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不是一種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質的感覺能力和洞察力。設計師的任務就是提高信息品質,增加傳播的力量。
---原研哉
在一個新興力量迅速崛起的時代,我們看到了很多令人拍案叫絕的作品,不可否認,時代在進步,技術在超越。但是,有一些東西,需要時間沉淀,自我總結才能創(chuàng)造出經(jīng)久不衰的成果。設計師張建一直在挖掘設計背后的深層含義,他不停地創(chuàng)作,也時常與自己思考博弈。
今天,我們特別邀請了中國貿(mào)促會商業(yè)委員會創(chuàng)業(yè)中心理事會理事、上海國際設計周藝術指導、上海國際設計周聯(lián)合策展人、圍爐空間設計創(chuàng)始人張建來講述他眼中的設計與東方文化的碰撞。
▍ 本期人物 ▍
設計師張建不僅僅是設計學術派的代表,而且實操的作品也相當經(jīng)驗。他帶領著他的圍爐空間設計團隊在近幾年完成了包括《隱廬》《再造烏有園》《寸草之庭》等力作斬獲2020上海國際設計周匠心中國設計獎、2020意大利A DESIGN AWARD、2019美國MUSE設計獎金獎、澳門國際設計周最佳居住空間等國內外著名設計大獎。從他的作品中不難看出,對于文化底蘊的沉淀融入了他設計的每一個細節(jié)中,一磚一瓦,一椅一座。張建曾經(jīng)說過:”汲取先輩的進化智慧,在此基礎上發(fā)揮,為人類整體的進化做貢獻,才是最有意義的人生”。他正是秉持著這種信念,才能在設計的道路上一直收獲一直進步。時代的洪流沒有沖走他,金字塔的頂端終將有屬于他的一席之地。
▍ Q&A ▍
SIDW : 您認為一個好的作品評判標準是什么?
張建 :最核心的要有真誠創(chuàng)作態(tài)度。各行各業(yè)都是如此,態(tài)度決定成敗,沒有熱愛和真誠就不要開始藝術創(chuàng)作。所有的外在設計美感是由內而外散發(fā)的,這是一個作品最基本的素質。
第二點就是要“適可而止”,那什么叫適可而止呢?我們常常覺得一個人的五官可能眼睛比較美麗,但是鼻子嘴巴在自己的審美中看起來略顯遜色。文化中存在美的部分,但我們運用到設計中去的時候,可以將現(xiàn)代設計手法與東方營造的美感有機結合,這樣整體風格雅而不俗,主次分明。這種“適可而止”可以運用到很多設計領域,尤其是東方設計應該具有的神韻。
©張建作品
SIDW:您認為當代設計的國粹或者新國潮是什么?
張建:個人認為,當代的年輕人、當代的時尚應該去截取傳統(tǒng)文化的局部,比如說將漢字藝術、孔孟之道、琴棋書畫等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融入建筑設計、服裝設計甚至是廣告設計中。然后去加以娛樂化、平面化,使其變成為一種潮流,潮流這個詞如何去定義就交給新時代的年輕人了。
SIDW:您認為設計與傳統(tǒng)文化在哪些方面有很好的結合?
張建:大家普遍提到傳統(tǒng)文化,動輒一提就很博大精深,但其實真正能觸動到我們自身的,往往無處下手。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傳統(tǒng)文化可以稱之為集體的智慧。那不妨我們可以把這種集體智慧與自己個人的境遇、經(jīng)歷找到結合點,才能有所觸動,發(fā)揮最大的作用。
無論一個人的學歷,地位是如何的,人對于美的追求永遠是孜孜不倦的。古人可以重金雇人去修建園林,因為他們能看見東方之美,愿意去留住屬于這片土地的美。
東方文化與設計方面結合的比較直接的地方,我認為就是東方的審美。東方人看待事物的角度,看待事物的評判標準跟西方的差異,便是我們切入設計最核心的方法。
SIDW:您怎么看待設計師個人品牌的價值?
張建:首先設計師品牌要有一個真實的基礎,是設計師對世界認知的水準,對把控周遭物質世界的能力,這樣有一個持續(xù)的內在思想、邏輯一致的一系列的作品。便會樹立一種品牌基礎。在此之上,也要有媒體等等元素的支持,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 編者小結 ▍
設計師張建帶給我們的啟發(fā)不只存在于文字表面,而在于文字背后的意義。古人有云:行行出狀元,別人的成功勢必是千錘百煉過后的。設計師張建帶給我們的啟發(fā)不只存在于文字表面,而在于文字背后的意義。他將東方傳統(tǒng)文化融合于設計,并抒發(fā)了自己獨特的見解。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70后設計師的精神瑰寶傳遞了下去,作為年輕力量的你,接住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