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知”之一字,眾妙之門。
•黃龍禪師卻說:“知之一字,眾禍之門。”
•《大慧宗杲語錄》認為:“要見圭峰、荷澤易,要見死心則難。”《凈名》有云:“法離見聞覺知,若行見聞覺知,是則見聞覺知,非求法也。”
•黃檗希運禪師《傳心法要》更說:
然本心不屬見聞覺知,亦不離見聞覺知。但莫于見聞覺知上起見解,莫于見聞覺知上動念,亦莫離見聞覺知覓心,亦莫舍見聞覺知取法,不即不離,不住不著,縱橫自在,無非道場。
•南泉普愿禪師也說:道不屬知,不屬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若是真達不疑之道,猶如太虛,豁然虛豁,豈可強是非耶?
如何轉識成智,得個入處,旁通可以直入。
一,向民間汲取智慧,古風意趣可為后學版式。韓愈主張文以載道之說,《李漢〈韓昌黎集序〉》指出:“文者,貫道之器也;不深于斯道,有至焉者,不也。”李漢精熟“五經”,論證文章是承載“道”的器具,這是韓愈文學思想的概括。韓愈的文風雄偉、奇趣,散文各種體裁汪洋恣肆,柳宗元稱他“猖狂恣睢,肆意有所作”,蘇洵稱他“如長江大河,渾浩流轉”,他能從民間口語中提煉加工,創造出生動鮮活的語言,有些成為現代漢語中的成語或常用詞匯,韓愈所倡導的古文運動在當時和后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就在于他另辟蹊徑,引領時尚潮流。金農不也是這樣嗎,從民間淬煉了雕版印刷體,獨創漆書,寫經體也能揮灑為行書,詩書畫法,硯石文玩,皆能行俠任性,獨占時代風趣!
二,以移花接木手段,解讀人文薈萃。歐陽修是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被世人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文章和書法一以貫之。歐陽修好古嗜學,收集記錄三代金石文字不遺余力,對金石遺跡作過系統的整理,后學奉歐陽修為金石學的始祖,《集古錄跋尾》收集銅器銘文、碑版拓本跋尾共400余篇,為中國現存最早的 研究金石銘刻的著作,其書法審美與癖好金石相得益彰,后世因其書名為文名所掩。
書法家蔡襄就很喜歡歐陽修的文章,經常切磋,書法體勢也相仿。歐陽修喜以枯筆書寫,雖露鋒卻不浮形,清爽而沉著,如蘇軾所評:“尖筆乾墨作方闊字,神彩秀發,膏潤無窮。”用筆謹嚴守法,線條飄逸,故蘇軾云:“筆勢險勁,字體新麗,自成一家。”《宋史》記載,歐陽修之母“畫荻教子”,因家窮連紙、筆、墨都買不起,歐陽修的母親用細沙鋪地,用蘆葦作為筆在沙子上寫字,與“錐畫沙”同出一轍,石爐由此想到的是岳母刺字的“精忠報國”,這些既是筆法,又是書風,更是學風,還有家風,以至世風,可以舉一反,移花接木。
金農也是刻硯妙手,漆書燈籠紙更是匠心獨運,清朝的雕版印刷技藝所使用的工具主要是刻刀和鏟刀,其形狀、不同大小的文字和文字的不同部位,都要選用不同的刻刀,對文字書寫和版式需要精妙控制運刀速度和走刀方向,特別講究粘、編、折等操作技巧。
金農書法的體積、線形、字口、用筆大量使用沖切法,與當社會背景,尤其是生產工具和技術的傳承有關。劉彥湖老師也有同出一轍的話語,“筆就不要癱軟委頓在紙上,在落紙的一剎那要有所控制。”并引述劉熙載說“起筆欲斗峻”,“力實紙空,透紙而能離紙”,便是此意。劉彥湖老師認為古代書論中有“搖擲其筆"“凌空取勢”“破空弒紙”“老筆盤空”等說,目的都是贏得更大的勢能和動能。移花接木之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所見略同。
三,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歐陽修傳世的《集古錄題跋》墨跡,其作用筆有方,筆畫堅挺,超逸絕俗,明陶宗儀《書史會要》說:“修書遺墨流傳,遒勁可愛,人皆寶之。”作為書家絕對當之無愧。《悔學說》中,歐陽修又言及“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然玉為之為物,有不變之常德,雖不琢以為器,而猶不害為玉也。人之性,因物則遷。不學則舍君子而為小人,可不念哉?”
金農金農困居西方寺時,曾以詩句“我今常饑鶴缺糧”來哀傷當時的寒涼凄苦,更題詩壁上:“此時何所想,池卜鶴窺冰。”真是悲涼。好友袁枚給金農信函中說,“先生筆墨遺世獨立,付燭奴以光明之,真奇寶也。奈金陵人但知食鴨脯耳,白日昭昭尚不知畫為何物,況長夜之悠悠乎?”可見金農藝術探索上經濟生活和社會際遇之艱難困苦,但是,生活的苦難并不妨害,或者反而催促了一個書法藝術家成就偉大,更加與眾不同。
人生雖有坎坷,潦倒之時也須散懷寄情,不追時俗,心眼高遠,不舍抱負,現在物質充裕,更應讓自己身心豐盈,以學養識,以勤養身,以靜養心,不負時代。此即大道,更是常理,隱顯人性,不是一般人尤其是小人之能見。“揚州八怪”與“竹林七賢”、“戊戌六君子”,皆因贊譽,美其名曰,而已。
四,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與石推官第二書中》歐陽修說道:“書雖末事,而當從常法,不可以為怪,亦尤是矣。”歐陽修在大力倡導詩文改革與創作,書法也同源異出,互相表里,歐陽修還說過“以自然之道,養自然之身。”這與老子的自然哲學,以及辨證法的“從必然王國到自由王國”是同出一轍的!
金農當是深諳此道 ,行立坐臥、言行舉止、拈花微笑,美髯具足威儀、品格奇古、任性浪漫,可以想象,金農作書時品察畫面,縱目四顧,精研墨情,即興而書。清代王昱在《東莊論畫》中說得很好,“未作畫前,全在養興。或睹云泉,或觀花鳥,或散步清吟,或焚香啜茗,俟胸中有得,技癢興發,即伸紙舒毫,興盡斯止,至有興時續成之,自必天機活潑,迥出塵表。”這種氣質不是一時偶然,而是契而不舍,十年不出門的必然,日用之功,功在日用!能把書法當成“未技”之事,卻又能做到超然脫俗,又不是造作自矜,境界殊非一般,有全然不知,有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這是高深而淺顯的體認功夫,知行合一,知即是行,行即是知,無分彼此,是一不二之法門。
五,書如其人,抱負人生生命態度和書法價值取向。清代劉熙載《書概》中有這樣的話:“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錢鐘書曾說:“得勢時,把別人當人,告誡自己有所不為;失勢時,把自己當人,提醒自己終有所為。”
金農生于富庶之家,卻又際遇跌宕,科舉激蕩,功名飄零,正是對書法的強烈追求,支撐著生命的力量,開創了一代宗法。他的大智慧,在于從經歷中懂得在逆境善待自己,體現價值。從正因為經歷的艱難,金農書法線條和氣魄體現出來的另辟蹊徑的智慧,一往無前的勇氣。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老子),“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陳、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而論兵法;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圣發憤之所為作也。”“有磨皆好事,無曲不文星。”(袁枚),這些都是禍兮福所倚轉化為積極的力量,書法的核心精神和價值觀應該是這樣,然后再在筆墨中流淌而形成線條。漢代楊雄有“故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既然書為心畫,那么,畫也可以作用于心,正是永遠都是言不盡意,需要上下求索。
六,拳本無法,有法也空,一法不立,萬法不容。歷代書法名家是如何執筆的呢?引用曹永勝老師所述啟功先生的說法就是,怎么舒服怎么來。大多人和啟功觀點相似,因人而異,執筆無定法!蘇軾《論書》說“執筆無定法,要使虛而寬”。民國書家中有“江南大儒”之譽的錢振锽《名山書論》中所言“大抵古人執筆只求其便,今人執筆只求其難,吾不能不傷今人之愚矣”。
方法既已廣傳而成法,大抵出于理論家個人說法,總之各有門戶,分科而學,各執一端,好為人師,如果來自實踐,接近大師,似乎拈花微笑,不著文字;或都指月示喻萬慮皆空,親證實相,方為究竟;或者先大概而言之,后視具體問題、具體人、具體階段,進行具體分析,過河之后,渡河負筏就是助人又害人的重負了,需要揚棄,不斷否定之否定!法是工具,佛法是為了頓悟心靈,而不是為了死守戒律,更不是以指指月,見指不見月,不見月不見心。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七,自然而自由,在造化中不斷追溯樸素和本真的源頭。只有自然才有自由。藝術鑒賞的方法很多,究竟離不開“自然之美”,認識、利用、改造自然是方法也是目的。石爐認為,自然而然是最高境界,自然是抽象又是具體的。
老子曰:“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微,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抽象與具體、精神與物質、知與行同。林散之說過,“古人藏硯,多有銘文或跋語,刻工以樸素、大方、高雅、古拙而見重藝林,小巧、匠藝、雕琢傷神,會委屈好面料。
紀曉嵐銘其硯曰:天然一石,越雕越俗。這些言論是有感而發。”有些人仿效屋漏痕、錐畫、金石氣,用筆抖擻戰栗,寫成榕樹根、鋸齒形的病筆,主要問題就是流于程式,積郁習氣,須知,蒼古厚實的金石氣是師化自然,只是順著筆毛在線條的軌跡中貫穿著書者的意氣呼吸,如果失去了自然的本質,反致南轅北轍,“金石氣”也就流俗而且墜落外道了。也有批評紹基書以“回腕法”豬蹄手寫字,是悖反人體肌理姿勢,書者寫字執拗,不堪其負,“約不及半,汗浹衣襦矣。”
何紹基書法渾厚艱澀,卻又靈動逸氣澀勁,勁力貫注,筆能殺紙,這并沒有違反自然,而是他回腕高懸,通身力到,方能成字。石爐認為,何紹基是用奇異,其作書時要不“回腕”,要不“側身”才能完成駕馭筆勢去鋪毫用鋒,“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這是不知正(自然),何以奇(變通)的更高層次的自然,要讀懂何紹基,當作如是觀。
八、兼容并包,文質同妍,有道有德。朱熹說:“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葉。惟其根本乎道,所以發之于文皆道也。”程頤又提出“作文害道”“為文亦玩物也”,石爐認為書法之道,不能偏激于形式的巧詐虛偽,嘩眾取寵,而忽視書法審美就是審自己的內心世界。黃山谷曾說: “筆力,同中有異,異中有同。張長史折釵股,顏太師屋漏痕,王右軍錐畫沙、印印泥,懷素飛鳥出林、驚蛇人草,索靖銀鉤、蠆尾,同是一筆。”“同是一筆”正是“君子和而不同”的“和”。語畢,頗覺戛然而止,不用說出,知有深意。能通于大道理的事物,幾乎一致,必定有德(得)。
傳心,斷疑,見性,各有捷徑。書法易見易顯心性!施邦曜在《陽明先生集要》評曰:“君子教民,有急于見功之心,便是欲速之為累,不可不察。”這也是至易之法。至此,建議再回頭通讀全文。
文:李文遠
題畫書法:石爐、焮園
印鑒:王勇、余天玉、韓合歡、鮑旭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