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省《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方案》陸續出臺。2020年,國務院印發的“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強調,樹立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等頑瘴痼疾,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
當前,在全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抗擊新冠疫情的背景下,如何以教育評價改革為突破口,深入實施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創新構建多元教育評價體系,推動學生全面發展,助力“雙減”工作落地落實,成為全國教育工作的重要落腳點。
教育部基礎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中考命題改革專家組副組長,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創新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張卓玉稱,未來教育評價有以下趨勢:第一,人文關懷加強,即享受過程,善待生長,進入教育慢時代;第二,教育評價,要走向專業,精確判斷;第三,精準施策,基于評價,減數量提質量。
而在目前的環境和背景下,要實現上述目標,就需要構建家校社共同育人的體系和格局,特別是社會科技創新力量的參與。
2022年3月,由科技公司托普朗寧主辦的“玩轉英語,用iEnglish”第二屆全國ETP大賽開啟排位賽,本次活動吸引了20萬孩子參與其中。而在iEnglish開創的“母語式學習解決方案”理念下,傳統的評價觀念正在得到扭轉。
在參加ETP大賽之前,來自北京的張同學和媽媽的親子關系一度很緊張。“以前,孩子的英語成績不好,所以我一直催促他多學英語,孩子很快產生了抵觸情緒。在他參加ETP大賽之后,我發現沒有必要一定盯著英語考試的分數,他可以參與英語的活動、參加英語的大賽,甚至能用英語交流,而且作為英語大賽的小隊長,還鍛煉了領導力……這些都比單一的英語考分要重要。畢竟孩子的成長是多方面的,不能只盯著孩子成績。”
正如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政協科技教育委員會副主任胡衛在今年兩會中所說,“要轉變家長的觀念,最重要的是扭轉原來不科學的評價制度,不能只看學生的考試分數,要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要有一個綜合評價。”
家長樹立正確的評價觀念是孩子形成正確自我評價的基礎。“評價的目的是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己。”托普朗寧的工作人員介紹說,“我們希望引導家長把評價真正聚焦到孩子的成長上,所以我們把技術和教育結合起來,打造一個可以幫助家長綜合評價孩子的環境。”
托普朗寧創新性推出的教育游戲板塊ETP(English Through Play),孩子可以在系統真人發聲(單詞或者詞組的讀音)、實物以及實物圖形化的信息環境中,將聲音信號和實物、圖形不斷匹配,不間斷的輸入到大腦中,直至這些信息在大腦中自然結合,形成對英語單詞的理解和認知。
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信息化技術手段,iEnglish為孩子制定了切實可行的目標,給他們提供了眾多自我評價的機會。比如,根據每日累計的學習時長占領封面、排行榜、極端性提供的語速測算報告等,不僅引導孩子在橫向比較認識自己、評價自我,也幫助孩子在縱向中看過去和現在的自己有哪些進步。
當父母能跳出成績的角度去看待孩子,就不會被苛刻的眼光局限了評價的維度,也能發現孩子更多的優點,給予孩子更多的鼓勵。這些鼓勵又能促進孩子更加積極且全面看待自己,助力孩子進行良好的恰當的自我評價,當孩子能夠形成良性、全面的自我評價時,才會真正形成自我內驅力提升自己。
以iEnglish為代表的AI技術企業正在探索教育評價改革的新道路,通過技術賦能更全面、更持續的個人自我評價體系建設,為學校、家庭和社會教育領域推進綜合評價改革探索新的著力點和落腳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