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前言
值此新春天地人和、萬象欣欣之際,第24屆冬奧會在北京隆重開幕。冬奧會的舉辦,將是中華民族復興道路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們的國家綜合國力日益強大、國際影響力日益提升的重要標志。同時,北京冬奧會也是中國元素的文化盛宴,作為舉辦城市北京特別注重傳統文化藝術的宣傳,這其中冬奧會會徽、吉祥物、大型場館建設中的中國風元素等等,都是北京作為舉辦城市為宣傳中國文化的智慧結晶。
國畫是中國的國粹藝術,是東方藝術最具代表性的藝術種類,在這個全球矚目的歷史時刻,用作品講述中國故事,用藝術創作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是當代中國文藝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基于此,時代丹青文化傳媒擬邀請30位具有鮮明藝術風格和代表性的中國畫名家,以網絡展覽的方式,通過國內外100余家新聞媒體,將中國文化藝術通過視覺的形式充分展現在全世界觀眾面前.通過冬奧主題的創作積極參與冬奧會,宣傳冬奧會,助力冬奧會,努力塑造更多為世界所認知的中華文化形象,努力展示一個生動立體的中國。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時代丹青文化傳媒
學術主持:王鏞(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
學術顧問:趙成民(北京畫院畫家)
展覽時間:長期
孫飛
參展畫家
孫飛,字翼夫,山東青島市人,畢業于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天津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委員、天津美術家協會花鳥畫專業委員會理事、天津中國畫學會理事。靜海畫院學術顧問。曾任天津市藝術研究所造型藝術研究室主任,現任天津美術學院霍春陽花鳥畫藝術研究所副所長,天津畫院專職畫家、美術史論家。
作品欣賞
其中有象,象外觀心
孫飛畫展感言
剛剛開幕的孫飛畫展,標題用的“其中有象”四字,感慨良多。其語出《道德經》,原文是:“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百花相見總低頭
道的本質是不可言說,故老子用“惟恍惟惚”來形容。之所以不可言說,是因為道的含義博大精深,具有本質內涵意義的多元性和非確定性,無法一言以蔽之。故唐代劉禹錫也慨嘆說,“常恨言語淺,不如人意深。”所以中國古典哲學美學中才創造了“羚羊掛角,無跡可尋”的藝術境界,才創造了“無中生有”“大象無形”的空靈飄逸的美學原則,以及由此而展開的藝術辯證法。
不戀淤泥也自香 136x68cm
孫飛在其多年的藝術和人文磨煉中,于傳統花鳥畫形態的認知有所不同。他于自己藝術上的認知,是基于對中國文化中“道”的認知而踐行的。老子所言的“道可道,非常道”是什么意思,道是什么,藝術之道是什么?孫飛的畫中又承載了哪些道?
春來春去不相關 136x68cm
“道”在孫飛看來似乎也不好名狀,只能用借用老子的“惚兮恍兮”來反映其藝術中的“道”之“象”。這個“象”,既是繪畫語言中的“意象”,又是畫者情志中的“心象”,更是匯聚畫外一切自然萬法的“抽象”。
春淺風寒微露腮
讀過藝術史,我們就不難發現,藝術的抽象化過程在源遠流長的中國繪畫史中始終未有間斷。造型的抽象、語言的抽象、形式的抽象,還有意識和觀念的抽象,其核心無非就是以各種抽象,來傳達其心中對事物的認知,從而達到“大象無形”“大道至簡”以少勝多的藝術效果。
紅薔薇共綠芭蕉
漢字凝聚了宇宙萬法的信息,也是人文精神的抽象。中國的書法,特別是狂草,更是通過變化無窮的線條和墨色,將抽象藝術推至極致。而中國的文人畫,似與不似,神妙逸能,則是抽象與具象辯證統一的表征。形神兼備的表現與空靈飄逸的境界,應該說是中國文人畫藝術在意象化的理論和抽象化的表現上的實踐。
畫到梅花筆亦香 136x68cm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是一個哲學命題,孫飛在這里以哲學的思考,來還原藝術的本源,這正是他的高度。在他看來,花鳥畫題材雖小,但其內涵 “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是一個大命題。其大是因為創作主體的人是和宇宙相通的;又因這個主體性情的千變萬化,使其與自然萬象中的花鳥百卉,保持著大氣流貫,充滿生機。
澗邊春風
“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的“道”正是他畫中承載著的“道”,是由其本心所生發的意念或意識。這種意念或意識是一種天人合一狀態下人自我精神活動的體現,反映在他的藝術創作中,可以從人的精神和心理深處挖掘對世界、社會和人生的認識態度,從而賦予作品以深厚的人文價值。
這也是他“其中有象”的藝術之道。
最后用陶淵明的詩句作為短文的結語:“其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李毅峰 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總編輯)
漫飲吸清香
美子藏深閨 136x68cm
莫笑花枝愛著緋 136x68cm
一番花信一番新
斷無富貴能安素 136x68cm
欲使東風吹不去 136x68cm
長留春色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