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是信息化社會,智能手機革命讓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卻有一個群體落在了信息化高速的后面——老人因不會用手機付款而無法購物、老人不會操作手機大清早掛號大排長龍之類的新聞常常見于報端日常。想要幫助到老人,讓辛勞了一輩子的他們在晚年也能享受到信息化的便捷和福利,是貝殼公益“我來教您用手機”項目的初心和堅守。
7個月,踐行12個社區、50節課程、300位老人受益、2000分鐘授課……大連鏈家華南區中華城店,在“我來教您用手機”項目中,做了在他們自己看來舉手之勞,卻讓周圍社區老人們深感受益的實事兒。
在店里參與愛心公益的年輕人,開始時他們也曾懷疑,會不會是務虛走過場呢?但真的參與后、和這些老人面對面的交流和講授,發現這不僅僅是善行,更是心與心的碰撞交流。
手把手教學,他說“一個都不能少”
“店里小伙伴下社區前,確實有‘走過場’的疑慮。因為店里二十來歲的年輕人居多,很難想象這個時代還有人不會用手機的。”大連鏈家華南區中華城店商圈經理王憲文想起當初在店里宣導公益項目時的場景,“你別說他們,就是我也在想,能行嗎?有人聽嗎?”
雖然有這樣那樣的顧慮,大連鏈家中華城店的小伙伴還是很快投入到了備課中。其中,經紀人王觀德之前是薩克斯音樂老師,有過教學經驗,他性格又特別開朗,便成了手機公益課堂的主力講師之一。
他說:“其實有現成的課件,拿著講就行。但是我覺得,既然決定做這個公益,我就得認真對待,照本宣科就失去意義了。我利用下班時間,認真的看了一下所有內容,里面有一些我覺得可能沒有考慮到‘老友學生’的具體需求,所以我把課件一頁頁的給重新改了一遍,感覺會更實用一些!”
第一堂課是在大連南關嶺區域,那里老房子多,因為地腳的關系其實有些與世隔絕,老人們生活在固有的圈子里,接觸外面新事物相對較少。
“第一次上課人很少,有的老人還以為是收錢上課,或者要推銷商品。”
但王觀德的認真和負責,贏得了聽課老人們的極大好評與認可。后來每次上課,本來一堂30分鐘的課程,都是要接近1小時才能結束。老人們對學到的新知識,就像孩子一樣,感到新奇又有趣,以前只能看別人發朋友圈、給朋友發紅包、線上交水電費,現在自己也會了。
后面的課程,來上課的人越來越多。
“我看著爺爺奶奶們高興地把自己拍攝的花花草草分享到朋友圈,對我其實是一個特別小的事兒,但是他們卻興奮的不行,追著我繼續問別的功能,說自己的孩子都沒空教,自己看別人用也很羨慕,現在想趕緊多掌握一些……好多留言,看得我心頭暖暖的,但那一刻,不知道怎么就鼻子有點酸,心里五味雜陳。”
王觀德上課的認真勁兒是出了名的,大連南關嶺、姚家、體育新城都是他負責。早上八點半開課,他要早早起床開車趕到上課的社區。每次開課大概會有20-30位老人,他要求自己每個老人都必須做到手把手地教一次。
“對咱們來說很簡單的操作,老人們是真的不會,所以你光講是不夠的。而且有的老人家可能礙于面子啊、不好意思問,最后其實還是沒學會。我發現這個問題后,就肯定每人都演練一次,不會我馬上解答。”
實際每次上課都會占用王觀德做業務的時間,但他覺得這是有意義的事情,不能單純用所謂“值不值”來衡量。
“我給老人家上課,我就很高興,而且對他們對我這個老師的認可給了我很大的鼓勵。我有時候領著客戶帶看,遇到以前上過課的老人,會和我主動打招呼,問我最近忙什么,就和長輩關心小輩一樣,我覺得這才是我最大的收獲。”
結課后,還會有老人找王觀德咨詢用手機的問題,拿著手機到鏈家門店讓他幫看看手機為什么卡了或者垃圾太多等,王觀德都會幫助處理,還會貼心的關閉APP的彈窗廣告。
“有一位叔叔經常到店找我,除了幫他弄手機,就是話話家常,經常一聊就是半個小時,店里小伙伴都說我倆成’忘年交‘了。有的時候我帶看客戶不在店,他們也會幫忙,所以公益是真的會感染人的。”
懷著身孕堅持上課,她說“這個公益沒白干!”
熱心奉獻的不光有大連鏈家中華城店的王觀德,同店的金凡兒也是“巾幗不讓須眉”。
“其實剛開始我們經理說讓我當老師,我怕到時候怯場讓叔叔阿姨失望了,但也想加入這個公益里,所以就做了助教。”
金凡兒主要和王觀德搭檔,兩個有熱心的年輕人,搞起了自己的公益事業。
“老師講課的時候,我主要就是配合,發教材、幫組織,老人有疑問我馬上就過去給解答,幫著操作什么的,事兒挺雜的。”
雖然一直謙遜地說自己只是輔助,但是沒有金凡兒鼎力相助,課程效果也不會那么好。后來金凡兒有了身孕,六七個月的時候還堅持到現場,給老人解答手機上的問題,也讓老人們覺得感動而溫暖。
“我這個人比較在乎有始有終,既然當了公益助教,就一定要給大家上課到結束才行。”
作為女生的金凡兒觀察更加細微,在課堂上她接觸了許多老人,尤其是舞蹈團的阿姨們給她的觸動很大——
“阿姨們都是積極分子,一起跳舞郊游,看著天天也很忙。但是我在教她們用手機的時候發現,她們其實也挺孤獨的,孩子們都忙著工作,不能經?;貋砜此齻?。喜歡跳舞的人,大家都知道也會更愛打扮照相,但是她們照完了不會用手機發朋友圈,也沒有人教她們。”
其中有一個阿姨,手機基本是完全不會使用,在上完第一次課后,后來的課程每次都是第一個到場,讓我們多給她輔導一會兒。
“我記得阿姨提前來了還挺不好意思的,和我們說,能不能她自己早來晚走,不知道耽誤不耽誤我們。”金凡兒回憶起這事,又自豪又有些懷念,“參加公益就是為了干好事兒、實事兒,真的能幫助到阿姨,我們都覺得這個公益沒白干!”
除此之外,這幾個月的公益之旅讓金凡兒意識到,老人家的孤獨不會因為有朋友作伴就減少分毫,兒女的關心是沒法替代的,“我下定決心,會花更多的時間來陪伴父母!”
和社區在一起,他說“公益讓我們店變了!”
實際上,幾乎整個大連鏈家中華城店的經紀人都參與到了“我來教您用手機”的項目里,有時候主力講師太忙了,其他小伙伴就會頂上去;有的上課社區很遠,經紀人們就自掏腰包打車去給老人上課;結課后,還時不時的會有老人在群里或者到店咨詢,誰在誰都會給解答疑問。
從事公益自此也變成了店里的傳統。大連抗疫時,鏈家中華城店派出6個小伙伴在姚宏社區連續4天上崗執勤,負責幫助居民掃碼登記和答疑的工作。
“做了公益后,感覺店里年輕人也更有責任心了,氛圍更好了。”鏈家中華城店商圈經理王憲文對于做公益給店里帶來的積極變化感到非常驚喜,“其實我們店開店時間不長,之前和社區居民也不太熟,但后來我們在各個小區出現,只要遇到上過課的老人,他們都會和我們熱情的打招呼,喊老師好,我們做業務都更有自信了。”
在端午佳節,社區主動找到中華城店一起參與社區活動,鄰里關系更加融洽了。
“公益帶給我們店的變化真不是一句兩句就能說完,那是一種很細微的變化,精氣神的變化,團隊氛圍的變化,我作為商圈經理,很自豪很欣慰。”
好事不斷做,就能變成大愛;真心相托付,就會獲得真情。
貝殼公益智慧助老的深入社區,讓老人們體會到了這份發自內心的關愛;課堂上大連鏈家的公益講師們細心耐心地講授,讓老人們在搭上信息化高速公路的同時,感受到了融入信息化社會的心靈踏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