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冬天一場大雪降后,令人在不禁不由中憶起了〔宋〕盧鉞的《雪梅·其二》: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并作十分春。
當鼠年的暢月,一場瑞雪過后,印證了《雪梅·其二》詩尾的注釋:像春天一樣艷麗多姿,生氣蓬勃。
當走進湖南省株洲市荷塘區徐家塘村時,映入眼簾的是路面潔凈無塵,一條條縈繞環連的村道,既是“產業致富路”,又是“生態宜居路”,將沿線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有機融合,推動了該區未來五年“一區兩城”的新興戰略,擘畫鄉村振興的宏圖,拓展村民“幸福小康路”的錦繡前程。
該村著力于經濟建設,在政府的宏觀調控之下邁上了一條快速、健康發展之道。“遠東機械產業園”的成立,猶似“唱出一臺紅娘戲,引來四方相親人”。該產業園現有八九家企業如雨后春筍一般“快速成長”,形成了“工業化”村莊,緩解了剩余勞動力就業難的困局、促進了村民的能動性和積極性――“保持勞動者質樸的本質”亦蔚然成風。
該村在大力發展水稻種植的同時,花木花卉的種植亦是并駕齊驅。全村擁有一千余畝水稻種植面積,均無拋荒撂地的現象的發生,書寫了村支“兩委”務實求真的理念。正因村支書周占民所言,“做點實實在在的事,無須論之功德名利,只求俯仰無愧。”樸實無華的話語,綴滿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領頭雁”的衣冠勝雪。
鼓勵學生“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囊螢映雪的求學取進,以有限的資金作為獎勵的方式為“二本”(含二本)以上的學生“攀峰搭梯”,為該村的人才培養夯實了堅實的基礎。
敬老、愛老、尊老,此不啻是一種傳統相承,更是一種懿德之美的善孝之舉。《弟子規·敬老篇》:“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該村針對本埠內的老人在重大節日期間,或定時與不定時進行看望慰問,送去一份頤養天年、健康長壽的祝福!
圍繞著鄉村振興這一話題,村支書周占民打開了話閘:“致富先修路,這是一個毋庸置疑而又現實的道理。在本屆任期內,將不遺余力地完成村域道尚未硬化的路面,徹底告別‘下雨一身泥,天晴一身飛’的狀況”。折射出一個共產黨員辦實事的“使命”銘記之牢,舍我其誰并是擔當的“初心”的莊嚴之承諾。
農村工作“點多、面廣、路寬、線長,上要認真貫徹上級黨委政府的工作布暑和安排、以及各項精神傳達;下要協調各項工作正常無誤的開展。民坊糾紛大到集體矛盾的調處與化解;小到家庭糾紛的勸導與調和,無一不是悃愊盡心而致,赑屃而為。”用村支書周占民的話來講,耐心、細心、盡心、用心,農村各項工作的開展才有“始終”之果,不負眾望之基。
?
面對疫情的聯防聯控,該村村支“兩委”始終繃緊了“常態化”的這根弦,堅持科學管理及應急處置相結合,正因壓實了責任、明確了工作的“主導性”,每逢疫情來襲,“病例歸零”。
堅持上班制不“脫”崗、不“離”崗,假期日輪流值守的原則,贏得了村民的嘖嘖稱贊。
該村現有黨員80名,轄30個村民小組,人口將近3000人,無疑,村支“兩委”的工作任重而道遠。在貫徹執政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黨組織及本村黨員大會的決議的實施外,集體經濟組織的“班子”成員的親和力,凝聚力是負重前行的一個標本。――這個標本,將記錄新的篇章,載入村級發展的擘畫之中。
蔚藍的天空,襯映著該村的美麗,心中油然而生流連忘返之感。
作者: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