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前言
值此新春天地人和、萬象欣欣之際,第24屆冬奧會在北京隆重開幕。冬奧會的舉辦,將是中華民族復興道路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們的國家綜合國力日益強大、國際影響力日益提升的重要標志。同時,北京冬奧會也是中國元素的文化盛宴,作為舉辦城市北京特別注重傳統文化藝術的宣傳,這其中冬奧會會徽、吉祥物、大型場館建設中的中國風元素等等,都是北京作為舉辦城市為宣傳中國文化的智慧結晶。
國畫是中國的國粹藝術,是東方藝術最具代表性的藝術種類,在這個全球矚目的歷史時刻,用作品講述中國故事,用藝術創作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是當代中國文藝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基于此,時代丹青文化傳媒擬邀請30位具有鮮明藝術風格和代表性的中國畫名家,以網絡展覽的方式,通過國內外100余家新聞媒體,將中國文化藝術通過視覺的形式充分展現在全世界觀眾面前.通過冬奧主題的創作積極參與冬奧會,宣傳冬奧會,助力冬奧會,努力塑造更多為世界所認知的中華文化形象,努力展示一個生動立體的中國。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時代丹青文化傳媒
學術主持:王鏞(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
學術顧問:趙成民(北京畫院畫家)
展覽時間:長期
黃必濟
參展畫家
黃必濟(黃開),廣西南寧市人,山水畫家,作品曾參加97’迎香港回歸″廖氏杯″全國書畫大賽蕕三等獎;慶″奧運"全國書畫名家大展;第五屆、第七屆全國山水畫大展、國家博物館,南寧博物館主辦″八桂紀行"全國書畫名家邀請展;廣西美術家協會會員,廣西民盟美術院副院長,南寧市興寧區美協副主席。
作品欣賞
山容水秀、腕?藏蛟一一讀黃必濟山水畫
文/楊偉平
山水畫要出新意,離不開傳統筆墨技法。黃必濟山水畫緊緊抓住了山水畫客觀對象的本質,將北派的雄渾氣勢與南派的秀靈氣韻緊密地結合一體,以廣西神奇秀麗的自然風光,創作出一批具有濃郁桂北氣息和充滿南國風貌,生命力極強″原汁原味″的山水畫作品。
黃必濟師從廣西著名山水家盧漢華教授習畫,隨老師歷游三山五岳,大江南此,尤喜桂北山水,一直追隨大自然,捕捉大感覺,營造大境界,從深度的抒情來實現對家鄉山水的理解和詮釋。
必濟山水自成一格,氣魄雄宏大,高山入云,清流見底,兩岸峭壁,五色交輝。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論敘″山以水為血脈,以草木為毛發,以云煙為神釆,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不華,得煙云而秀媚,水以山為面,以亭榭為眉目,以魚釣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魚釣而曠落。″
必濟深得其意,尤重藝術與真山水的關系,面對他的《疏林妙筑》《湖山清曠》你會覺得身心是那么舒暢,愉悅,尤如走在林木扶疏的山路上,仿佛置身于廣博的山野,八桂田園之中的勝景里。走進《溪流滿山》《深谷云起》又讓你領略到焦墨山水獨有的筆墨意趣和自然山水的鄉土氣息。在中國繪畫當中,焦墨畫是純用濃墨而不借耶于水的滲化作用的一種畫法,在單一墨色中進行意象的山水造型,而要達到″干裂秋風,潤含春雨"的筆墨精神,很有難度,所以廣西涉足此道者寥寥無幾,必濟君能在此"夾縫"中敢為人不敢為,是難能可貴的。其創作的焦墨山水畫,蒼郁潤澤,渾厚華滋,讓人讀來文野融合,或沉雄,或婉約,或粗獷,或細膩,只有墨塊和線條在無聲地流淌,敘說著中國山水畫獨放異彩的山川故事,他不屬于哪門哪派,但法度嚴謹,"深入其理,曲盡其態",是一位有學術,有傳統,有創新的畫家,有一篇專題介紹必濟君焦墨世界《不滲″水″的味道》寫道,″不滲水"的墨色實實在在地'將枯帶潤',沉著而爽快的藝術效果使觀者感受到他不受一時一地束縛,不以一山一石羈絆的自由,有機,有序地調集山、川、樹、石等藝術符號,其胸中的焦墨塊壘得到了有理,有節地表達,書意、畫意、詩意在豪惰與純情之間整體而現。"形成筆精而墨妙的詩章。
黃必濟山水畫作品,意境深幽,讓人感受到自然山水的遼闊與曠遠,大氣爽快,無論春之清影,夏之郁秀,秋之竦淡,冬之沉寂,也無論風之浩蕩,雨之飄落,泉之洽汀,路之隱現,都十分感人,意味雋永。著名畫家、詩人楊如及老先生觀賞了黃必濟作品后賦詩一首″謙謙君子一枝筆,寫出江山萬里容,應是胸懷千壑戀,藏蛟腕底亦雄風″這就是最好的序言。
(楊偉平,南寧博物館書畫藝術顧問、藝術評論家、收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