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5月,在陜西洋縣重新發現全球僅存的7只野生朱鹮,秦嶺成為朱鹮最后的“庇護所”,經過四十年保護恢復,朱鹮呈現種群興旺態勢。截至去年底,陜西朱鹮種群數量已從發現時的7只發展到5257只。
在構建人與朱鹮和諧共生方面,朱鹮的發現地洋縣率先探索發展“朱鹮品牌”產業。為改善當地群眾生產生活水平,引導鼓勵當地群眾圍繞“朱鹮”這一品牌,發展綠色產業,比如種植綠色有機大米,建設以朱鹮為主題的觀光休閑、生態體驗場所等。目前,洋縣累計認證有機或有機轉換產品14.42萬畝,注冊“朱鹮”商標50多種、朱鹮相關圖形及字號商標21件。據統計資料顯示,目前有機生產示范區的農民人均純收入高于全縣平均水平,年凈增1500多元。2017年朱鹮生態有機產品區域品牌價值評估高達70.57億元,洋縣躋身全國農業區域品牌價值百強縣。
截止2020年底,全縣認證有機產品15大類81種14.29萬畝,有機魚、豬、禽、蛋等產品填補了陜西省有機養殖的空白;有機產業產值達到了11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五分之一以上。正在聚力實施“三個十”工程:在十四五期間建成10個有機產業示范鎮、10個有機生產標桿示范基地、10條有機產品標桿示范加工生產線。得益于“有機”產業的打造,近年的洋縣也涌現出一批農產品加工的龍頭企業。
陜西鹮寶實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有機農產品培植、深加工、銷售為一體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公司按照“公司+合作社”的運營模式和“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電子商務中心”的農業產業化開發模式和利益聯結機制。在漢中.洋縣紙坊辦西嶺村從事核桃深加工,積極引進先進技術和生產工藝,打造高端有機核桃油、菜籽油及其他有機農副產品,產品遠銷北京、西安、上海、廣州、深圳等省市。
陜西雙亞有機農業集團通過有機種植及產品研發,借助洋縣優越的地理優勢,在縣政府各級領導的正確指導下,現擁有以洋縣黑米、雙亞香米、五彩米及黑米深加工產品黑米茶、黑米糊、黑米酵素等為主的6大類51種產品,其中“雙亞香米”“周大黑黑米”均被評為“陜西省名牌產品”。雙亞黑谷及雙亞紅谷品種通過了陜西省品種審定,成為洋縣黑米、洋縣紅米的主要種植品種。公司申請專利26項,與陜西眾多高校實現校企合作,在黑米深加工領域不斷取得突破,提升了黑米附加值。
以洋縣有機糯米為原材料的謝村黃酒始終堅持古法手工釀造,入選陜西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重點保護名錄;謝村黃酒糯米基地及部分謝村黃酒產品被國家認證中心認證為“有機產品”;“謝村橋牌”謝村黃酒通過了國家原產地產品保護。除了黃酒,陜西秦洋長生酒業有限公司還有“秦洋牌”白酒從1986年至今被評為“陜西省名牌”產品,被商務部認定為“中華老字號”。
洋縣康原生態農業有限責任公司下設紅薯種植和稻谷種植兩個專業合作社,依托洋縣優良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薯類資源優勢,在洋縣槐樹關鎮、龍亭鎮、馬暢鎮建設有機紅薯種植基地2070畝,稻米基地3285畝。擁有有機紅薯淀粉、粉條生產線各1條,有機稻米生產線1條,年加工有機紅薯1.2萬噸,生產有機紅薯粉條系列產品2000噸,加工有機稻米5000噸。公司與704戶脫貧戶簽訂了產業扶貧協議,為幫扶的脫貧戶免費提供有機薯種12萬公斤,稻谷種5850kg,有機肥150噸,先后被市、縣政府評為“脫貧攻堅帶動民星”和“脫貧攻堅幫扶先鋒”。
目前,洋縣正在圍繞“打造全國有影響的科研團隊、西北地區最大的有機工業集群、最大的黑色有機食品基地”三大目標,努力打造有機洋縣,奮力實現有機產品向有機品牌、有機大縣向有機強縣、有機踐行者向有機引領者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