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聽到電視劇里面皇上說:傳膳!各式各樣的飯菜就如流水一般擺進來,端的就是個“快”字。這就是大家一致都耳聞能詳的【御膳房】。但“御膳房”并不是正統的說法,其實它真正的名稱是——【御茶膳房】,而我們所知道的“御膳房”其實是御茶膳房下屬的其中一個機構。
風起云涌的紫禁城歷經元、明、清三個朝代,但不是每個朝代都有“御茶膳房”。
在元朝,光祿寺所屬的尚飲局、尚醞局、尚食局主要為皇帝安排日常飲食;
在明朝,專門為皇帝生火做飯的地方,還叫做膳食監,它甚至不在宮內。
大學問家袁枚曾經說:明朝宮中飲食,無藥不成肴 。因此,我們在《女醫明妃傳》中看到,劉詩詩既得管皇上吃什么藥,也得管皇上吃什么飯,尚食監的出品得按照御醫的要求來,并沒有任何決定權。
御茶膳房正式擁有名字,還是在劉詩詩“穿越”到《如懿傳》時。
1784年,乾隆皇帝正式把太和殿旁邊的“膳房”、“茶房”合并,稱為“御茶膳房”。這位雄心壯志的皇帝不僅愛玩,更是個“吃貨”+“喝貨”,他命內務府把嘗過的珍食異品都建立成冊,并令御茶膳房不停調換口味去做。其中就包括了各式各樣的點心,真的是珍奇無比,再配上一盞香茶,實在是人間天堂。而此時,御茶膳房的地位也達到了歷史的頂峰。也正因為我們這位“好吃”的皇帝,許多美食才得以流傳下來。
御茶膳房每頓要做多少道菜?
以老佛爺慈禧太后來說,每頓飯標配是一百零八品,也就是一百零八道菜。
但是由于當時的御茶膳房離各個宮都很遠,飯菜總是提前一天做好,一直溫著直到呈上桌面。
作為下設膳房、茶房、節令食品造辦處、酒醋局等專屬部門的皇家機構,御茶膳房也以用料之精、用工之繁立于天下飲食之巔,一直被視為當時禮食文化之典范。
二百多年之后,北京御茶膳房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正式以民族企業的身份成立于2001年,秉承皇家禮食文化,甄選細料、做工嚴謹、保留食品本身的味道,以傳統結合現代全封閉的無菌食品生產線,志在將宮廷禮食文化傳承給后代、傳遍天下。
仁義并行天下,禮食倡導生活。御茶膳房研習、整理匯總宮廷食譜,與現代人的口味相結合,復刻皇城的輝煌味道,喚醒中國人的禮食文明傳承。“昔日皇家廚房,今朝專注于高端禮食,呈現國風國味之美”,御茶膳房將繼續前行,致力于當代禮食文化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