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澎湃處,揚帆奮進時。站在新起點眺望,神州大地萬象更新、步履鏗鏘,奏響了追夢路上的“春之聲”!三月,來自各地的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即將聚首北京,帶來人民群眾最鮮活的意愿。又一次響起的“春天合奏”,又一次趕赴的“春天約會”,將是對歷史的回答、向未來的延伸,為新征程注入新的強勁動力。
今年全國兩會,是我們黨第三個歷史決議發布后的兩會,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的兩會,意義重大。在這個重要的政治平臺,把深入領會“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貫穿在參政議政、建言獻策中,將激發歷史主動精神,凝聚未來中國發展的力量。我們要繼續書寫新的奮斗歷史,著力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國泰民安的社會環境、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在這個重要的歷史時刻,觀復美術院聯合數十家新聞媒體參與兩會藝術家專題報道,邀請當代中國畫壇名家以赤子之心繪時代新風,書中國精神,以高尚德操與精湛技藝,展望遠景目標,鋪展新的畫卷。為新時代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建設貢獻力量,干出新業績、干出新輝煌,創造出更多人間奇跡!
一、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北京觀復美術院
承辦單位:北京觀復美術館
學術主持:劉龍庭(人民美術出版社編審)
學術顧問:趙成民(北京畫院畫家)
畫家簡歷
劉峰,1981年生于濟南。現為山東省文旅廳首批中國畫創作人才研修班成員、山東省聯合書畫院副秘書長、人民美術出版社山東首屆美術教師書畫展編委、德州市政協委員、市高層次人才專家、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2007年7月參加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的“獻愛心迎奧運全國公益文化行”頒獎典禮,并被授予愛心慈善大使稱號。2016年在由山東省委宣傳部主辦的全省尋找齊魯梵高大型公益活動中被授予首批齊魯梵高稱號。享受政府藝術津貼。
? 作品欣賞
綠水青山知我意---劉峰畫作欣賞
文/鎮娟
中國山水畫大都以風景名勝、名山大川、村野鄉居、舟橋樓宇等自然風景為主要描繪對象,它們有的含蓄雋永,有的雄偉壯麗,有的溫婉秀雅,有的恢弘大氣。今天讓我們走進青年畫家劉峰先生的畫卷里,去感受他獨特豪放而又富有時代氣息的山水韻味;去欣賞北方山水的雄渾壯闊、潤澤清新;去感悟他在精致而簡約的畫面中所釋放傳統山水畫的情趣格調;去領略在樸素、自然美感的表象背后呈現出大自然的節奏和韻律美。
推開《清泉石上》的畫軸:遠天灰蒙,幾座蒼勁古崛、造型生動的石山層層疊起,矗立在半空中,蒼山翠壑,云霧縈繞;兩側對峙的山峰起起伏伏,靦腆地露出秀麗的身軀,兩株蒼翠、古樸的松樹傲然屹立于山峰上,生氣勃勃地向世人展示著曼妙的風姿。陡峭的山腰上 ,一白袍夫子正站在飛檐翹角的古亭前,極目遠眺,欲遙望這掩藏于霧靄中的萬木森森和不盡蔥翠,欲暢聽這腳下山澗湍湍飛瀑而下的淙淙歡唱。良久,他方倚石而坐,伴著泉聲,臨風讀書,好不逍遙自在。“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好一副高遠、靈韻的詩意山水畫卷!作者妙手一揮,于輕重濃淡間點染山巒,繪層巒疊翠,云霧繚繞,飛瀑激流,蒼松翠石。咫尺之間,現俊秀之氣,方寸之余,得萬里之勢。此畫立意雋永,濃淡有韻,博彩精細,道法自然,生動勾畫出一副雨后山村清朗幽靜、萬物空靈的和諧景像。畫家在清思怡靜的狀態下,捕捉到山水之間流轉的神韻,達到“萬趣融其神思"的境界,從而給人以絕美的視覺享受,自然流露畫家的精神世界和自然景物渾然契合的閑情逸致的神態。
一副優秀的藝術繪畫作品不僅蘊含著作者深厚的筆墨功力,也流淌著作者詩人般的情懷,他們引領觀者進入到旖旎超然的藝術空間中,去享受一場精彩絕倫的文化大餐和視覺盛宴,也體現畫家創作中博發的精神動力及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
泰山,獨尊五岳,巍然屹立在大地。泰山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是東方文化的縮影,是 “ 天人合一 ” 思想的寄托之地,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家園。畫泰山,是劉峰縈懷已久的愿望。他不畏艱辛,屢次跋山涉水,披荊斬棘,登泰山采風,幾番揣摩研畫,才成就了這副氣勢雄偉、磅礴大氣的《泰岱旭日》。矗立于云海中的泰山巍峨、肅穆,升騰滾動的冉冉白云縈繞著蒼山翠壑,徐徐升起的紅日頃刻間便將山顛染映成金色……整個畫面恢弘博大、氣勢非凡,令人心馳神往,不免想要登上天梯一飽這難得一見的壯美奇觀;同時讓人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功時,也深深感受到畫家非凡的藝術功底,和他那純凈而富有勃勃生氣的藝術生命力。在此幅畫中,劉峰潑墨揮毫,筆勢樸茂雄偉,墨色淋漓酣暢,宛如行云流水一般。他先用筆尖重墨,筆肚淡墨,輕松畫出山石,再用花青、赭石少許淡墨皴畫石頭,幾座飽滿生動的山石便呼之欲出巍然天下;山峰用解索皴描繪,山頂用焦墨涂抹展示,突顯山的厚重古樸之感;河流和云霧環繞,立體地呈現出泰山云海的壯美之景,意境飄渺,似奔騰的江流環繞于山巒之間,頗有一種蓬萊仙境之感,更是添得人文情懷。
劉峰先生骨子里有著東北漢子的豪爽、粗獷、熱誠。欣賞他的山水畫作品,總能夠傳遞給我們最直觀、最深切的印象,他的畫風大氣磅礴、層次分明、意境深邃、筆墨干練、構圖巧妙,常常給人一種超凡脫俗、耳目一新、祥和寧靜之感。
“風柔自覺輕衫便,山近微嫌濕翠多。日暮大清橋畔望,一叢春樹擁齊河。”清代查慎行的一首七絕《大清橋》,道盡了當年大清河的風流美景。但隨著歷史變遷,大清橋早已不復昔日風采,不免使人惋惜和悵然。今天我們有幸從劉峰的這副佳作中,重新領略《齊河八景》精彩分呈的景致。作者采用深遠構圖,設色考究,畫法嫻熟,用極其簡潔的筆法描繪了景物由遠到近,由模糊到清楚,次序井然,深遠廣闊。遠處先用淡墨寫意泰山南峙的一隅,層層疊疊、連綿起伏的山巒,猶如一條長龍盤繞在山頭休憩準備適時騰飛。長嶺東環上是一川蔚藍的濟水從東繞到眼前,又穿越陡峭的山峰。斜坡側幾株瘦小欹斜的青松,靈巧清麗,其中卻有一株松樹從右旁逸斜出,似在前方招手,笑迎天下客;右邊寥寥數筆便勾繪出文廟樓閣在濃郁的古樹下遮遮掩掩,整個畫面一一呈現著官堤蔭柳、漁舟唱晚、隱城蜃氣……的美麗景觀。這幅山水畫清麗高雅、渾樸滋茂中透著一種靈動的生氣,延續了古代繪畫的古樸風格,墨色濃郁,筆墨線條流暢細膩,泉水川流不息,達到了一種近工遠寫的藝術效果;整幅畫面布局巧妙,山水遠近相映,草木疏密相間,泉水樓宇又融情于景,達到物我一體的精神境界,讓觀者再次感受齊河歷史人文的“大愛”精神與潤澤萬物、澤被百世、不求聞達的品德。
“健筆凌云意縱橫,留得青山任我行。” 寫生是積累,創作是升華,更是畫家心靈的寫照。畫家只有經常走到大自然中去,用自身所養之氣與自然之氣相交流、對話,才可能在一次次偶然的機會中,獲得涌動而激起創作熱情的 “靈感”。每一幅成功的書畫作品,作者都經歷了千般磨礪,萬種付出。劉峰十分重視師法自然,他探險寫生、行程萬里,積累了豐富的創作素材;他傾注于摯愛的文學繪畫中孜孜不倦,在大自然的海洋里遨游探索,使得他藝術創作的風格樸實又蘊藏深意;他講究透視比例,色彩豐富,設色明艷,層次感強;他領悟畫理,善用水墨,設色講究,自成一格;他親近自然,一山一水、一丘一壑,都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感悟。他呼吸山川,畫中的山水便是靈秀;他的心境淡遠,畫中的山水便是共色;他的心靈湛明,畫中的山水便清澈…
綠水青山知我意!劉峰先生筆下的山水:有的雄秀兼備、云蒸水動;有的險夷迭出、陰陽自分;有的蒼勁古崛、靈動有趣,都流露出畫家豐富的才情和學養;更是他對美好大自然的無限熱愛與向往。劉峰始終對宇宙蒼生、大自然,懷有一種尊重和敬畏之情,寄情于山水間,繪畫出了一幅幅令人贊嘆的藝術佳作,詮釋了大自然樸素的別致和本真。我們在觀賞他的繪畫佳作時,常常在不期地得到剎那間的心境圓滿而擊掌叫好,皆因他胸懷大愛,寄情于山水中,才能潑墨是山,留白是水!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我們可以預見: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位年富力強的優秀書畫家-劉峰,將一如繼往地靜心于案前,沉湎于藝術創作,在博大高深的中華藝術叢林中孜孜探索、千錘百煉,不斷超越自己,創造出更多更美的書畫藝術作品,以饗讀者!
北京觀復美術院是經國家機關部門批準,專注于學術研究、藝術策展、市場運作的藝術機構。美術院秉持“專業、真誠、學術”的理念,為藝術家提供有學術前瞻性的策展和經紀人運作服務,為收藏者建立直達藝術家本人的作品收藏通道,為國內外各領域的高凈值人士、書畫愛好者解讀藝術,呈現精品。北京觀復美術院由著名畫家、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裘輯木擔任院長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