支,復制子彈40多萬發。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中央蘇區紅軍進行戰略轉移,兵工廠便隨主力紅軍撤離。
臨走時,為了不讓敵方今后在這里制造武器,工人將兵工廠的廠房付之一炬燒毀。熊熊烈火,為兵工廠的歷史使命劃上句號,留下一片歷史的余燼,任前來造訪者在此探尋和憑吊之際心中感悟一種血火交織的恒溫,同時延伸跨越時空、超越種種迥異的固有思維定勢和價值觀念的囿限的冥思方向,乃至放飛穿越歷史、世界和人性的無盡哲思和遐想……
如今,作為紅色遺址的岡面兵工廠,儼然成為岡面的歷史符號地標,默默佐證著四季輪回、歲月滄桑,門前花開花謝,山頂云聚云散。
花開花謝花常開,只緣年年春風來;云聚云散云復來,云映麗日閃金彩。
云乃祥云,飄蕩在一座“教育圣殿”的上空,化作新世紀的曙光,灑在瑞金市岡面鄉渡頭初級中學校園里。恰似一支散發著誘人芬芳的蓓蕾,“渡頭初中”在崗面鄉店背村山野平塬之地靜靜綻放。
校長楊衍明向記者介紹說,渡頭初中師資隊伍強大,學課建設合理,學校文化濃厚, 堅持用科學發展觀指導辦學實踐,致力打造人民滿意的優質教育,將培養社會主義新人才、培養具有高度人類文明意識的世界公民定為終極目標。
志存高遠,砥礪奮進,渡頭初中不負民望,已成為瑞金教育的一個象征,一張亮麗名片。
“名片”,凝聚著決策者的智慧和心血。
2019年,剛上任瑞金市委副書記、代市長的吳建平,看到市教科體局報送來的教育工作總結材料,不禁大為吃驚:瑞金城鄉學校建設、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在贛州市均滯后,城區入學難、大班額、運動場地不足等問題也較為突出……隨即,吳建平提出“啟動大規模校建,一次性解決城區入學難、入園難,大班額的問題;市級統籌推進教體融合,增強學生體質,提高教師待遇;營造良好的家校關系……”一系列綱領性的簇新的全市教育工作大布局,開啟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教育工作的新征程。此后,市里對教育,要錢給錢,要地給地,要政策給政策。現為贛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瑞金市委書記的吳建平說:“花在孩子教育上的錢,再多也不為過!”
兩年多來的大投入、大發展,促進了瑞金教育事業的空前輝煌。眼前矗立于銅缽山之麓的渡頭初中,就是瑞金教育的一個縮影:高聳的教學樓,寬暢的體育場,明凈的校園里花紅草綠,流光溢彩,山野清新的氤氳在幽幽蕩漾,蕩漾成楊校長臉頰上欣慰的笑容:他告訴記者,從渡頭初中出去的優秀學生,不乏考入211、985名校乃至北大清華……
這一切,當然不是空穴來風,不是無根之木。是的,岡面教育的飛躍發展,離不開岡面鄉賢們的大義支持。楊校長說,在岡面,許多鄉賢都熱心家鄉教育事業,瑞金城西小院餐館、紅韻文化廣告傳媒、《瑞金發現》資訊電刊平臺創建人胡家亮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位。
還有一些像胡家亮這樣熱愛家鄉的岡面鄉賢,他們同樣時刻不忘為家鄉建設和發展助力。瑞金著名書法家徐建強、瑞金“插花藝術進校園(幼兒園)教學創新第一人”賴林慶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為了岡面經濟建設和文明進步,他們開創性地應用藝術創作和教學創新為岡面發展實施文化賦能。
文化,是一個地方的靈魂,它浸潤在當年岡面兵工廠建設者們的理想情懷中,那是一種人類精神的骨殖和血色素,標示出一個為信念而追求探索的方位和方向。
這是回歸歷史的心靈方位:岡面兵工廠;這是抵達未來的前行方向:渡頭初中。
把歷史和未來融鑄成一個無形的豐碑,就是一個地方的地標,這在岡面鄉黨委書記石向金心中思慮描繪的發展藍圖上,是一道精神血脈的連接傳承和延續的火炬,為岡面步入發展新時代點燃智慧和激情的火焰。
火焰,在岡面大地山野田塬以春日紅杜鵑的亮色照耀,照耀歲月深處蜿蜒而出的道路。
我們循路而去,走進岡面兵工廠,走進歷史;我們走進渡頭初中,走向未來。
岡面兵工廠,渡頭初中,聯結裝訂成一部敞開在天地之間的無形之書,那正是兩個融匯著“岡面精神”的崢崢地標,敞開一部漫漫時光書寫的“地方編年史”:
《崗面:從歷史走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