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錦通,1972年生于廣東澄海。
1995年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獲學士學位。
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廣東省書畫研究會會員
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美術學副教授
走進畫家陳錦通的畫室,但覺五彩繽紛,仿佛走進了一個斑斕的潮劇世界。陳璧娘、黃五娘、陳三、楊令婆、張春郎、劉明珠、蓋紀綱、孫尚香、許仙、白素貞等一大批潮汕觀眾耳熟能詳的戲里角色被創作成美術作品,此刻匯聚一堂,熱鬧非凡。在這批作品中,一共有200多件,其中油畫有50多件,水墨畫160多件,歷時5年完成。陳錦通中西合璧,采用了西方油畫、中國傳統水墨兩種形式繪制潮劇人物形象,這是潮劇有史以來第一批成體系創作的美術作品,其中涉及的劇目、角色基本上都是廣大群眾所熟知。
潮劇之中,有時候一個劇目的主角由多個演員飾演,形成不同藝術風格的版本,陳錦通油畫基礎扎實,作品注重凝厚的色感,尤其人物造型的精準結構更是讓人過目難忘,也正因為這個原因,仔細端詳這批作品,你能很快認出對應劇目以及飾演的演員。自古丹青難描是精神,陳錦通的這批戲曲人物作品,將演員本人氣質,結合劇目中特定劇情下的人物形象準確地加以藝術創作描畫出來,成為這批畫作的最大特點。
潮劇作為一個具有近五百年歷史的地方劇種,是潮汕本土文化的集中性體現,其演繹出來的題材常常被藝術家進行二度創作,例如潮汕建筑的壁畫、嵌瓷、版畫、年畫、瓷器、刺繡等等,隨處可見潮劇的影子。油畫是近代隨著西方文化的傳播而進入中國,汕頭于1860年開埠,油畫也較早傳入了潮汕,但是160年來以油畫來表現本土戲劇的作品尚不多見。陳錦通此舉無異是開創性的。
出生于七十年代的陳錦通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潮汕人。他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是當代著名油畫家謝楚余先生的學生,現為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美術學副教授。陳錦通創作潮劇作品的潮劇情結是與其生活的環境息息相關的,他的家鄉叫北灣,位于澄海區蓮下鎮,是遠近知名的戲曲之鄉。
提起澄海的北灣,不得不提民國期間著名的“戲老爹”陳遂良。陳遂良外號叫貢爺,辦了兩個戲班,一個叫老源正,另一個叫老正順。這兩個戲班名家、名角匯集,顯赫一時。潮樂泰斗王安明先生就是當時老正順班的音樂頭手,著名的潮劇工作者陳炳光也是出自老正順。陳炳光是潮劇著名表演藝術家姚璇秋老師的伯樂,當年姚璇秋老師還在火柴廠的時候,因其清脆甜潤的唱腔為陳炳光所發現并引入梨園。解放前夕,潮劇最受歡迎、影響最大的有六個戲班,分別是正順、三正順、源正、玉梨、怡梨、賽寶,簡稱潮劇六大班,正是這六大班,后來合并成了廣東潮劇院。六大班之中,澄海的北灣村便占了兩大班。尤其是1943到1949年解放前這7年的時間里,老正順與老源正兩個戲班一直扎根北灣村,是以整條北灣村一直有著濃郁的潮劇氛圍。因為老正順與老源正這兩個戲班,北灣村與廣東潮劇院保持著特殊的關系,每年北灣村都要請廣東潮劇院下屬三個團到村里來做戲。廣東潮劇院的戲在整個潮汕地區非常受歡迎,很多村都以請到廣東潮劇院的戲為榮,北灣村固定每年都是請這三個團前來演出。現在北灣村有兩個大戲場,一個位于松齡園,另外一個位于村文化大樓,一個室內,一個室外,每到節假日,北灣村都弦歌不斷。
出生在北灣村的陳錦通從小幾乎是在戲里浸大的。小時候,他跟爺爺一起睡,爺爺最喜歡到老人組聽潮劇,小錦通每天便陪著爺爺聽戲。直到現在,陳錦通依然保留著聽戲、看戲的習慣,每次回到家鄉,他都要自己買票帶媽媽到汕頭慧如劇場看戲。2019年,汕頭潮劇文化周舉辦,整整一周,陳錦通專程從廣州回家鄉陪媽媽看了一個星期的戲。
盡管從小喜歡戲,但是陳錦通從未想過將戲曲融入自己的創作,一直到2015年。這一年的8月,已經成長為畫家的陳錦通回汕頭述古堂舉辦自己的油畫展。開幕的時候,來了很多嘉賓,當晚主辦方備有一個晚宴,陳錦通有位同學叫林冬瑩的,是潮劇院的一名專業演員,專程趕來晚宴獻藝祝賀。剛好述古堂的董事葉友娜也是畢業于汕頭戲曲學校,與潮劇著名演員張怡凰是同班同學,于是當晚葉友娜與林冬瑩搭檔,一起表演了潮劇《梅亭雪》的選段。也許臺上的表演純屬無意,但是坐在臺下的陳錦通卻存了個心。他坐在臺下聽得心潮澎湃,許多關于潮劇的兒時記憶被激發,他突然有個念頭:“不如創作一批與潮劇有關的美術作品!”
他從未想過將美術與潮劇結合,但是此刻這個念頭卻來得如此自然。
第一張潮劇油畫作品畫的是潮陽區潮劇團的團長林勇悅。林勇悅是潮劇小生,曾經在潮劇《十五貫》中飾演熊友蘭。2015年,剛好該團在排演一個《雙太子》的劇目,陳錦通被朋友邀請過去看彩排,因此林勇悅的一個將軍形象被畫成了油畫。當戲曲中的人物第一次被自己用油彩定格,陳錦通感到非常高興。新題材的拓展,讓他的美術創作找到一個新天地。有了這么一個開始,他的第二個創作對象選擇了潮劇名旦姚璇秋。姚璇秋老師是建國后潮劇發展的一個代表性人物,要畫潮劇題材,絕對繞不過姚璇秋。
姚璇秋老師飾演過許多生動的戲曲舞臺人物,陳錦通選擇了《辭郎洲》中的陳璧娘。這出戲中,姚璇秋老師少見地以刀馬旦應工。在創作油畫《陳璧娘》的時候,陳錦通借鑒了畫冊《璇秋雅范》中的劇照,由于劇照拍攝角度的局限,陳錦通在創作時對陳璧娘整個人物形象的結構難以把握。最后沒有辦法,為了畫好這幅畫,他親自拜訪了陳璧娘的扮演者姚璇秋老師,通過姚璇秋老師對原本姿勢的再現,找準了這個人物形象的精準結構。從劇照到油畫,已經是二度創作,陳錦通根據創作規律又融入主觀的創作思路,對人物形象進行優化,使之成為新的藝術作品。油畫中,戰火紛飛下的天空一片陰沉,陳璧娘頭戴翎子,滿臉堅毅。這幅畫生動再現了特殊劇情下人物的形象與性格,在光線的映襯下,油畫藝術賦予了陳璧娘特有的立體空間感。
剛創作出來的潮劇題材油畫,陳錦通第一時間發給自己的老師謝楚余先生,得到了謝楚余的肯定,并為之提出了修改建議。謝楚余老師是中國當代實力派油畫家,他畫作的最大特點在于將中國的題材與人物用西方古典繪畫手法表達出來,既典雅高貴,又為大眾喜聞樂見,其最出名的代表作《陶》就是一個半裸的美女抱著陶罐,畫中那種中西合璧的美打動了廣大觀眾,使這幅作品成為中國油畫史上被翻版盜印最多的一幅油畫。謝楚余畫現代美女,陳錦通畫戲曲人物,師生倆一個畫現代,一個畫古典,題材方面沒有沖突。謝楚余老師鼓勵陳錦通要借助戲曲人物畫畫出自己的風格。
陳錦通創作的戲曲人物作品經常發在網絡上與票友們進行交流,聽取大家的建議。當成批的潮劇人物作品持續面世,很快便引起了潮劇界的關注。人們對陳錦通的創作表示肯定,建議他可以通過此舉建立一個潮劇人物庫。在熱心票友與專家的支持鼓勵下,就這樣從2015年開始,陳錦通風雨無阻,除了負責學校固定課程的講學之外,平時都是泡在畫室。他不停地看戲,通過視頻與劇照為創作素材,五年來一共畫了50多幅油畫與160多幅水墨人物畫。煌煌兩百多幅作品裱框之后,擺在畫室里蔚為大觀,置身其中,頗為熱鬧。在陳錦通畫的這些作品之中,雖然是以特定演員為造型進行創作,但是他與這些演員大多不認識,純粹是憑著對藝術的感覺進行創作。兩百件作品之中,囊括了當今活躍在潮劇舞臺的眾多潮劇名角與他們所演的部分劇目,同時,有些已經逝世的老藝術家如洪妙、張長城等名家,也通過陳錦通的彩筆栩栩如生地再現。
陳錦通在創作這批戲曲人物畫的時候,分別采用中國傳統的水墨畫與西方的油畫兩種形式。中西結合,兩種藝術形式的交互使用,讓陳錦通的創作如魚得水。戲曲與美術是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陳錦通通過自己的創作,搭建起兩者之間的關聯。作為攝影作品的劇照與美術創作的作品,陳錦通認為,繪畫以照片作為素材,但是可以更加藝術化一點。實際上,當照片與油畫作品擺在一起的時候,往往是創作后的油畫視覺沖擊力會更強一點,因為油畫作品在照片的基礎上,經過陳錦通的藝術加工,實現了取長藏短,尤其油畫作品的質感、人工畫偶然的肌理以及畫布的底紋,所襯托出來的立體感是平面照片所難以媲美的。國畫創作也是陳錦通重要的一種表達方式,而相對于油畫來說,國畫比較講究意境,一筆下去,可以概括很多立體的東西。陳錦擁有扎實的油畫基礎,他將西畫人體結構比例知識以及透視手法融入水墨,使水墨線條可以承載更多內容。
目前,陳錦通的戲曲人物畫的創作已經暫告一個段落,在將這個系列以巡回展覽的形式展現之后,將聽取各方的建議進行總結。陳錦通認為戲曲題材還會繼續做下去,但畫法與作品的形式會稍微變化,使之視覺感更加強烈。
讓我們期待陳錦通先生新作品的出現!
文章作者:黃劍豐
作品欣賞
《曹國舅游潮汕、方展榮》120x100cm布面油畫2019
《潮劇鼓師章振宇》50X100cm布面油畫2021
《潮劇金牌老生王流書》30X40cm布面油畫2021
《潮劇名丑陳邦沐》60X80cm布面油畫2021
《陳璧娘、姚璇秋》110x130cm布面油畫2020
《崔文通-林勇悅》60x50cm布面油畫2016
《東吳君主、張怡凰》60x80cm布面油畫2017
《姑母、鄭莎》60x80cm布面油畫2017
《觀音、王少瑜》110x130cm布面油畫2018
《郭克貴》80x60cm布面油畫2017
《韓愈、王流書》120x100cm布面油畫2019
《乳娘、洪妙》140x140cm布面油畫2020
《鐵梅-王妙嬋》50X70cm布面油畫2021
《戲妝、何平發》66x88cm布面油畫2019
《孝婦、林潔》50x90cm布面油畫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