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在臺下學習到登臺演講,從以小剪刀、小鑷子參展到引領眼科醫學發展,在眼科醫學領域,中國眼科界從無到有、從量變到質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近10多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眼科醫生貢獻了自己的智慧、經驗,發表了很多高水平的學術論文,引領著眼科醫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醫藥企業奮發圖強,帶著自己的產品走到舞臺中央,成為國際眼科醫學交流中的中國亮點。中國眼科醫學正用實打實的成績,向世界展示著中國和中華民族的自信。
5月,在“朗沐上市七周年慶”上,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孫興懷教授回憶過往時不無感慨的說道,近年來,中國各行業乘風破浪,逆勢而行,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績,眼科學也不例外,如今中國眼科醫學有了自己的自主創新藥品,有了世界一流的眼科技術,這是乘著國家發展的紅利,一代一代眼科人共同努力的結果。為此,《醫師報》特別策劃《朗沐7周年·見證》系列報道,與醫界同仁們一同探索屬于中國眼科民族創新藥的時代印記。
艱難中起步:在臺下學習 以小剪刀、小鑷子參展
1986年,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副院長魏文斌教授剛參加工作,來到醫院眼科的他,深切體會到了什么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即使是那時已處于全國領先的北京同仁醫院眼科,科室里的醫療器械和藥品也少得可憐,絕大部分藥品都是仿制藥,就連常用的眼藥水都是仿制國外的。國外先進的治療理念和創新藥物,都要經過很長時間才會傳到國內,那時中國的眼科醫療可以用“一窮二白”來形容。
“跟著走,學著做,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的眼科界臨床研究還是跟步走的狀態。”魏文斌教授介紹,那時候國外哪個領域熱中國眼科醫生就跟著做,但做的也多半是回顧性研究,與國外臨床研究的質量存在著很大的差距。
“改革開放,開展國際合作,是國家發展邁出的重要一步。”中國醫師協會副會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陳有信教授則回憶說,那時的中國眼科醫生,渴望了解世界先進的技術和理念,他們或到發達國家留學,或去做訪問學者,或參加國際會議,以各種各樣的形式走出國門,去吸收先進的理念與技術。“那時候我們主要是學習,在國際會議上很少有中國醫生發言、做主持人。”
而那時各種國際會議的展會上,眼見之處全是外國品牌和產品,幾乎看不到中國的任何產品。后來,慢慢地在一些小小的展位上,出現了中國制造,但也僅僅局限于手術用小剪刀、小鑷子等,依然是展會中的配角,聚光燈的位置還是被外國品牌的前沿產品把持。
獲國際認可:走中國特色科研之路 讓眼科醫學站在舞臺中央
隨著國家的進步與富強,中國眼科醫學不斷進取,通過學習、切磋,提升著自身實力。越來越多的中國眼科醫生走上國際舞臺,發出自己聲音,展示中國人的風采?,F在,中國眼科醫學針對中國眼科發病特點,在臨床研究中注入自己的想法,設計更科學,采用國際認可的研究方法,取得了亮眼的成績。比如眼科息肉狀脈絡膜血管病變、眼科腫瘤領域等,中國眼科醫生都做出了具有中國眼科特色的臨床研究,在國外高等級期刊上發表,讓中國眼科科研水平大大提升,逐漸被國外學者接受。
同時,我國眼科醫藥和器械也走到了世界眼科舞臺的正中央,以創新生物藥的代表——朗沐(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為例,其在臨床療效上達到了國外同類藥品的水平。在朗沐的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AMD)、病理性近視繼發的脈絡膜新生血管(mCNV)和糖尿病黃斑水腫,這三個適應證獲批的過程中,魏文斌教授牽頭了視網膜靜脈阻塞合并黃斑水腫的康柏西普治療的臨床多中心研究,該臨床多中心研究持續了兩年多。魏文斌教授表示,該研究無論是試驗設計,還是試驗質量的監控,都與國際上接軌,被國際同行所認可。
而朗沐投入市場的臨床結果,也讓整個中國眼科醫學界獲得了滿滿的信心。研究結果顯示,康柏西普治療視網膜靜脈阻塞的黃斑水腫,無論是分支靜脈阻塞還是中央靜脈阻塞,應用半年后都獲得了良好的效果,與國際上同類產品相比,康柏西普療效毫不遜色,這也堅定了中國眼科醫學界對自主研發國產藥物的信心。
魏文斌教授認為,中國眼科醫學要走自主創新的道路,臨床研究水平的提高也是在促進中國的創新藥接近臨床、進入臨床,中國的醫藥企業要能夠站到國際舞臺上,為中國老百姓真正的帶來實惠。
展望未來:不讓別人“卡脖子” 用創新讓路越走越寬
“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要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科技創新能力是最大的助推器。醫藥行業擔負著保障人民健康的偉大使命,為了不讓“芯片卡脖子”事件在醫藥行業發生,醫藥創新任務艱巨,更需砥礪前行。
作為一位具有家國情懷的眼科大家,陳有信教授在不同場合積極呼吁國產的重要性。他表示,作為14億人口的大國,如果行之有效的藥物、醫療器械研發制造不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里,會有很大的風險。疫情期間,因各國封鎖,進口延滯,很多藥物無法及時進口,這種弊端已經顯現。
陳有信教授表示,要承認別人的東西質量上有優勢,虛心學習,就像火星車落到火星上時,總工程師說:我們跟美國的好奇號仍有很大的差距。有差距不要緊,認清差距,邁開步努力追趕就不晚。“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陳有信教授希望,國人一定要自強,要有決心勇敢地創新,企業與醫生合作,一定能制造出更多高質量的產品惠及廣大病患和人民。
孫興懷教授總結道,雖然以前我們依靠國外進口,但是現在自主研發也越來越多,如民族企業成都康弘藥業,就是其中的標桿,其研發的新一代抗VEGF融合蛋白,是中國首個獲得世界衛生組織國際通用名的擁有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I類新藥。還有其他企業,在診療設備、手術設備、人工晶體等方面都不斷創新出現,而且產品質量與國外相比也不遑多讓,有的甚至還出口到其他國家。“這是我們眼科醫生的驕傲,更是中國發展的驕傲。”孫興懷教授對中國眼科的未來充滿希望。
近些年,中國眼科界所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沙眼已基本被消滅了,白內障復明活動正在穩步推進中。在偉大的民族復興夢中,眼科醫學筑夢光明,讓每一個中國人擁有一雙光明健康的眼睛。同時,眼科醫療隊做為“一帶一路”建設的先頭部隊,為沿線國家做了很多的白內障復明手術,改善了當地民眾的健康,取得了非常好的社會效應,彰顯了大國的風范。
而在“一帶一路”建設提出后,康弘藥業積極響應并參與,相繼加入“一帶一路”眼科聯盟和“一帶一路國際光明行”項目,向世界傳遞中國企業的公益力量。正如康弘藥業集團董事長柯尊洪所說,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可阻擋,中國醫藥國際化的道路不可逆轉,康弘洗牌替代進口藥為國人送去光明使命不變,康弘將繼續深耕眼科、回報眼科學發展的戰略也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