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共建“一帶一路”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積極適應百年未有之世界大變局,實現經濟再次騰飛是我們今后的基本發展戰略。
沈陽市是國家重要的中心城市,承擔著東北老工業基地區域發展的引領功能。“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法治化環境最能聚人聚財、最有利于發展”。在沈陽市設立東北亞國家區域法律服務中心,要“整體謀劃,更加注重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打造國際化區域法治功能區,是促進區
域經濟發展的有效措施。
一、創建東北亞法律服務中心的必要性
法治既是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也是其良性運行的根本保障。法律服務是社會治理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其功能是評價世界城市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在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過程中,建設法律服務聚集區是城市發展的必然。
遼寧座擁黃渤兩海,地處東北亞中心,是中國面向東北亞唯一陸海雙重門戶,是“一帶一路”建設重要節點省份。
遼滿歐、遼蒙歐、遼海歐國際大通道,承南啟北、呼東應西。
作為我國最早對外開放的沿海省份之一,近年來遼寧省不斷提升對外開放發展的內在動力,對法律服務提出了一系列要求。《遼寧省貫徹法治中國建設規劃實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深化律師、公證、司法鑒定、仲裁等法律服務行業改革創新,培育一批規模大、實力強、品牌硬、服務水平高的涉外法律服務機構,建立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通曉國際規則,具有國際眼光和國際視野的高素質涉外法律服務隊伍。積極培育涉外商事調解組織,著力打造服務東北亞商事爭議解決中心。優化拓展涉外公證法律服務,探索開展跨境線上+線下公證業務,搭建涉外法律服務機構和涉外企業信息交流平臺。”
沈陽市是東北地區的樞紐城市。從政治、文化、對外交流等多方面看,在全國具備引領、輻射、集散功能,符合國家中心城市作為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平臺、戰略支點以及承載國家政治目標、戰略任務的根本特征。實現東北振興,促進東北亞經濟繁榮,必須強化沈陽市的法律服務輻射功能。可以說,在沈陽市設立東北亞國家區域法律服務中心、打造國家區域法治功能區,是打造一流法律服務高地的重要戰略選擇,將有效整合城市原有的資源和優勢,全面提升法治建設新水平,優化營商發展新環境,帶動整個區域的發展。
二、創建東北亞法律服務中心的可行性
2021年以來,遼寧省把創建東北亞經貿合作中心樞紐等遼寧元素納入國家“十四五”、“一帶一路”實施方案,建立RCEP推進工作機制,正式加入東北亞地區地方政府聯合會,發布了《遼寧省外商投資指引》等政策性文件,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為東北亞國家區域法律服務中心項目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保障。
2022年1月26日,商務部等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高質量實施《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指導意見,2月4日中俄發布《關于新時代國際關系和全球可持續發展的聯合聲明》,這為東北亞國家區域法律服務中心聯動俄羅斯提供了政治環境保障。就沈陽市而言,組建東北亞國家區域法律服務中心,具有以下優勢:
(一)地緣優勢強
東北亞經濟區尚處在起步階段,蘊藏的發展潛力格外巨大。中國東北地區地處東北亞的地理中樞,是中國參與東北亞區域合作的前沿陣地和主戰場。而沈陽憑借其在東北地區的經濟、金融、科技和貿易中心城市的優勢,在東北亞區域合作中更占有突出地位。參與東北亞區域合作,是實現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不可或缺的舞臺。
(二)法律資源優勢大
截止到目前,遼寧省律師事務所數量為1289家,律師人數為18105人;黑龍江全省律所數量860家,律師6940人;吉林省全省律所數量624家,律師7473人。遼寧律師人數是吉林和黑龍江之和。其中沈陽市律師事務所和執業律師數量已發展到433家和6510人,在全國、全省均居前列。一批懂法律、懂經濟、懂科技、懂外語的復合型律師人才已經活躍在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及公民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
(三)經濟發展水平穩中向好
2021年沈陽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249.7億元,經濟總量突破7200億元,全市經濟保持穩中有進、穩中向好態勢,生產供給穩定恢復,需求拉動穩步復蘇,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發展質效不斷提升。
三、東北亞法律服務中心的框架結構
(一)目標定位
東北亞法律服務中心應當以“立足遼寧、輻射黑吉遼蒙、影響全國、面向東北亞”為目標定位,以司法及司法行政服務機構,律師、公證、仲裁、司法鑒定等法律服務功能為核心,建設成為新時代法治思想研究實踐先行區。
1、融合多元發展業態。系統梳理東北地區產業結構、區域規劃和要素稟賦,融合發展中介服務、商務會展、現代金融等多元業態,匯聚全鏈條、全要素的法律服務、法治教育、法治文化、涉外法治交流等功能于一體,形成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的“政商學研企”法律資源高度集聚區。
2、建設共享數字底座。將“互聯網+法律”大數據平臺打造成未來線上法律服務的綜合樞紐、法治話語的集散地、法治產品的接入口、法治發展的體驗館、法治市場的交匯所。通過平臺為用戶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互聯網法律服務,最新最全的法律法規,最內行高端的法律相關信息、咨詢意見和智庫決策參考,最權威及時的互聯網法律大數據報告,最便捷可行的法治相關解決手段。
3、開展高能級服務。通過平臺云集沈陽市涉外法律人才,為公司企業、群眾等提供最好的最優質的涉外法律服務。同時立足服務“一帶一路”及沈陽發展建設,搭建“一帶一路”有關國家和地區律師及律師組織的合作交流平臺,組織國際會議、考察、培訓等項目,為“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的國際經濟交往活動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支持,推動“一帶一路”在沈陽區域經貿規則完善,推進涉外法治實踐。
(二)基本構架
構建國際化的公共法治平臺。以“政學研”協同驅動為內生動力,促進高端法律服務機構和頭部法律服務企業規模性集聚,構建“平臺驅動層+核心產業層+關聯功能層+金融助力層+衍生配套層”的全方位、全鏈條、專業化法律服務產業生態圈。
1、平臺驅動層:以司法及司法行政服務機構進駐為引領,整合法律教育和法律研究資源,搭建國際化公共法治創新平臺,形成法律服務融合創新的自生長力和對高端要素的牽引集聚;
2、核心產業層:聚焦公證、律師、仲裁、司法鑒定四大產業,瞄準細分領域,招引全球頭部企業和國際知名法律服務機構,加速匯集優質要素、持續提升輻射能級;
3、關聯功能層:補全會計、稅務、審計等關聯產業功能,集成應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發展法律網絡服務等智慧法務新業態,構建形成全產業鏈的生態系統;
4、金融助力層:以滿足各類企業在商事活動中的需求為導向,布局金融、財務、上市輔導等配套服務,構建功能型配套服務的金融體系。助力滿足各類企業引進資本、登陸資本市場的需求,以及各類企業在“一帶一路”背景下的跨區域、跨國商事活動中的各種法律支持。
5、衍生配套層:以滿足各類法律服務機構的商務需求為導向,加快布局會展、酒店等配套服務,構建形成功能完善、高端優質的生產性服務體系。
(三)發展規劃
東北亞法律服務中心確定可以按照“三步走”模式確立發展規劃:
第一步:到2023年,功能架構具雛形。東北亞國家區域法律服務中心將在2023年內初步形成虹吸效應,為后續建設奠定基礎。
第二步:到2028年,通過三至五年的努力,形成規模和品牌,實現規模質量跨越提升并形成互惠互利生態,成為具有區域影響力的法治平臺。
第三步:到2033年,形成全面覆蓋、無縫銜接國際國內法律服務需求的高能級產業體系,持續完善國際法律企業孵化機制和國際法律人才培養模式,不斷輸出國際領先的法律服務解決方案,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法治平臺。
四、東北亞法律服務中心的建設運行
東北亞法律服務中心的建設運行,必須堅持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主管部門負責、行業主體管理、相關部門配合、社會各界支持,形成科學的管理體制。
1、加強組織領導。由地方黨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牽頭,地方當為政府有關部門負責頂層設計,制定規劃和方案,組織合法性、可行性論證,統一組織實施;成立東北亞沈陽法務區管理委員會,負責東北亞區域法律服務的宏觀管理。
2、落實行政監管。司法行政機關要發揮法律服務主管部門作用,會同財政、商務等部門研究制定扶持區域法律服務中心建設的政策,對東北亞法律服務中心的建設運行提供保姆式服務,協調處理服務中心建設運營行中遇到的問題,依法對區域內法律服務市場的監督。
3、注重行業協同。律師協會等行業協會要加強建立橫向聯系機制,建立涵蓋律師業、公證業、司法鑒定業、法律援助、仲裁的法律服務體系,同時,要注重加強與會計、審計、評估、資訊、傳媒等服務的銜接和融合,形成一個綜合服務體系。
4、積極培育區域內法律服務機構數字創新發展,提高法律服務層級,將做大與“專精特尖”有機結合,在高質量發展中做大做強。
5、吸納專業人才。采取多種方式,廣泛吸收各類專業人才,建立一直完備的法律服務人才隊伍。同時,通過示范效應更廣泛地促進其它行業人才回流。
6、立足于本地域存量資產的盤活,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形成與現代法律服務業創新發展的有機融合。借鑒兄弟省市的做法,在特定區域建立法律服務產業聚集區。
7、開展特色研究。成立專門研究機構,對區域法律服務的形勢、任務和規律進行深入研究;通過集中培訓、專門論壇等形式,組織從業人員學習相關知識,提升業務水平。
曹遠軍律師簡介:
現任遼寧省律師協會常務理事、遼寧省律協律師事務所建設指導專門委員會主任,中共沈陽市律師行業黨委委員、沈陽市律師協會副會長,遼寧同方律師事務所執行合伙人,
曾先后獲得司法部授予“全國優秀律師”、“全國律師行業優秀黨員律師”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