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變換賽道,陶劍俊從原來的觀望者,變成了局中人。
陶劍俊很忙。入職顏如玉的兩個月里,他始終保持著高強度的工作,小到宣傳文案,大到公司未來的發展戰略,他都會親自過問和拍板。事無巨細、敢于決斷、主動負責的工作作風,給顏如玉帶來了新的氣象,也把顏如玉董事長王中振從繁雜的事務中解放了出來。
陶劍俊很細心。采訪當天時值冬至,北方人喜歡的餃子與南方人喜歡的湯圓同時出現在公司,這不僅融合了南北方的冬至文化,也把員工們的心凝聚到了一起,節日的熱烈氣氛洋溢在整個辦公區。

△ 位于廣州財富世紀廣場的顏如玉辦公區
作為中國營銷界最資深的職業經理人之一,陶劍俊有著二十多年的內外資從業經歷。無論是在市場一線沖鋒陷陣,還是對公司的全面管理,他都成績斐然。在外資企業時,他負責的區域市場,多年業績名列前茅;在內資企業擔任總裁期間,企業的業績更是一路上揚……
不同職位與角色的歷練,讓陶劍俊的眼光與思維更加開闊、包容與開放。尤其是對“后浪”、新技術、新業態的欣賞、學習與接納,讓他充滿著青春的斗志。
這一切正是顏如玉公司所需要的管理人才。顏如玉董事長王中振見到陶劍俊后,慧眼識人,多次力邀。
賽道跨界:創新與堅守
陶劍俊的個性就如其名,帥氣儒雅的外表隱藏著獨有的鋒芒,但談吐間,他的自信與好勝心仍不經意地流露出來。這并非《知識經濟》第一次采訪陶劍俊,雖然他任職的公司與角色都發生巨大的變化,但他勇于挑戰、永遠在路上的心態從未改變。
由從業20多年的行業跨界到一個全新的領域與企業,陶劍俊從原來的觀望者變成了局中人。陶劍俊更多的是興奮,因為在這個全新的公司里,他不僅看到了挑戰,也看到了希望與未來。
陶劍俊告訴記者,身處其中,才發現以前有太多“想當然”。入職顏如玉后,陶劍俊很快就發現新零售行業和直銷作為兩種不同的營銷商業模式,有著完全不同的底層邏輯。
“直銷企業在文化建設、項目落地、地面拓展、系統培訓、管理與服務等很多方面都有著深厚的底蘊與功底。同時,直銷的從業者,無論是管理者還是一線市場人員,大多都經歷了非常完善的培訓與多年的市場實踐,他們的單線作戰能力是很強的。”陶劍俊并不掩飾對直銷模式的肯定。
直銷與新零售和電商市場人員與受眾的差異,導致了兩種模式完全不同的發展方式。“直銷產品售價普遍較高,同時作為一個相對成熟的行業,直銷人的平均年齡普遍偏大;新零售、電商等產品價格低廉,市場團隊形成于微信朋友圈和網絡社交媒體,主要消費者和從業人員更年輕化。”陶劍俊認為,從業人員和消費受眾的年齡分層,導致這兩種模式有著不同的發展邏輯,這也是近年來很多直銷企業大力推行年輕化卻很難落地的癥結所在。“在擁抱年輕化、追趕新事物方面,新零售和電商有著天然的優勢。”

△ 中食營科食源性低聚肽產品
同時,直銷公司大多有著超過十年甚至二十年的發展歷史,整套體系早已成型,加之主力市場龐大,創新面臨著船大難掉頭的困境;而以微商公司為代表的新零售行業崛起于近幾年的互聯網,其血液里流淌的都是“年輕”二字,即便受到新興模式的沖擊,只要及時調整很容易上手。“所謂堅守亦或創新,都離不開土壤,企業底蘊和市場綜合因素很重要。”
戰場上講究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商場如戰場,如果市場是前線,那么公司的文化宗旨、產品研發、制度建設、激勵機制、市場培訓、服務系統等就是糧草,是市場人員沖鋒陷陣的根本保障。但是很多新零售企業缺乏系統的管理支撐、組織支撐、文化支撐甚至最基本的產品支撐,所以才出現了快速崛起又很快隕落的現象。
不過陶劍俊認為,直銷和新零售間并沒有不可逾越的行業壁壘——壁壘是人為造成的,路徑依賴是一個群體跨界的最大障礙。陶劍俊認為只有與時俱進才有未來:“這個時代是被推著向前發展的,行業面臨的問題是‘天時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結果。處于時代當中,我們能做的就是積極擁抱時代,和時代同頻向前。”
在變的同時,陶劍俊認為有些東西必須堅守。
“第一,企業應該立足創業初心,服務消費者,回饋社會。”陶劍俊認為,很多企業被短期利益蒙蔽了雙眼,偏離了堅守正道的長期規劃。
“第二,企業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在陶劍俊看來,企業創新前應充分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保留優勢項目,在短板上進行改革,最終實現1+1>2的效果。“所有的創新都應根據企業自身的情況因地制宜,不適合企業自身情況的創新,可能適得其反。對那些經銷商與企業粘度過低的公司而言,過多、過快的變化反而會令經銷商失去方向。”
“第三,企業要主動擁抱新技術,應用新科技的力量為市場賦能。”陶劍俊很認可安利公司的做法,通過互聯網改造工具流,為經銷商提供實實在在的幫助。“安利公司通過創新升級,更多是賦能經銷商打造更為先進、方便的工具流,例如直播以及線上工具等,而非改變其作為根基的直銷業務和主打的直銷產品。”
牽手顏如玉:透過現象看本質
2021年從原企業離職后,陶劍俊收到了近10家企業的邀請,他都一一婉拒了。他的初衷是自己創業并已經開始實施,但所有的計劃都因顏如玉的邀請而改變。
本著對人對己負責任的態度,陶俊劍先后5次飛到廣州考察,一次比一次深入,一次比一次看到希望和信心。此時的顏如玉正遇到發展瓶頸,董事長王中振與陶劍俊的數次促膝長談,坦率而直接,就是希望陶劍俊這樣既懂管理,又懂市場的全能型人才的加盟,能帶領公司突破瓶頸,讓顏如玉市場煥發生機,再創輝煌。
在陶劍俊眼里,董事長王中振為人率真、正直,對企業滿懷熱忱,對事業發展充滿企圖心。雖然整個新零售行業面臨著大洗牌,但王中振對立足肽產業,發展肽產業的初衷沒有絲毫動搖,對顏如玉產品與肽技術的先進性堅信與執著,令陶劍俊動容。
在對支撐著顏如玉產品先進的研發與生產的中食營科生物科技公司、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進行實地考察后,陶劍俊終于做出了事業上的抉擇。

△ 中食營科由顏如玉控股、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參股
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是我國食品行業歷史上最悠久、規模最大、綜合實力最強的國家級國有研究機構之一,1999年轉制為中央直屬十二家大型科技型企業之一,2017年完成公司制改制,擁有國家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和博士后工作站,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創新型試點企業,與顏如玉公司多年來保持著長期的技術合作關系。
中食營科生物科技公司則是由顏如玉控股、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參股的現代化大型高新技術企業,從事食源性低聚肽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食源性低聚肽生產車間年產量可達1200噸。顏如玉公司最受歡迎的拳頭產品“膠原低聚肽藍莓果飲”就出自中食營科。收購中食營科后,顏如玉又斥巨資投入建設145畝總部基地,全力打造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中國肽谷”產業鏈。


△ 中食營科食源性低聚肽生產車間年產量可達1200噸
喜歡透過現象看本質的陶劍俊,在親自考察了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和中食營科生產基地后,吃下了一顆定心丸:“產品是企業的生命線,一切不以產品品質為導向的銷售都是虛的。顏如玉有如此強大的技術背書和產品生產能力,何愁未來沒有更廣泛的市場空間?”
陶劍俊認為,夯實的生產能力和強大的技術研發實力,是支撐顏如玉在經歷市場沖擊后仍能存活下來的重要支柱,這也將是他入職顏如玉后將重點經營的領域:“顏如玉今后要走一條用產品說話的制勝之路。”
賦能市場:和時間做朋友
入職顏如玉后,陶劍俊立刻就動了起來。他走遍顏如玉上上下下,內部會議一個接一個地開,在對顏如玉做出全面了解后,很快制定出了短期的管理路線和發展框架,未來五年的詳細發展規劃也將在2022年初公布。
講起這兩個月的工作經歷,陶劍俊難掩興奮。他告訴記者,顏如玉有很多優秀的經營傳統,也存在不少管理短板。率性的陶劍俊將發現的問題都一一列出,再對應給出解決方案,直接呈報到董事長王中振手中。“和董事長溝通非常順暢,我們倆習慣當面指出問題,當面解決問題。”
閱盡千帆的陶劍俊與董事長王中振達成共識:顏如玉要耐得住“寂寞”,把發展的時間軸拉長,和時間做朋友。“前期夯實基礎,對企業而言,這樣的慢就是快。”
和時間做朋友,是陶劍俊在采訪中對記者說得最多的一句話。他喜歡站在時代背景下看待事物發展,認為新興商業模式是伴隨時代發展應運而生的,“只有和時代同頻,我們才能找到前行的正確方向。”在近幾年的商業浪潮中,很多企業因互聯網而興,又因互聯網而衰,這正好印證了陶劍俊的觀點。

△ 顏如玉部分產品展示
直銷、微商以及更多數字新零售企業,目前遇到的最大的發展困境莫過于流量轉移——私域流量被抖音等短視頻、直播平臺稀釋。針對這個問題,陶劍俊為顏如玉制定了搶占流量的“一體兩翼”發展規劃。
“一體”是指在顏如玉原有的營銷基因上進行更新升級,告別過去單一的銷售模式,轉向以產品為導向的數字新零售企業。這也是顏如玉未來發展的基調。
“兩翼”則分別針對線上與線下,解決吸引流量與留存流量兩個問題。
“左翼”堅定不移地擁抱“視商”,即高效進入短視頻、直播生態。擅長融合新業態的陶劍俊告訴記者,人在哪里,生意場就在哪里。顏如玉將在短視頻、直播平臺深度搭建營銷場景。落地不是口號,顏如玉將切實為市場人員提供最為便捷、易上手的線上工具,幫助市場人員快速利用短視頻、直播營銷的方式轉變。同時,顏如玉還將利用資金與技術支持,為營銷人員提供扎實的后續能量補給站,例如網紅孵化基地等具象化保障。
“右翼”則穩步推進“千城萬店”戰略,牢牢抓住線下體驗這一抓手。陶劍俊認為,無論互聯網和移動端發展到什么地步,人的社交屬性不會變,這就導致營銷不能完全脫離線下。顏如玉將以覆蓋全國各地的社區店為服務基地,為消費者提供體驗產品的機會,為營銷人員開拓展業平臺。
除此之外,陶劍俊與董事長王中振共同制定了多項具體發展戰略,很多已經開始實施,馬上到來的2022年,將成為顏如玉的戰略轉型之年。
對顏如玉而言,擺在面前的是一個體量超過萬億的超級市場,陶劍俊則肩負著幫助顏如玉在這片藍海中揚帆遠航的重要使命。
記者手記:最好的改變是融入
陶俊劍很自信,但他也有很強的時代危機感。記者一直在思考他不斷提及的“和時間做朋友”的深意——無法和時間做朋友的人,時間就會成為敵人。再有才華、再強大的人,一旦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淘汰就是必然的結果。人如此,公司亦如此。
“悠久”這個詞,既代表著發展的底蘊,也背負著歷史的枷鎖。如何在保留底蘊的同時,卸下負擔輕裝前進?這是一個巨大的命題。壯士斷腕,說容易,要做到卻很難。陶劍俊以“底層邏輯的不同”來區分微商與直銷的差異,看問題可謂一針見血。對“底層邏輯”的改造是大破,但大破之后就一定能大立嗎?所以與其在舊的賽道上不可為而為之,不如換一個全新的賽道。陶劍俊做出了很明智的職業選擇。
陶劍俊毫不隱晦地表達著對匯聚了大量年輕人的營銷模式的看好。“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將來。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戀心;惟思將來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戀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進取。惟保守也,故永舊;惟進取也,故日新……”梁啟超先生在《少年中國說》里大力謳歌年輕人的進取與奮斗。社會的進步是由年輕人推動的,這一點沒有人質疑。那些在“前浪”眼中青澀懵懂的“后浪”們,正在改變著世界與時代。他們的意識、文化、判斷等正通過互聯網匯聚起強大的力量。
與其羨慕“后浪”,不如融入“后浪”,只有這樣,才能與時代同頻,才能與時間做朋友。陶劍俊看得很遠。除了讓“后浪”來改造自己,陶劍俊也希望像魯迅先生在《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一文中寫的那樣,用自己豐富的從業經驗、執行力,管理力,“肩住了黑暗的閘門,放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這是陶劍俊給自己在顏如玉的使命。
陶劍俊的躬身入局,拉開了顏如玉的變革之幕。蛋從外部打破是毀滅,從內部打破是新生。顏如玉董事長與顏如玉公司面對變局,選擇了陶劍俊的同時,也選擇了從內向外的主動出擊。祝福王中振,祝福陶劍俊,也祝福顏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