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前言
值此新春天地人和、萬象欣欣之際,第24屆冬奧會在北京隆重開幕。冬奧會的舉辦,將是中華民族復興道路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們的國家綜合國力日益強大、國際影響力日益提升的重要標志。同時,北京冬奧會也是中國元素的文化盛宴,作為舉辦城市北京特別注重傳統文化藝術的宣傳,這其中冬奧會會徽、吉祥物、大型場館建設中的中國風元素等等,都是北京作為舉辦城市為宣傳中國文化的智慧結晶。
國畫是中國的國粹藝術,是東方藝術最具代表性的藝術種類,在這個全球矚目的歷史時刻,用作品講述中國故事,用藝術創作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是當代中國文藝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基于此,時代丹青文化傳媒擬邀請30位具有鮮明藝術風格和代表性的中國畫名家,以網絡展覽的方式,通過國內外100余家新聞媒體,將中國文化藝術通過視覺的形式充分展現在全世界觀眾面前.通過冬奧主題的創作積極參與冬奧會,宣傳冬奧會,助力冬奧會,努力塑造更多為世界所認知的中華文化形象,努力展示一個生動立體的中國。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時代丹青文化傳媒
學術主持:王鏞(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
學術顧問:趙成民(北京畫院畫家)
展覽時間:長期
崔瑞軍
參展畫家
崔瑞軍,1965年生于內蒙古,內蒙古自治區第十三屆人大代表,國家一級美術師,內蒙古美術家協會會員,巴彥淖爾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巴彥淖爾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內蒙古杭錦后旗美術館館長。
作品欣賞
畫家崔瑞軍的藝術情結
文/王界山
當代中國畫的審美趨向已不囿于傳統的審美情趣,而是融傳統繪畫的審美與當代廣闊的文化視野于一體。以獨特的審美眼光發現自然之美,以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為畫理源泉進行思考,以筆墨為主要語言,秉持中國畫的根本,創作出具有鮮明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的作品,是當今畫家的責任。內蒙古的畫家崔瑞軍就是以此為己任的畫家。
崔瑞軍出生在黃河之濱、陰山腳下的河套平原。1991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民間美術系,師從楊先讓、呂勝中、葉毓中、方力鈞等先生。他的山水畫色彩清新雅致,構圖簡約無繁,畫風明凈清逸,用筆枯濕得宜,點染嫻熟老練。畫中景物無論遠近,都仿佛沉浸在氤氳飄渺的云霧之中,平添一分詩情畫意。觀其畫作猶如置身初晨薄霧,淡淡微云之中,飄飄冉冉。云霧縈繞間,雁群翩然飛過,意境深遠,如墜夢中。正在此時,忽見一兩人家,才覺畫中描繪的是真真切切的現實圖景。其作品清純爛漫,筆墨濃淡,干濕兼具,用墨自然淋漓,給人一種清新之美。
藝術形象是畫家心靈移轉的產物。畫家只有寄情于此,把自己對自然的感受轉變成為藝術語言,才能創作出情景相融、富有感染力的作品。崔瑞軍以為,畫家不管是畫人、畫山、畫水,還是畫其他物象,最終是體現畫家素養、思想、理念、感覺,也就是表現畫家自己。崔瑞軍將自己的學識、思想和對家鄉河套平原的熱愛傾注到筆墨中,創作了許多感染人、打動人的作品。他十分注重表現畫面的整體關系和大的畫面效果,力求營造出一種渾厚動人的藝術效果和視覺沖擊力。
為此,他的山水畫分為兩種表現形式,一是以陰山紅霧系列為代表的荒漠型山水畫,蒼涼而深沉。畫面厚重、深沉,富有體積感,那雄偉的山石,全景式的構圖,厚重的墨色,如干裂秋風般的用筆,為畫面增添了一種力量感和重量感。另一種是以“塞外江南”美譽天下的河套平原的小景畫,如同輕柔的音樂,舒緩地激蕩在觀者心間。淡淡的墨色,營造出寧靜祥和的畫面效果,溫潤的用墨用色,煙嵐霞靄,山川田疇,真水清泉,彌漫出永恒深邃的蘊藉,構建了物我相忘、天人合一的純真田園境界。
瑞軍習慣以畫家的眼睛觀察周圍的生活,這種生活方式,使他成為與大眾有共同感情語言的畫家。所謂“長期積累,偶然得之”,正是指在深入生活,不斷提高思想和藝術修養的基礎上獲得創作靈感的過程。 這里偶然包含著必然,畫家欣然落筆的時候,看起來是“天機偶發,生意勃然,落筆成趣,如有神助”,實際是一個從長期積累到偶然得之的飛躍。沒有長期深入地觀察和體驗,就沒有選擇、加工和升華的基礎,優秀作品的出現,離不開豐富的生活積累和執著的藝術追求。
瑞軍是一位有思想有個性的畫家,既有對現代生活的深切渴望,又對傳統有深刻的感情,他既注重于情感表現,又不忽視形式和筆墨的意趣。在他身上,理性的東西往往比情緒的東西更多些,但其直覺能力又較強。現代中國畫探索需要形式上的突破,也需要精神上的充實,在我看來,能兼顧語言與精神,有揮灑自如的沖動又有敏銳的形式感,且已具備豐厚生活積累的藝術家,最有希望獲得成功,崔瑞軍已具備這些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