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藩
兒時印象與蠡測
我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外婆的澎湖灣”,而我心中的“澎湖灣”就是外婆家所居的“天水湖”。
2021年,當省內專家確定碧玉鎮岳岔村是幾百萬年前形成的天然高山湖泊遺址時,一種激動、釋然之情溢于言表。激動是因為我的外婆家竟然住在“天水湖”里;釋然的是多年來對“天水”的追尋到此告一段落,有關甘肅歷史上存在的“漢武帝置天水郡治平襄縣址”的問題徹底解決,史書上記載的天水郡“郡前有湖”終于得到印證。
兒時并沒有“天水湖”的概念,上店子人世代有“七里甜(天)水”低搬遷了五六次。為什么搬遷,說不清楚,在長不到十里的一條溝邊建龍王廟,他們更說不清楚,最有理由的說法是為了祈求風調雨順。外婆家住在村子西面的一處高臺上,場院下面是一個澇壩。好像表哥曾說過以前是一眼泉,是岳岔許多泉眼中的一個,這里泉水都能煮鴉片,更巧的是我們張家泉(在雷岔溝紅土坡)水也能煮鴉片。孩提時懵懂,長大了才知道唯物上這叫湊巧,唯心上這叫因緣。
記憶里的外婆雖老了,但年輕時的風韻尤在,個子不高,清瘦麻利。衣著雖舊,整潔如新。眼睛深邃明亮,五官齊整。慈眉善目,的傳言,外婆家所在的岳岔村人也不知道,只知道有座龍王廟由高到達觀開朗。總見她踮著小腳出出進進,沒有閑下的時候。其實外婆一直把苦當樂,笑對人生,要不然如何將獨孫從襁褓養到大呢!聽母親講,外公和舅舅、舅母都憨厚老實,生產隊將兩窖洋芋籽放他家。結果饑年死守著洋芋窖,活活把自己餓死了。外婆任勞任怨,含辛茹苦地撫養著孫子,心里有多苦只有她清楚。好處是老天有眼,1970年左右,成功將孫媳婦娶進門。我的表嫂雖時常身體有恙,但肚子爭氣,前后生了三兒一女。外婆活了七十八歲,最后帶著笑容離開了人世。
兒時最快樂的莫過于跟著母親去外婆家,七里多的路程一蹦跶就到。一進門外婆早早端著糜谷面饃饃等著我們兄弟姊妹這群餓狼,外婆總是喜眉笑眼地看著我們狼吞虎咽地吃光抹凈,才和母親進屋說話。
表哥十五六歲時就是生產隊的半個勞力,閑暇時會帶著我們到溝溝岔岔轉轉。貫穿村莊的一條深溝足有七八十米,一條羊腸小道蜿蜒曲折通向溝底。溝底泉眼密布,流水潺潺,口渴時無論爬在那一眼泉邊喝上一口,皆香甜可口,沁人心脾。表哥說,整條溝里的泉水流下去,到了岔口取水口,你們在那就擔水做豆腐、釀醋、下粉條。過去你們張家的光陰就是靠這水攢下的。我才知道,這甜水有恩于張家。后來聽爺爺常常講起張家老祖初來碧玉學手藝的事,方知表哥所言不差。溝底還有一種不知名的草,開著藍色的小花。表哥說那是蒲草,一種只有在南方生長的草。近年來,岳岔退伍軍人郭芳全多次帶人實地勘察時,發現這種蒲草就叢生兩個水灘之間。
最令人難忘的是,跟著表哥到大泉擔水。大泉離表哥家一里多路,在漩渦生產隊附近。這眼泉不是一般意義的泉,而是一個水潭,幾個冒眼突突往上翻水,常年不溢不涸,水質純凈。可惜這眼泉在農田基本建設時打水壩壓埋了,沒幾年水壩干涸,附近幾個生產隊社員吃水發生困難,公社派人毀壩找泉,泉眼卻不見了。岳岔人開始到溝底擔水吃,這一擔就是幾十年,直到幾年前吃上了從洮河引來的自來水。
表哥名叫岳六九,在跟上他亂轉的過程中,我驚奇地發現,整個岳岔大隊幾乎所有的地名于水有關。比如漩渦生產隊在半山上,與水毫不沾邊,怎么可能起這個名字呢?甜水湖合作社辦公區西南大山名叫阻兒上,這又意味著什么?我在牛谷河邊長大,年年都能看到洪水,有時當岳岔洪水與雷岔洪水相碰時,形成的漩渦大得嚇人。表哥的解釋是,原先這一帶水很大,起漩渦于這里,說得讓人好生驚奇。直到今年“天水湖”遺址確定后,才豁然開朗。這是后話。
我19歲當了兵,退伍后就參加了工作,與外婆見面的機會越來越少。有時抽出時間見一面,也是匆匆別過,以致留下許多遺憾。1985年開始,我參與《通渭縣志》資料收集,先后拜讀了何鈺先生的《天水郡治平襄縣址考》和陳守忠先生的《通渭縣建置沿革考》,均論證甚詳,斷定碧玉上、下店子漢堡為“拱衛天水郡的軍事設施”,“今通渭縣城就是平襄縣址”。后來翻閱史料,覺得史書上所謂的“郡前有湖”“五城相接”、溫谷水“歷三堆南”,均在通渭縣城了無痕跡,倒是在碧玉上店子找到對應存物。經過二十年的調查,首先確定了“三堆”的位置,即今上堆漢堡(俗稱大墩)、中堆碧玉關、下堆今青陽寺址。根據漢代古城遺址和老人傳說,加上老照片分析,“五城相接”也依稀可見。只有“郡前有湖”無跡可尋,沒有想到“七里甜(天)水”這句傳言里所隱藏的信息,只把眼光放在“郡前”二字上。由于過去碧玉關東南與青陽寺之間有一條石墻相接,俗稱“天生橋”。石墻中間為水道,水道下面是一道很高的石坎,每年牛谷河、牛洛河發洪水,往往在石坎上、下游形成深潭,水面寬廣。最后一次深潭出現于1986年,當年還有在人溺亡。古代水量大,深潭年年存在是可能的。另外,上店子有兩處“海眼”,一個在郡城內,一個在城東數百米處,這也 符合另一本史書“城中有湖”的記載。但對青陽山后的岳岔全村地勢呈“鍋底”狀并未考慮,也許是青陽山擋住了雙眼,限制了思路。直到岳岔退伍軍人郭芳全帶團拍攝到鍋形圖片時,才恍然大悟。
岳岔村占地面積5400畝,359.64萬平方米,合3.6平方公里。地處北緯35.13度左右,東經105.35度左右,其中郭岔海拔1803米,岳岔海拔1851米,扎扎嘴海拔1800米,甜水湖公司辦公區1818米。全村250戶1021人。湖址東西長2公里,南北寬1至1.5公里。北有梅花山,西有旦咀山、南有虎食(火石)屲山,湖址呈“鍋”形,上湖東口高出下湖口(今龍王廟址低于岳岔小學2米)。正中一條東西向的深溝,小溝岔數十條,皆有泉眼,其中郭岔泉眼甚于岳岔,水位也高于岳岔泉眼,在郭家岔高林寺山麓海拔1874米處有一泉眼,全莊人叫久泉,水質清澈透明,冬夏無增減是,久泉海拔高于岳岔小學23米。每逢大旱之年,郭岔人就來泉旁“要雨”(祈求降雨),且每每都應驗普降甘霖,為此全莊人對此泉尊為神泉,心存無比敬畏。從山麓到溝低1公里上,曾經大小泉五六眼,且全是紅土積層,水質清澈甘甜。俯瞰“天水湖”遺址,郭岔、岳岔湖相對獨立,各有水源,且郭家岔東南西北對稱四溝泉眼茂密,尤其是柳樹溝和灰溝如今都是泉水匯聚,日夜奔流。根據史書“冬夏無增減”的記載,岳岔湖址應為“南湖”,郭岔湖址應為“北湖”,兩湖水口分別在甜水湖合作社辦公區東門和郭家岔扎扎嘴兩處。今岳岔、郭岔社坐落于湖底,其余各社居于半坡。說明居于湖底的遷來時間遲于居于半坡的。幾個地名都與水有關,比如水灘(2處)、漩渦、大灣、小灣等。
那么,“天水湖”潰壩前,水面多大,水深幾許?現在只能從龍王廟的幾個舊址測想。
今龍王廟建在湖底臨溝處,龍王畫像為龍頭,似騰飛出水狀,與史書記載“有龍出是湖”相吻合。今岳岔也有“龍王出水”的傳說。供桌上的鐘磬銘文有“嘉慶十七年(1812年)造。秦安縣碧玉鎮岳岔”字樣。證實歷史上確有通渭縣碧玉鎮和秦安縣碧玉鎮。龍王廟舊址在今岳岔小學附近,說明舊龍王廟是岳家遷住湖底上百年之后才重建的,因為達到百年,才能繁衍多姓人家修廟。
岳岔因岳家遷此而得名。按岳家自謂是從湖南遷來。資料顯示,湖南益陽房為最早。其譜系是:岳飛—雷—甫—覲。覲之后十七八代,一支輾轉遷岳岔,為岳岔房始祖。時間大概在清乾隆五十一年(1712年)左右。岳家初來分為四房,長房武術傳家,十數世傳至我外公岳奘雄、舅舅岳建這兩代,武藝仍然精湛,經常和我祖父、小河子武藝家“以武會友”。長房也有學文的。岳鐘瑞(1862—1945),出生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字緝五,排行老大,鞏昌府秀才。鄉試落榜,后從父學醫。娶何家那坡女何氏為妻。一生教私塾、行醫。八十歲自作詩:“日如泥神夜如尸,誰知年老竟如斯。八十還會再有幾?見面之情永別辭。”岳鐘瑞80歲生日照據說二房無后,由長房世代頂門。三、四房人口較盛。多年后,分出一支遷榆中,榆中房視岳岔為祖地,多次來岳岔祭祖、拜廟。
岳家遷來時,湖水肯定已干涸。那么,離湖底高20米居住的漩渦李家、大小灣劉家遷來時,湖底肯定是濕地,甚至有水。漩渦一名就由附近地下水上沖湖面形成漩渦而來。湖水下泄,深溝形成,湖底住人當在清乾隆年間,因為張家老祖二房乾隆年間遷郭岔陰坡。看來,清乾隆年間是湖水干涸的大體時間。至于漩渦李家、大小灣劉家遷來的時間肯定在乾隆以前。據說比李家、劉家更早遷來的是趙家、柳家、姬家,其中趙家為天水所出,漢代就在碧玉;姬家在碧玉有數戶,柳家不知遷往何處,只在郭岔留有“柳家灣”的地名。聽說,岳岔龍王廟由高到低遷移五六次,先后從梅花山坡到山下,從山下遷移水灘,再從水灘移到岳家堡子,后來又從堡子遷建現在廟址。如果第一次龍王廟就建在離岳岔小學廟址高40米的梅花山坡上。可以想象,當時這里湖光山色,湖面廣大,水波蕩漾,湖邊草木蔥蔥,牛羊、棗紅馬山間悠閑,一派牧園風光 。
龍王廟是土木結構建筑,最多60年就要重建。由1812年上推240年,是1572年,即明隆慶六年。這個時間點應是李、劉家遷來湖邊的大概時間。整個明代至清初,是人口大遷徙的時代。這時,“天水湖”周圍村莊已多,幫助湖邊新、老戶修建龍王廟是可能的。由此再往前推至新石器時代,湖邊有無祭祀場所或廟宇一類的建筑,除了青陽寺外,就很難推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