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國衛生健康服務體系創新高峰論壇于12月11日至12月12日成功舉辦。本論壇由中國醫藥教育協會、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主辦,艾社康承辦,與阿斯利康、輝瑞、強生、默克、楊森、優時比、勃林格殷格翰、HLT、聯影醫療通力合作,邀請70余位政策、學術智庫、醫院、企業等領域重磅嘉賓分享,致力于推動以人為本,以健康為中心的創新理念,助力優質高效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
本次論壇得到了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的首席媒體支持,并攜手眾多主流媒體作為合作單位進行全程在線直播。本次論壇共覆蓋10多個直播平臺,200多萬在線觀眾,氣氛熱烈。
隨著價值導向的衛生體系轉型成為國際共識和主流,為了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和效果,“以人為本的整合衛生健康服務”模式已成為全球范圍內所共同倡導的最新趨勢。許多先進衛生體系都在不同程度上就該領域進行著積極探索與實踐。在《“健康中國 2030”規劃綱要》、“十四五”規劃、2035年遠景目標等政策指引下,我國高度關注衛生健康服務體系的創新發展,不斷明確整合型服務體系是未來發展方向,更提出“優質高效”的具體要求,對醫療信息化建設、基層衛生、人群健康等領域鼓勵創新,以全面推進衛生體制改革。“以人為本的整合型衛生健康服務(People Centered Integrated Care, PCIC)” 成為了我國深化醫改與健康中國建設的明確方向和重大議題。
在兩天的論壇上,世界經濟論壇大中華區首席代表Rebecca Ivey及世界衛生組織駐華首席代表Gauden Galea分別為論壇致辭。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社會發展司歐曉理司長非常系統性地梳理了在衛生服務領域當下供需方面的主要問題,特別是在健康中國圖景下供給側的五個挑戰,并詳細解讀了十四五優質高效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五大原則和四大工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體制改革司莊寧副司長則在發言中提到了幾個關鍵詞——整合服務體系、制度上的創新及技術上面的應用,這三個角度在接下來的兩天議程里都進入了非常深入的討論。專家們充分肯定了論壇的關注內容以及做了精彩的分享,并對論壇的順利召開表示了美好的祝福。
本次論壇共分為四大主題板塊,分別為:健康中國戰略下,我國衛生健康服務體系的轉型與升級,地方以人為本整合式服務的探索,專病管理賦能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以及關注人群健康,助力“健康中國2030”。在四大板塊中,論壇邀請了來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衛健委醫院管理研究所、國家衛健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健康業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處、世界經濟論壇、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世界銀行、清華大學健康中國研究院、北京大學全球健康發展研究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衛生健康管理政策學院、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武漢大學、暨南大學、廈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等在內的諸多國內外政策專家分享他們對衛生健康服務體系轉型與升級的洞察。論壇更是邀請到來自上海、天津、安徽、廈門等多省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代表、多家三甲醫院院長等衛生體系的一線專家與學者分享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地方醫改實踐經驗及專病全流程管理等主題。來自藥企,器械,保險,保險科技,醫療科技,互聯網醫療等代表參與了產業相關主題的圓桌論壇。
同時,本次高峰論壇正式發布了由艾社康整理和撰寫的《以人為本,主動健康,整合服務:2021中國衛生健康服務體系創新案例集》。
?案例集回顧了我國衛生健康服務體系改革和發展的歷程,以新醫改的啟動和深化為節點,將我國的衛生體制改革劃分為三個主要階段,就各個階段重要的衛生政策和脈絡進行了梳理。基于我國建設“優質高效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目標,總結了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幾個要素,包括以人為本、整合服務、主動管理、籌資保障以及信息化支撐。從這五個要素出發,報告選取了近年來各級政府、醫療機構、醫藥企業、醫療科技公司等在衛生服務領域創新實踐的部分案例,并對未來圍繞衛生服務體系可能的政策趨勢和政策建議進行了相應論述。
希望通過這次論壇,各方能深度探索中國醫保合作模式,推動衛生健康服務體系發展,共同參與到我國衛生健康服務體系的創新與長期可持續發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