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十里村(ID:shilipxl),作者:天涯住在十里村,授權轉載發布。
盡管今年是疫情之年,但身邊想要以及正在創業的朋友還有很多。
包括十里村 付費社群里面也有很多村民來咨詢過創業的事情,而村長這一兩個月,也密集的見了很多創業的朋友。
和他們聊了很多,有創業失敗的,也有成功的。
而村長本人,也經歷過 4 個創業項目,總融資額也超過了一個億,其中有一個項目勉強成功。
所以關于創業,村長僅從個人的角度和大家分享一些看似大道理的真實想法。
01
關于做什么?
在過往的交談中,常會讓我遇到比較詫異的一些事情。
至少超過十個人曾和我說,我不想上班了,想自己做點事情,但是不知道做什么。
很多人想出來創業,很多時候不是因為自己擅長某個方面,而就是覺得上班太辛苦了,聽到各種一夜暴富的新聞。
如果你想出來創業,你必須先想清楚,你要做什么?
如果你不是特別明白,除了多花點時間思考以外,另外說幾個判斷的方向。
1、專業創業
如果你是廚師,你想出來開個小飯店、擺個小燒烤攤,這樣的成功概率就很大。
你是英語老師,打算辭職出來做個英語相關的培訓機構,這是你的優勢。
各位仔細去思考一下,身邊許多實業公司的老板,其實都是有過類似從業背景的。
只有極其個別的人創業,是遇上了歷史發展的機遇。
2、資源創業
我最近面試了很多招商的候選人,他們當中有許多在招商領域至少有了7、 8 年的招商經驗,手中的商家也有幾百家。
這樣的人,如果出來做電商的供應鏈整合,那也算是對路了。
還有一些市場推廣的朋友,做了N年的投放,他們不僅有操盤經驗,也有渠道資源。
有些人就出來廣告媒介或者做代運營,這就算資源創業。
3、興趣創業
如果你才剛踏入職場,或者自己平常志不在此(現有工作),那么可以從自己的興趣角度出發。
比如你喜歡寫作、拍視頻、化妝、穿搭、旅行、手辦等等,基于這些興趣愛好,做創業,至少不會讓你太痛苦。
4、空白創業
在任何一個創業領域里面,一定會有些賽道還不是那么的競爭激烈。
可能是個大行業,也可能是個極度細分的領域。
比如在快遞領域,有專門生產空氣膜的,快遞箱的,冷凍液、還有快遞塑料袋的。
就算在快遞箱領域,有生產紙箱的,也有生產泡沫箱的。
所以在你想創業的領域,找到有需求、有前景,但競爭壓力沒那么大市場。
02
錢從哪來、去哪里
1、要不要融資
關于怎么融資,需要講的內容實在太多,村長后續會專門來講。
那么要不要融資呢?
從村長的角度來說,兩個原則。
a、朋友的錢不拿,拿投資機構的錢。
b、投資機構小錢不拿,要拿就拿大的。
如果你出來只想做個小而美的企業,那就沒有必要拿,自己做個小生意帶個小團隊,會讓你做事情比較舒服和自在。
但如果你想干點大事情,也許是當下的熱門也許是未來特別好的市場,那就得快速拿錢。
另外,能拿到的錢就要拿,只要活著比你拿誰的錢都哈哈,因為90%以上的項目都是要死的。
2、善待員工
不管你有沒有融資,只要你招員工干貨,就得好好善待員工。
許多人以為自己當了老板,就陷入報復用工的心理。
把以往自己在職場中受到的不公,重新施加在現在的員工上。
這樣的企業,一般都活不了太久。
活是人干出來的,業是靠團隊創出來的,不重視人人才,不尊重員工,怎么可能招到人才呢?
另外,要舍得給錢。
不要把錢省在對人才的招聘上,而是應該減少自己犯錯誤的次數和時長,這才能為你節約成本。
03
專業人干專業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技能,每個崗位都需要專業的選手。
1、找專業人才
一定要給每個部門、崗位配上最專業的選手,有時候千萬不能因為一個候選人貴了2、 3 千塊錢,而猶豫不決。
甚至用了一個很便宜的候選人,因為時間和結果,回來證明你是錯的。
用幾千塊錢去賭幾百上千萬的生意,太不值得了。
我之前創業中,就有兩個核心崗位,缺乏專業的人才。
其一就是市場,其二就是供應鏈,當時的產品、技術、運營、客戶都很強大。
但產品做出來了,運營方案也有了,可流量沒有。
2、不要亂指導
作為老板要深刻的認識到,你對一個崗位的了解,肯定是不如一個人在崗位上工作4、 5 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積累的。
前提是你招的人真的靠譜。
你自己技術出身,非要去指點設計的用色,非要去指點運營怎么做活動。
這不僅浪費時間,更容易引起員工的極度反感。
但許多老板,確保自己變成了萬事通。
永遠找市場作為老板可以不用負責產品、技術、運營,但無論如何都要對市場負責。
永遠去找到市場在哪里,以及市場的增量在哪里。
你做社交電商、直播賣貨亦或是回家做農副產品,你始終都要解決流量或者銷量的問題。
而流量的問題,很多時候是靠不了外人的,創始人應該是市場部門的負責人以及對KPI負責。
千萬不要抱著任何幻想,以為其他人能幫你搞定,不要讓別人抓住你的命脈。
否則市場核心人員的離開,往往就是你項目的終點。
04
不要看不起賺錢的生意
生意沒什么不好
可能是村長格局比較低,我看過太多創始人,開口閉口就是談幾百億的市場,一口一個天花板。
包括許多創始人,也總會說,你這個項目就是個生意。
雖然每個人所站的立場、角度不同,尤其是投資機構。
但我個人還是希望大家能腳踏實地一點,因為做個賺錢的生意沒什么不好的,也沒有什么可恥的。
至少在我身邊,認識幾個朋友,團隊人數不超過十人,一年能做5、 6 千萬生意。
創始人和團隊的生活,可比太多人了強了,包括創始人自己每年賺的錢,比很多投資機構的合伙人經理,收入都高很多倍。
創業不等于大事業不是做幾十上百億的市場,才叫做創業。
也不是非要干互聯網,才叫做創業。
開個線下服裝店是創業,開個淘寶店是創業,賣手機殼是創業,寫作也屬于創業。
很多人創業者看不起那些苦、小的項目,往往是被大家忽略的小生意,才越有創業的機會,成功的概率也更高。
05
承認失敗
在創業中,這兩個認知一定要有。
其一創業失敗是正常的,其二團隊中有人比你專業。
基于以上這兩點,你要知道,你不是神,你肯定是會犯錯的。
而犯了錯,承認自己的錯誤,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但往往許多創始人不認為自己錯了,更不會在員工面前承認自己錯了。
這樣后果是什么?
項目失敗,人才流失。
既然說了要勇于承認自己的失敗,那么就要及時做戰略、方向的調整,甚至是項目的轉型。
僅以我個人淺顯的觀點來說,90%以上的項目,3- 6 個月沒有實質性的結果,都應該立馬放棄。
不然,既浪費錢,又浪費時間,耽誤轉型重啟的好時機。
如果你自己做一個項目,后臺籌備到上線,過了3- 6 個月還沒有很好的表現。
要么就是方向有問題,要么就是方法有問題,要么就是團隊有問題。
06
不要過度分散
什么都想要!
在創業期間,會有很多想法和誘惑,創始人需要做的就是保持專注。
早期的項目還不至于多條腿走路,我之前看過幾個項目,一開始就是多業務戰略。
最終導致一個業務都沒有做好。
關于這一點,我在十里村 付費社群中提到過一個策略叫三重策略,這里說部分和大家分享。
三重策略指的是重點產品、重點城市、重點渠道。
比如最近的小區團購業務,所有的新老玩家,都會有自己的重點商品和玩法。
而在重點的城市深耕,是為了鞏固自己的根據地,大本營。
比如美團深耕北京、餓了么在上海、樸樸在福州、興盛優選在長沙、叮咚買菜在杭州,現在諸多社區團購開始搶占武漢。
千萬不要一來就想做全國業務,這種勞民傷財的事情干不得。
07
快速試錯
不管是你自己還是團隊成員,當為了項目的推進,有一些小想法的時候。
不要把時間浪費在開會討論上,按照誰提出誰負責的原則,給予一定條件的支持,立馬去驗證。
比如村長之前為了驗證優惠券券包玩法的可行性,在幾乎不動用技術資源的情況下,順利完成了營銷玩法的實驗,效果出奇的好。
再比如你想做一個新業務的時候,不是要等到APP、小程序做出來再來驗證。
客戶調研,就屬于快速試錯,驗證方法的一種。
比如村長之前在杭州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帶團隊做線下調研,一共收集了近 2000 份用戶的數據。
對于要做的項目,立馬就有了判斷性的依據。
08
做好產品 長期主義
渠道的好壞決定了產品有多少人知道,而產品的好壞決定了有多少人會用,用多久。
不管你是實物產品,還是互聯網的產品、平臺。
總之,做產品不是給自己用的,是給客戶用的。真正好的產品是越來越多的用戶喜愛和分享。
不要做一款只為自己用的產品,只有自己看得懂的產品。
因為我們看到太多產品叫董事長的意思,創始人的建議,而不是客戶所需。
如果你的產品的確是用戶所需,那么接下來你要做的就是繼續打磨,然后用長遠的眼光和心態來面對創業。
記住,創業既不是割韭菜,也不是快車道。
什么叫創業的長期主義,我認為主要是兩方面。
其一是在項目沒有論證不靠譜之前,不要隨意更換賽道,更不要什么都想做。
其二是延期滿足,做好未來賺大錢的準備。
只要項目靠譜有希望,你應該花更多的時間在產品/體驗/服務/銷售上,持續性的回報是細水長流,比短期爆發來得穩妥和實在。
09
做現金流的生意
創業第一天,就要做有現金流的生意。
我們為了拉新做流量,設置一些免費的活動情有可原,但那不是全部。
正常的創業公司,應該從第一筆生意開始,就必須要有現金流。
這也是為什么電商、社區團購、餐飲、旅游等項目如此火爆的原因。
持續的現金流,不僅能看出一個業務是否健康,也能時刻提醒自己和團隊,永遠聚焦于業務。
10
少開會 多鍛煉
作為公司的創始人,要多花時間在人、錢、方向上,但頻繁參加各種會議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既不要在公司內容形成頻繁開會的壞習慣,也不要頻繁在外面拋頭露臉。
我曾說創始人不要呆在辦公室,也不要讓自己的高管呆在辦公室里,要放他們出去取經,但不是去開會。
而是去客戶那里、去渠道那里、去運營/銷售專家那里,面對面請教。
另外無論是創始人還是企業員工,一定要休息好、多鍛煉。
創業九死一生,是一件極其痛苦的事情。
但無論如何,都要有個健康的好身體。
尤其是對創始人來說,你面對的不僅僅是一個家庭而已。
多鍛煉不僅會帶來身體的變化,也會讓你更加清晰的思考問題、做正確的判斷。
好了,今天分享到這里,歡迎分享、評論。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