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shù)簡介:
李利,男,1958年生,河南沈丘縣人,大學(xué)本科,河南省書法家,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中國硬筆書法協(xié)會會員,全國書法教育名師,國家一級書法師,《羲之報》簽約藝術(shù)家。
自幼熱愛書法,大學(xué)學(xué)習(xí)期間,利用課余時間攻讀書法理論,研習(xí)書法技能。參加工作后,曾任縣政府辦公室秘書、副主任等職務(wù),長期從事文字工作。退職后靜心攻讀孫過庭的《書譜》、王羲之的《筆勢論》、衛(wèi)夫人的《筆陣圖》及趙孟頫《楷書間架九十二法》。主攻行楷及榜書,凌摩鋒宵,筆耕不輟,撰寫并發(fā)表有《楷書結(jié)字歌》、《楷書的學(xué)習(xí)》、《書法中的哲學(xué)運用》、《書法360》等理論文章,2020年被中國書協(xié)編入1949-2020《名家檔案》——走向國際的華人藝術(shù)家,作品收錄《世界美術(shù)家大辭典》和《典范中國》——影響中國藝壇名家名作。第三屆全國“百花園”少兒書畫大賽中榮獲優(yōu)秀輔導(dǎo)老師。《書法360》理論文章被中國文字博物館收藏;作品被中國郵政總局作為郵票圖案在全國流通發(fā)行。
橫長橫短,以斜為佳;
豎長豎短,收筆百態(tài);
鉤多之字,或挑或駐;
縱撇之字,伸收回鉤;
寶蓋之鉤,如鳥視胸;
左撇右捺,捺宜讓撇;
縱腕之字,末端伸鉤;
橫腕之字,回鉤為佳;
重撇之字,收放自如;
雙人之撇,適宜簡寫;
蓋下之字,撇捺伸展;
三撇之字,或斷或連;
四點之字,波橫代之;
多捺之字,有伸有縮;
回鉤之字,帶筆下收;
縱戈之字,或直或彎;
出鉤之法,或挑或駐;
平鉤之字,有駐有放;
彎鉤之字,鉤宜平出;
心鉤之字,鉤心宜曲;
橫折之字,圓轉(zhuǎn)為宜;
右側(cè)之字,豎向右傾;
左欹之字,豎向左斜;
欹側(cè)之字,上欹下側(cè);
左欹右側(cè),呈欹側(cè)勢;
提按之字,動靜相宜;
轉(zhuǎn)交之字,使轉(zhuǎn)交替;
上下合字,協(xié)調(diào)過度;
兩平之字,左右均勻;
右占之字,不妨獨豐;
左占之字,不妨偏大;
上占之字,聽其上寬;
下占之字,任其下闊;
中橫之撐,橫畫宜長;
中豎為干,豎要勁直;
左小偏旁,上宜平肩;
右小偏旁,下宜平齊;
上中下者,上下伸縮;
左中右者,中部宜正;
多橫之字,長短錯略;
多豎之字,上下變化;
走之之字,捺為平畫;
形小之字,而不拘泥;
形斜之字,形斜心正;
形扁之字,調(diào)整間距;
形長之字,其形勿短;
形單之字,小中見大;
畫繁之字,疏密有致;
形大之字,大而不松;
錯綜之字,得當(dāng)有序;
間寬之字,遠(yuǎn)近適度;
間窄之字,聚合分明;
左右相迎,避讓互揖;
左右相背,彼此顧盼;
兩筆相連,須有變化;
首尾互應(yīng),筆斷意連;
牽絲連綿,飄逸流暢;
點點相連,或斷或牽;
點橫相連,一筆而為;
點豎相連,或橫或挑;
點撇相連,一筆而成;
兩橫相連,巧妙變化;
橫豎相連,果斷有力;
橫撇相連,牽絲連帶;
豎橫相連,弧連為多;
撇捺相連,流暢貫通;
多處省略,運用自然;
直接省點,一目了然;
口字連寫,以字而為;
行書楷法,動中顯靜;
楷行交用,動靜悠然;
偶用草法,一瀉千里;
從言之字,用法靈活;
雨頭之字,四點從簡;
王旁之字,弧形過度;
絞心之字,一筆而成;
單人之字,撇豎分明;
雙人之字,如楷如草;
日旁之字,牽絲豎挑;
左耳之旁,或挑或駐;
右耳之旁,勁健行筆;
土旁之字,多用挑筆;
金旁之字,撇伸捺點;
豎心之字,點豎連斷;
火旁之字,撇長點連;
三點水旁,點連上挑;
示字之旁,撇挑點省;
提手之字,變化多姿;
山字部首,鉤挑加撇;
廣字為旁,橫撇自然;
木字為旁,撇挑捺略;
心底之字,點可斷連;
草頭之字,楷草皆可;
走字之旁,捺多平出;
門框之字,簡繁并用;
各法交錯,得勢而成;
用筆靈活,書其性情;
筆情并用,佳作必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