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炎2021年12月1日又要在上海個展了,好事。值得為之歡呼,為之說幾句話。這個能把自己搞得水火既濟的女子,喜歡如水微瀾的柔情,喜歡有火焰明亮的狀態(tài),水與火不可調(diào)和的柔和烈,在她小小的身體里怎么就和諧地住下了,不僅住下了且能住久著,還時不時地激蕩相摩,生發(fā)出許多由著她性子的那些花花草草、山山水水的畫卷來,還有那些獨自徘徊于夜色里的詩句,如明珠璨亮。這樣的女子,大約也是生奇的吧。其實,這世界上奇女子雖不多,但也不會少的。她大概也是一個早早知命的奇女子,故而很早,應(yīng)該還是春紅之好的年代,就給自己弄了這個直喚到如今的“子炎”之字了,彷若當年李清照,有個“易安”的名號一般。
初見子炎還是在多年前的暮色里,在臺州文化館前一條大道的路邊,她在晚風里等候著從上海過來的書畫院朋友。當然那時我只知道她名叫孔湘閎,文化館館長。后來,知道了她喜歡在她的詩書畫作品上署名“子炎”。其實,我更喜歡叫她“湘閎”的這個名字,這個名字會令我想到楚湘之流,深美閎約的古典意境。確實,她是來自楚湘之地,跋山涉水來到了山海之間的東南之地臺州,繼續(xù)自己喜愛的文化藝術(shù)事業(yè)。湘閎是讀中文系出身,故而她對于文字的敏感,比一般人要高許多,詩文往往就在不經(jīng)意間自然流露出來。
說她是個書畫家沒錯,但顯然稱她為詩人可能更為準確,如若沒有詩人的情緒,沒有對詩美韻律的耽樂,大抵也是弄不出這些年來的精湛書畫作品的吧。子炎作為當代女子,當然也會與尋常的女子一樣喜歡時尚,不同的是她喜歡時尚里那些經(jīng)典的元素,喜歡既有古典傳承的同時,又時時在生發(fā)出當代生命氣息的事物,比如東西方繪畫、比如中國書法、比如探究天地之變的道易哲學等等。讀的書畫作品,往往需要有一定的哲學審美基礎(chǔ),大抵才能看清這個身材窈小的女子身上所蘊藏的“美的能量”。
她喜歡畫蓮花,油畫和中國畫的表現(xiàn)手法創(chuàng)作都有,尤其是她中國畫的蓮系列作品,水墨為底色,喜歡以花青、深藍之類冷色調(diào)皴之;所造之象大多以旋渦形式的周而復始所合,一萼蓮荷挺立其上,或一枝斜倚,表現(xiàn)出的意境,往往已是自己的情緒和心境成就下的審美趣味,故而她的畫蓮是的獨特的,也是別開生面的,古今中外沒有這般畫法,足可見這個小女子身上狂野的一面。她的書法亦有她出生于湘楚之地文化的浪漫奇肆氣息,她也神奇,竟能左右手同時書寫,不落俗套,行草狼藉,篇幅所至,看到的都是滿篇錯落不羈的野逸趣味。
子炎好學不殆,在中國傳統(tǒng)書畫研習路上,先后拜了兩位名師:浙派花鳥畫名家何水法,海上山水畫名家樂震文。她的這些年的中國畫創(chuàng)作,無論花鳥、山水多以大寫意的筆墨表現(xiàn)之,終以自己的文人情懷寫就成幅。記得昔年曾為她刻過一方“瀟湘夜雨海門客”的閑章,道出的是那時心境,而今她對于自己的詩書畫創(chuàng)作以及審美的意趣,怕也就是今年贈她的那方“寸心處”可以敘之——有奇生然不怪焉,淡然所處,自有一番天地了。
辛丑孟冬于海上印社
藝術(shù)簡介:
孔湘閎,字子炎,號子沐,齋名三閑堂。
浙江省書法家協(xié)會女書家委員會主席團成員
上海書畫院特聘書畫師
中國作家協(xié)會浙江書畫院特聘書畫師
長期從事文化藝術(shù)工作,中國書畫、油畫,釉下彩瓷畫創(chuàng)作皆能,書畫作品多次參加海內(nèi)外展覽,先后在臺州、上海兩地舉辦五次個人詩書畫展。同時,日常亦醉心于詩歌散文寫作。
出版詩書畫集有:
《子炎墨語》(中國美院出版社 2013 年12月)《黑夜如晝》(浙江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2016年11月)
孔湘閎詩畫鑒賞:
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
蓮于我焉,無相生相,正如太極……
《一朵蓮》
——孔湘閎
寧靜如水波粼粼
揚起光,掠過我的心頭
我愿放下……
無形
無相
無眾生
《遇見》
——孔湘閎
不經(jīng)意的時候
春光外泄
你可曾聽見
風帶來的消息
那么認真的等待
花兒開在云層
魚兒游在天空
鳥兒飛在水里
我閉目看見了風的方向
就這樣
遇見 你
《剛剛好》
——孔湘閎
你總是以一朵一朵花開的媚
一天一天誘惑著我
生怕哪天你速速地悄悄地離去
讓我來不及說再見
來年
你又以一朵一朵花開的無聲
招喚我近旁
只是我依然恐懼
怕錯過或聽不見你的呼喚
否許
應(yīng)該你對我大聲說:
再見或亦否不見都是剛剛好
《望》
——孔湘閎
靜靜空對月
輕輕拂清流
相望無聲處
恰似一低頭