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壁虎看KOL(ID:bihukankol),作者: 望汌,授權轉載發布。
張韶涵,無數 90 后成長路上的青春記憶。
一首《隱形的翅膀》,可能陪伴了很多人度過了人生中最艱難的時光。甚至一度在某年高考中,“隱形的翅膀”還成為了作文題目。
9 月 12 日,張韶涵在抖音開啟了直播帶貨首秀。這場由歌手向主播的跨界,張韶涵究竟給我們交了一份怎樣的答卷?
來跟隨我們今天的推文來看一看。
01
“韶主請留步”,直播首秀復盤
張韶涵的直播首秀,說實話,并沒有在第一時間讓全網觀眾留下印象。
甚至在時間為 2020 年 9 月的這個節點,小編相信“XX直播首秀”的主題,已再難以讓人震驚或注意。消費者迎來的入局的明星太多,已經調動不了他們嚴格的神經。
首先,還是讓我們來一起再回顧一下當晚的直播數據。
據壁虎看看抖音版的數據顯示,張韶涵當晚共直播超 5 個小時,銷售額約為 1085 萬元,訂單數量約為 7 萬單。
在商品方面,本場直播最高售價的商品為 6980 元的大拉菲紅酒,除去此款紅酒,售價超過千元的還另有 4 款商品。價格在最低方面,除了 1 元的福利秒殺商品,最低價的商品為 20 元的良品鋪子零食禮包。
縱觀所有商品的價格信息,小編發現在直播首秀上張韶涵的選品還是有所考量的。并沒有想通過高額的商品單價去提高自己的銷售數據成績,走的其實還是一個偏保險的路線。
在商品的類目屬性方面,張韶涵帶貨最多的品類就是美妝類。
相比于一些主播首秀時,會偏向一些食品類與生活日用品類為主,張韶涵偏向美妝也是發揮了其獨有的優勢——張韶涵在小紅書還擁有著 500 萬以上的粉絲,其小紅書分享的內容大多是一些護膚筆記。
圖:張韶涵小紅書
壁虎看看抖音版官網數據顯示,在單品銷售額排行榜中,前 4 個商品都是美妝類目。尤其是單品銷售冠軍韓束玻尿酸禮盒,以 399 元的單價創下了近 150 萬的銷售額。緊隨其后的蒂佳婷面膜套裝,也以較小的差距創下了近 140 萬的銷售額。
02
首秀真的能助力直播帶貨嗎?
明星直播帶貨,我們觀察了這么久,其實噱頭無非就是“首秀”或是“低價”。
當“首秀”多了,觀看直播的路人觀眾,自然就會開始對各種首秀逐漸失去興趣。而額外激動的只有各路明星的粉絲們,最終偶像直播、粉絲狂歡、路人佛系,仿佛就構成了現在各個明星直播首秀的現狀。
但是回歸到帶貨成績上,我們又不禁有所疑問, 1000 萬該是一個明星直播帶貨首秀的成績嗎?
或許我們早已習慣某明星直播首秀銷售額過億、某明星直播首秀銷售額 7000 萬的新聞,當再見到銷售額僅為千萬級別的首秀數據時,會對明星有所質疑。
張韶涵直播首秀銷售額沒有得到更大的突破,小編認為存在以下三點原因:
1
張韶涵目前在抖音內的粉絲其實并不算多,小編同樣打開一位歌手鄧紫棋的抖音主頁,大家可以看見無論是粉絲數還是單個視頻的點贊數量,張韶涵的數據相比來說都是較低的。
圖:張韶涵與鄧紫棋抖音主頁
鄧紫棋雖然不直播帶貨,但是當有一天她選擇了這項業務,那么鄧紫棋超高的粉絲量與粉絲互動數,會為她的直播進行強大的助力。
2
抖音與小紅書的粉絲重合率并不高。雖然張韶涵在抖音直播首秀前就已在小紅書運營許久,不斷分享護膚筆記,但是小紅書的用戶相較于抖音其實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差別。
并不是所有的小紅書粉絲最終都會轉化到抖音上。
3
本場直播,張韶涵的帶貨人設不甚清晰。眾多周知,帶貨也是需要一個人設的。而此人設又區別于日常的人設。
小編給大家舉個例子,劉濤無論在平常給大家留下的人設印象是什么,可能是國民好媳婦,也可能一直是在《歡樂頌》中留下的干練精英的形象,但只要當劉濤出現在直播間,她的表現就會讓我們忘記以上的人設,而一致轉變為接受她嚴格選品、細心對待直播間觀眾的耐心、負責人設。
而張韶涵這場直播,雖然還在直播中唱歌進行寵粉,但這畢竟不是一場粉絲見面會,最終的落腳點其實還應是一場帶貨直播,所以,就應該有帶貨主播的人設。
03
直播帶貨首秀會越來越冷靜
當直播帶貨之于普羅大眾已出現良久之時,不可避免的會讓大家感到審美疲勞。畢竟一開始,大家對直播帶貨只是電商的一個形式的這種感知并不強烈,都當做行業的重磅新聞來進行看待了。
而當直播帶貨經過了長時間的發展,大家逐漸的感知到了這種規律,“首秀”這種字眼的光彩,其實就已經消失了大半。
不僅僅是小編在本文中提到的張韶涵,其實在蔡少芬在 8 月 29 日也在抖音進行了直播帶貨首秀。
蔡少芬的直播帶貨首秀銷售額則只有約 180 萬,這個成績甚至還不如一些達人主播。
明星確實在音樂圈或是影視圈有著不錯的粉絲基礎,但是粉絲基礎和是否被更多的大眾所接受是兩回事。
甚至說白了,在直播帶貨的終極奧義為省錢的背景下,消費者們其實也并不在意是誰進行直播帶貨。消費者們需要的僅僅是專業、負責、細心、耐心的主播,以及高質、價優的貨品。
雖然目前還是會不斷有明星加入帶貨直播,可能他們只是想嘗試一條新的賽道,或是配合有合作關系的商家打造品宣專場。但說到底看似“涼了”的數據背后,其實是這個行業的冷靜與成熟。
只有不再依靠營銷炒作,而以專業說話的時刻來臨時,才是這個行業最健康的狀態,也是能長久發展下去最正確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