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格格
中西方的傳統(tǒng)繪畫是世界的繪畫藝術的兩大體系,都屬于具象繪畫藝術。但西方注重的是寫實,中方更多的是注重是寫意。中西方繪畫的本質差異體現了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吳漢杰作品《紅日》
中國是農耕文明大國,風調雨順一直是老百姓的生活期盼,而風怎么來,雨怎么下,人們寄托于上帝,遵循天地。且自古以來,中國有女媧造人、大禹治水的傳說,“天人合一”的思想從中體現,也表現了中國百姓注重自然,與自然和諧、統(tǒng)一的關系。在繪畫里就更多地體現了山水畫、寫意畫。例如北宋著名畫家范寬的《溪山行旅圖》,這幅畫高度超過兩米,上面所畫為陜西的山,但在旅行中的主角——一個人和四頭驢,僅在右下角占了一點地方,更多地是表達繪畫者本人的精神世界和意境的想象空間。
吳漢杰作品《獨思慎行》
吳漢杰作品《春江水暖》
西方,源于古希臘文化和希伯來文化,所強調的不是人遵循自然規(guī)律,而是人與自然的對立和沖突,人類有非常強烈的自我中心意識。在西方的神話中,一般塑造的都是人如何戰(zhàn)勝自然災難,表現人的光環(huán)。文藝復興以來,西方人更加注重人的主觀感受、人的意識,充分體現了人文主義的理想。在繪畫里,自然多以繪人物為主,塑造人體的美等。例如達芬奇的世界名畫《夢娜麗薩》,中心主體是人物,占據整張畫面,后面的風景較虛幻模糊。可以感受到,西方人的自我意識表現明顯。
吳漢杰作品《不盡生機》
中國繪畫與西方繪畫在直觀上特別能感受到有明顯差異的幾點是:中國畫注意整幅畫的留白,而西方畫色彩平鋪飽滿;中國繪畫的線條對比明顯,深淺不一、粗細有別,西方繪畫畫線條理性客觀。
吳漢杰作品《清香》
吳漢杰作品《石蘭圖》
吳漢杰作品《清香》
留白是中國山水畫創(chuàng)作中常用的技法,是中國山水畫意境營造的重要手法。留白,是留有想象的空間,意境的自我體會。觀齊白石的蝦,便能感受到水的清澈;賞徐悲鴻的馬,便能體會到風的速度。黑為墨,白為紙,三筆兩畫就可以勾勒出神韻。水墨留白,虛實相生,寥寥數筆就可以凝聚出妙境。留白,勝在以少勝多,以無勝有;留白不空,留白不白,是一種隨處可見的大智慧。
對比中方繪畫,西方繪畫基本不留白。西方繪畫擅長運用陽光和色彩,注重色彩的表現,抒發(fā)作品的外在美。
吳漢杰作品《節(jié)節(jié)高》
吳漢杰作品《柳陰》
線條是繪畫的主要表現形式。
中國主張的寫意畫線條表現為方圓粗細、曲直動靜,體現了線條自身的力度和美感。同時,中國畫重寫意、重意境,對線條的表現是感性的。在宣紙上,線條可抑揚頓挫,亦可輕慢緩急,仿佛能看到線條孕育的生命律動。
而西方繪畫重寫實,較形似,是客觀的,具有較強的理性特征。早期西方繪畫的線條主要是模仿自然,再現自然的寫實方向發(fā)展。印象派之后,線條逐漸成為畫家表達內心情感的一種有力手段。抽象派的發(fā)展,將西方繪畫中的線從傳統(tǒng)線條表現中分離出來,更多地表現線條本身的節(jié)奏、律動。
吳漢杰作品《白蓮香》
吳漢杰作品《荔熟》
中西方繪畫的差異十分明顯,有天壤之別,又有異曲同工之處。無論是中方繪畫還是西方繪畫,都屬于世界藝術的瑰寶。中方繪畫有中方的美,西方繪畫有西方的美,美美不同,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上述文章略有參考網絡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